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农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农学报
广西农学报

甘海燕

双月刊

1003-4374

gxnxb@163.com

0771-2182804

530022

广西南宁市七星路135号广西农业厅内

广西农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办、广西农学会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2004年获第四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奖,主要报道农业发展战略性、决策性、综合性学术论文,农业各学科的研究报告,简报,研究概况和进展,专题综述,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新产业等。以及农业、农村、农民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学术见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油菜压青还田配合化肥减施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

    廖妙娟于猛李建明何伊平...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绿肥还田最佳的化肥减施水平,为绿肥替代化肥技术推广和实施化肥减量增效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翻压等量绿肥22.5 t/hm2油菜,设8个不同量化肥施肥水平处理的水稻试验,根据水稻产量及其对土壤肥力需求的变化,判断化肥减量潜力.化肥减施30%的处理与单施化肥处理的产量相当,水稻产量能维持仍不减产;化肥减施15%~20%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有增产的趋势;化肥没减施的处理有肥力过剩的表现;绿肥还田增加土壤速效养分,提高土壤肥力.油菜压青还田,既能替代部分化肥的施用,提高水稻产量,又能改善土壤环境,提升耕地质量.在水稻生产上,提倡种植绿肥还田及配施化肥或有机肥以提高水稻产量及培肥土壤.

    绿肥还田化肥减施水稻试验

    油茶幼林套种天门冬技术及效益分析

    李阳谢晋豪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油茶幼林套种天门冬对油茶幼林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维都林场,采用"油茶+天门冬"套种模式和油茶纯林(CK)模式造林,连续3年测定2种种植模式内固定样地的油茶树高、地径、冠幅,并对2种模式前3年投入与产出作对比.2种不同的种植模式油茶造林成活率及3年保存率差异不显著;套种的第2、第3年,油茶树高、地径和冠幅差异均达显著水平;2年生时,套种天门冬的油茶比对照树高增长7.78%、地径增长30.2%、冠幅增长18.0%;3年生时,套种天门冬的油茶比对照树高增长4.3%、地径增长10.2%、冠幅增长12.1%;前3年油茶幼林套种天门冬复合经营收益为28 180元/667 m2,油茶纯林为-6 380元/667 m2.这说明油茶幼林套种天门冬是一种科学可行的模式,可为广西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一条"油茶+药材"的增益模式.

    油茶天门冬套种效益分析

    2022年百色市晚稻品种试验对比研究

    黄振文李颖毛海军吴孟银...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宜百色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选取"中浙优8号""星火优201""旱优78"和"野香优莉丝"4个水稻品种与对照品种"特优63"(CK)进行晚稻对比试验,分析其生育期、抗病性、抗倒伏性、田间植株表现、经济性状、产量及米质等.4个参试品种除"中浙优8号"生育期比对照品种"特优63"(CK)长之外,其他品种均比对照品种"特优63"(CK)短;各参试品种除了"中浙优8号"为重感纹枯病,其他品种对纹枯病、稻瘟病及抗倒伏等均表现较好抗性,总体抗性较好;"野香优莉丝"产量位居第一,达到524.8 kg/667 m2,效穗数最多,综合抗性好,米质优;"中浙优8号"产量位居第二,达到512.3 kg/667 m2,穗长最长,米质优;"星火优201"产量最低,仅为486.3 kg/667 m2,结实率最低,米质中等.在4个水稻参试品种中,"野香优莉丝"和"中浙优8号"综合性状表现优异,比较适宜在百色右江地区推广应用,其他品种可根据不同土壤和气候,结合品种特性推广种植.

    水稻品种农艺性状产量

    不同鲜食甜玉米品种在横州市的比较试验分析

    梁世龙盛洁彭楷禤豪新...
    18-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广西鲜食甜玉米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筛选适宜鲜食甜玉米新品种.以"粤甜16号"为对照,对10个甜玉米品种("斯达甜230""双甜728""金银131""墨琦""斯达甜240""荆恒甜19号""京科甜909""尚满帝""百帝伟456""粤甜16号")在广西甜玉米主产区横州市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测定及分析其生育期、田间植株性状、病害情况、果穗性状和鲜穗产量等."尚满帝"和"荆恒甜19号"鲜穗产量分别达到1 533.0 kg/667 m2和1 448.8 kg/667 m2,较对照"粤甜16号"分别增产27.30%和20.31%,排名分居前两位.同时,它们都具有苗强、吐丝散粉间隔期短、植株抗倒伏性强、叶片数多、单穗重、穗大、粒重和综合抗病性强等特性,综合性状均表现较好.参试甜玉米品种"尚满帝"和"荆恒甜19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比较适宜在广西横州市推广种植.

