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研究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研究与应用
农业研究与应用

黄强

双月刊

2095-0764

GXRZ@chinajournal.net.cn ny1380@126.com

0771-2539075

530001

广西南宁市邕武路22号

农业研究与应用/Jour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温度和光周期对柑橘大实蝇化蛹的影响

    余奥捷杨慧敏许博黄聪...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温度和光周期对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幼虫化蛹的影响,测定了5℃、10℃、15℃、20℃、25℃温度和8 L∶16 D、10 L∶14 D、12 L∶12 D、14 L∶10 D、16 L∶8 D光周期下柑橘大实蝇的化蛹历期、化蛹率和化蛹进度.结果显示光周期对化蛹历期、化蛹率、化蛹进度均无显著影响,温度对柑橘大实蝇化蛹历期和化蛹进度存在显著影响,而对化蛹率无显著影响.10℃和15℃下化蛹历期较短,为2.73 d和2.47 d.5℃和20℃下化蛹历期未显著延长,而25℃下化蛹历期显著延长至7.40 d.10℃和15℃下化蛹进度最快,第5 d完成化蛹;其次为5℃和20℃,第10 d完成化蛹;25℃下至第21 d才完成化蛹.总之,10℃和15℃适宜柑橘大实蝇化蛹;相对低温(5℃)和高温(25℃)均会延缓化蛹进度,但相对高温(25℃)作用更明显,会导致化蛹历期延长.

    柑橘大实蝇温度光周期化蛹

    大泰竹叶绿体全基因组及系统进化分析

    李傅达黄欣韦波毛纯...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泰竹(Thyrsostachys oliveri)是一种在东亚地区广泛分布的竹子,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为获取大泰竹的叶绿体分子生物学特性及明确其系统发育位置,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组装,获得了完整的大泰竹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并对其进行基因组特征解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大泰竹的叶绿体基因组为一个典型的双环状结构,全长为139,454 bp,LSC区域的长度为82,986 bp,SSC区域的长度为12,878 bp,IR区域的长度为21,795 bp,全基因组的GC含量为38.90%,共编码了131个基因;(2)共检测到123个SSR位点,其中单核苷酸SSR最多,为102个,占总数的82.93%;(3)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大泰竹为禾本科竹亚科中的一个明确分支,与牡竹属(Dendrocalamus)的麻竹(D.latiflorus)和大叶慈(D.farinosus)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明确了大泰竹在竹类植物中的系统发育位置,同时可为竹类分类和鉴定提供新的分子依据.

    大泰竹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SSR

    不同工艺对六堡茶香气及品质成分的影响

    庞师婵刘宝贵梁光志赵云雄...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云南大叶种'(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和'金萱'两种茶树品种的一芽二叶鲜叶为原料,使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加工得出的四款六堡茶,经仓储1年后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批次茶样进行理化分析对比,探索两种工艺制作的六堡茶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经仓储1年后,现代工艺制作的六堡茶在感官审评中,在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工艺;在内含物方面,传统工艺制作的六堡茶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茶红素含量均高于现代工艺,而水浸出物、茶黄素、茶褐素的含量则低于现代工艺;在香气成分上,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制作的六堡茶共检测出92种挥发性香气成分,传统工艺主要成分以醇类、醛类为主,现代工艺主要成分以酮类、醛类为主.综上所述,现代工艺的冷水渥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六堡茶后发酵,使得茶叶中茶褐素增加,茶汤颜色短时间内迅速由黄转红;同时,由于茶多酚含量降低,使茶汤苦涩味降低,滋味更加醇.因此,随着六堡茶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利用现代工艺的冷水渥堆工艺可以缩短陈化时长,降低茶企仓储成本,使六堡茶能迅速走向市场.

    六堡茶现代工艺传统工艺内含物质

    施硼和赤霉素对澳洲坚果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李穆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澳洲坚果品种'HASE695'为试材,研究喷施硼和赤霉素对植株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澳洲坚果提质增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测定T1(100 mg/L赤霉素)、T2(0.3%硼)和T3(100 mg/L赤霉素+0.3%硼)处理的植株落果率、单株产量、果实外观品质(鲜果单果重、壳果单果重、壳果纵径、壳果横径、果形指数、出种率、出仁率)和营养品质(粗脂肪、蛋白质、总糖、氨基酸)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T1和T2处理单株产量显著提高;T3处理落果率显著降低,单株产量显著提高,果仁中蛋白质、总糖、氨基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研究发现,100 mg/L赤霉素+0.3%硼复配施用效果最佳,可显著提高澳洲坚果的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

