首页期刊导航|广西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教育
广西教育

月刊

0450-9889

gxiya@126.com

0771-5322109 5322039

530021

广西南宁市竹溪路69号

广西教育/Journal Guangxi Education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坚持为教育行政服务、为教育改革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报道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和优秀典型,反映广西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经验、新风貌、新成果,指导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教育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引导。读者对象:a版为小学生版、b版为中学生版、c版为职业与高等教育版;读者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科研机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应对专升本考试改革的心理调查与调适

    王兆英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高职院校学生面对专升本考试改革存在心理不适情况,项目专家为此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推断性分析,得到受访学生的基本信息统计和心理调适状况的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在专升本考试改革中普遍具有心理压力,但调适效果因个人差异而异,认知态度、家庭支持、自我效能和心理辅导对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调适有显著正向影响.

    高职院校专升本考试心理调查心理调适

    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志愿服务育人探索

    杨燕华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基于专业技能的志愿服务具有很高的育人价值,但同时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为此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融入志愿服务中,实现专业技能与志愿服务的品牌化、多元化、一体化建设,促进学生在认知层次、认同层次、自觉层次、自信层次的提升,形成"两融三化四层次"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志愿服务育人模式,以期达到培养德技并修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

    志愿服务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德技并修

    民办艺术类应用型高校横向科研项目开展的困境和帮扶立项策略

    蒋辉平
    108-11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横向科研项目是高校进行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该研究从教师、学校两个方面剖析民办艺术类应用型高校横向科研项目开展的困境及原因,从高校的职责、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三个方面论证横向科研项目开展的必要性,提出应积极完善制度、以奖励为主、积极引导、紧扣办学定位、开展产学研协同教育、促使教师转变思维、形成科研自主意识等帮扶立项策略,以促进横向科研项目的开展,提高立项的成功率.

    民办学校艺术类高校应用型高校横向科研项目帮扶立项

    共情视域下高校师生关系建构的问题与路径

    韦丽炎匡艳玲杨燕
    112-116,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保障师生身心健康都有积极影响.该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结合教育实践,剖析共情和高校师生关系的内涵,分析共情对高校师生关系建构的影响,剖析共情视域下高校师生关系建构存在的问题,针对师生关系中存在共情识别不足、共情理解不深和共情应对不当等问题,探究共情视域下高校师生关系建构的方法,从增强共情识别能力、加深共情理解程度和改进共情应对方式三方面提出策略与建议,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共情视域高校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建构

    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外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策略

    廖锦凤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多语种人才储备必不可少.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外语人才培养存在优势也存在劣势,为此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应研究外语人才培养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挑战,实施联合办学、引进外教、设置多元化课程、创新教学方法等策略,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外语人才培养水平,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外语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外语人才

    共性引领、差异优化:构建高素质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思考——以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例

    刘裕舸
    121-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性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差异是教师成长的关键和动力.为此应分析"双师型"教师的共性要求、专业差异,探讨通过共性引领、差异优化构建高素质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策略,以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教师的培养为例,可采用融合引领、定制反馈、协同取长、模拟体验等策略,在共性引领的基础上进行差异优化,以提升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

    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共性要求专业差异培养对策

    产教融合背景下国际金融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唐凯悦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然而产教融合背景下国际金融人才培养亦有诸多难题,为此应探究职业院校培养国际金融人才的路径,通过开展产教融合教育、健全知识体系、组织实践任务和企业顶岗实习等方法,让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朝着国际化、复合型方向发展,从而培养更多优质的国际金融人才.

    产教融合金融国际人才职业教育

    "双碳"战略背景下高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谭艳斌胡乐天韦翔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高校应研究"双碳"目标提出后对金融类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针对目前金融学人才培养面临的"绿色"师资队伍薄弱、缺少与零碳金融直接相关的课程和教学资源等的挑战,实施强化教师"双碳"意识、建设零碳金融学科团队、完善课程体系、开展零碳金融相关的课程建设、搭建协同育人的零碳金融实践平台等教学改革举措,以适应零碳金融发展对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双碳"目标金融类专业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平台

    大学毕业生"择业慢"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崔万安陆晓玲刘冬霞汪前珍...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庞大的"择业慢"群体出现,高校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高校应研究"择业慢"现象和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实施树立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做好市场需求预测、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重新认识和定位就业管理工作、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等对策,以解决大学毕业生"择业慢"问题.

    大学毕业生"慢就业""择业慢"

    新媒体背景下促进高职学生语言素养提升探讨

    刘慧玲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学校应积极履行自身的责任,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从分析大学生语言素养现状入手,查找大学生语言素养缺失的原因,实施新媒体背景下促进高职学生语言素养提升的路径,即加强语言规范宣传、创建新的语言系统课程、加强口才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培养新时代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

    新媒体传统文化高职学生语言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