    甜玉米品种横州比较试验

    猪圆环病毒3型核衣壳蛋白多肽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周沛介百飞袁翠平冯世文...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建立检测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以及摸清广西地区PCV3的流行情况.试验以PCV3的核衣壳蛋白多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对包被抗原的最佳工作浓度、血清稀释度、封闭剂、酶标抗体工作浓度及作用时间、底物反应时间,阴性和阳性判断标准,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等进行研究,建立了检测PCV3间接ELISA方法.随后,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2021-2023年广西地区采集的912份猪血清中PCV3抗体存在的情况.抗原最佳包被量为1.25 μg/孔、血清稀释度为1:800、封闭剂为5%的脱脂奶粉、酶标抗体工作浓度为1:10 000、二抗作用时间为60 min、底物反应时间为15 min.阴性和阳性判断标准OD450≥0.55,为阳性;OD450 ≤0.48,为阴性;当0.48<OD450<0.55时,为疑似阳性,需对疑似样品再次检测.该方法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和伪狂犬病(PRV)等病毒抗体无交叉反应.批内与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分别低于5%与8%,说明基于PCV3核衣壳蛋白多肽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检测方法稳定可靠.利用所建立的方法进行血清学调查时发现,广西地区PCV3抗体阳性率达到36.62%,说明广西地区猪群中PCV3的感染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猪圆环病毒3型核衣壳蛋白多肽间接ELISA

    碱性清洁剂安全性及对PEDV杀灭效果的评估

    欧阳康黄夏玲黄家宝秦秋英...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猪病毒性腹泻在我国流行日趋严重,引起仔猪大量腹泻和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评估了碱性清洁剂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杀灭效果,为猪场选用合适的清洁消毒剂提供参考.通过pH值测定、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实验以及细胞病变观察测定不同浓度碱性清洁剂A、B和NaOH对Vero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以及在有机物干扰条件下碱性清洁剂对PEDV的杀灭作用.NaOH对Vero细胞增殖活性无影响的最高稀释浓度为0.031 25%,而碱性清洁剂A和B分别为2%和0.5%,在安全性上优于NaOH;在含有不同浓度血清的环境下,碱性清洁剂A、B浓度达到0.5%时均能杀灭病毒.研究证明,碱性清洁剂在体外对PEDV有一定的杀灭效果,可用于猪场的清洗消杀,帮助养殖场做好疫病防控.

    碱性清洁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H值病毒杀灭猪场应用

    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逻辑、演进、特征及发展理路——基于25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文本分析

    黎欣雨陈会方
    4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提出是理论、历史和现实维度相结合的逻辑必然.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的25个涉农中央一号文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文件中"农村基层党建"的相关论述进行分析解读,揭示了农村基层党建政策话语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历史演进脉络,展现了农村基层党建在时代潮流中的变革与守正.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基层党建可以划分为调整阶段、发展阶段和巩固阶段,三个阶段各有其引领乡村治理的时代特征.通过梳理25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文本,能够清晰地看出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发展理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不断加强带来战斗力的提升;农村治理主体的"一核"与"多元"不断结合带来内驱力的提升;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容与方法不断丰富带来凝聚力的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的良性互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农村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中央一号文件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农产品跨境物流策略分析

    周媚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农产品跨境物流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扩大农产品进口源、增加港口货运量、提高单一窗口效率、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以及推动多式联运体系的建设,为农产品跨境物流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然而,面临激烈的区域竞争、不断提高的创新要求以及扩大影响力的挑战.当前存在的问题包括物流信息流通不畅、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物流专业人才短缺.为了实现农产品跨境物流的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完善农村物流、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培养物流人才的发展策略.这些策略不仅对农产品跨境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全球农产品贸易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可持续发展农产品跨境物流国际贸易

    民族地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基础条件、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马子红孙逸雯陈春潮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民族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生活富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抓手,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载体.步入新时代,我国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依然存在组织化与市场化困境,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成为推动这些地区农村和农民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也面临着整体质量不够高、带动效应不明显、监督机制不健全及人才供给不充分等现实困境,必须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引领、转型升级引领、共享发展引领与制度创新引领等方式,破解民族地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困境,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

    民族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传统工艺六堡茶加工机械的现状与发展

    吴潜华吴晓宇莫秋云张凌云...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工艺六堡茶是六堡茶的一个重要品类,不同陈化年份的传统工艺六堡茶的感官品质特征变化明显,并能较好地保留和体现不同茶树品种的风格特点,深受茶叶消费者的喜爱,较具市场发展潜力.然而,目前广西传统工艺六堡茶加工以手工或半手工制茶、单机机械制茶为主,茶叶生产企业及茶叶生产企业依据传统工艺六堡茶工艺定制或研发的加工机械较少,加工过程人工参与度较高,连续化、自动化程度偏低,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西传统工艺六堡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结合广西传统工艺六堡茶加工机械的发展现状,对传统工艺六堡茶加工机械的发展趋势、创新制约因素展开分析,提出传统工艺六堡茶加工机械选用配备建议及若干创新对策,以期为广西传统工艺六堡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传统工艺六堡茶加工机械现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