    澳洲坚果赤霉素产量果实品质

    '黑金刚'黄皮在南宁市良庆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李其位张克位梁宏合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黑金刚'黄皮在广西南宁市良庆区的生长表现情况,对'黑金刚'黄皮物候期、植物学性状及果实性状进行观测和评价.结果表明,该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3月中旬始花,8月中旬果实成熟;平均果穗质量323.5 g,果实中等大(单粒果质量平均8.1 g),单粒果实长圆形或近圆形(果实平均横径2.1 cm、纵径2.6 cm),成熟时果皮呈古铜色,完熟时果皮变黑褐色,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5%,可食率60.7%,每粒单果含种子1~2粒,果实清甜芳香,肉质结实柔滑,多汁无渣.总的来说,该品种有特色、品质优,能较好地迎合产销市场的需求,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适合在广西南宁地区推广种植.

    '黑金刚'黄皮物候期生物学性状栽培技术

    闭鞘姜属植物观赏价值综合评价

    刘剑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上海地区室内观赏植物的多样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观花性状、观株性状、生长性状3个方面12个评价指标对上海辰山植物园展览温室内引种栽培的21种闭鞘姜属植物进行观赏价值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开花率、花期、叶色叶质在综合评价中的总权重占比均超过0.1,为影响闭鞘姜属观赏价值的主要因子;根据综合评分结果,将21种闭鞘姜属植物划分为4个等级;非洲公主闭鞘姜、菠萝椰子宝塔姜、红闭鞘姜、紫色激情长蕊闭鞘姜属I级,综合优势明显,适合在上海地区室内栽培应用.Ⅱ级包括穗花闭鞘姜等9种,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可以结合约束层评价等级和应用地环境情况合理开发利用.

    闭鞘姜属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室内观赏植物

    2010-2020年桂林市生态系统碳储量演化及土地利用的驱动影响

    韦振锋李集香黄群英
    3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越来越强烈,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明显,社会对生态环境安全更加关注.本研究选取桂林市2010年、2015年、2020年共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ArcGIS分析其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通过InVEST模型计算出2010-2020年桂林市生态系统碳储量,结合土地利用转移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桂林市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2010-2020年林地面积持续占桂林市土地面积的60%以上,2010-2020年桂林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2)2010、2015、2020年桂林市总碳储量分别为2503.45×106 t、2493.36×106 t、2490.56×106 t,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桂林市的固碳能力有所降低;(3)土地利用布局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碳储空间分布,桂林市碳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异格局,西北及东部地区碳储量总体较高;(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具有不同的固碳能力,林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水域对研究区的碳储贡献依次降低.本研究通过对桂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演化分析,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对桂林市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桂林土地利用变化InVEST模型生态系统碳储量

    番木瓜—芥菜轮作栽培经济效益及技术要点

    陈燕孙会伍苏东庆劳明鲜...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番木瓜连作及番木瓜分别与芥菜、甜玉米轮作模式下,番木瓜环斑花叶病的发病率及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情况,在广西横州市横州镇大和村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番木瓜连作模式下,番木瓜环斑花叶病的发病率为70.7%,病情分级为5级,年平均收益为3837.5元/667 m2;番木瓜—甜玉米轮作栽培模式下,番木瓜环斑花叶病的发病率为17.7%,病情分级为1级,年平均收益为4582.5元/667 m2;番木瓜—芥菜轮作模式下,番木瓜环斑花叶病发病率为 14.6%,比连作模式发病率减少 56.1%,病情分级为 1 级,年平均收益为8625元/667 m2,比连作模式增收124.8%,比番木瓜—甜玉米轮作模式增收88.2%.同时总结番木瓜—芥菜轮作模式的栽培技术要点,为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番木瓜芥菜轮作经济效益

    广西芒果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

    黄国弟陈永森苏美花罗世杏...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芒果种质资源丰富,多年来在芒果种质资源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和资源保护体系建设、保护成果产出、种质利用创新、新品种培育等方面为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芒果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保护制度不健全、长效机制未形成,共享意识薄弱、共享机制缺乏,鉴定评价滞后、开发利用效率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统筹规划力度不大等问题.建议建立长期芒果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发展目标,全面普查收集芒果种质资源,加强广西芒果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加大芒果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工作力度,构建合理的芒果种质资源共享机制,成立芒果育种联合攻关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健全种质资源保护管理体系,为广西芒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广西芒果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发展

    广宁县砂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胡爱群邓权清梅瑜王继华...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砂仁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广宁砂仁也有百年种植历史.文章概述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肇庆市广宁县砂仁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广宁砂仁产业的发展优势、过往经验及所面临的挑战,提出科学发展对策,以期让砂仁产业在广宁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赤坑镇砂仁对策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