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技术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技术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吉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工业技术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吉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田莺

月刊

1004-910X

gyjs2013@yahoo.com.cn

0431-85667074

130021

长春市人民大街4966号

工业技术经济/Journ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 Econo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宣选传党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开展技术经济学及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内容侧重介绍现代管理方法。科学经营诀窍、改革经验、提供市场预测、新产品开发信息。供各级管理干部、经济院校师生及技术管理人员阅读。继承《吉林工运技术经济》(1982)。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劳动雇佣资本"公司治理范式的特征、适用环境和治理机制研究

    高明华李扬
    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和技术成为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主要驱动力,企业家等高能力人力资本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在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创新创造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和专用性及其风险承担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使得企业家人力资本相对价格提高,财务资本相对价格降低,从而促使公司治理范式从"资本雇佣劳动"向"劳动雇佣资本"变革.高科技时代背景、资本市场完善导致的股权多元化以及企业较高的创新发展需求为"劳动雇佣资本"治理范式发展提供了适用环境.此外,"劳动雇佣资本"治理范式不仅会极大地激发企业家能力,也会引发企业各治理主体权益发生变化,进而能够通过提高治理效率和实现制度革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雇佣资本资本雇佣劳动公司治理相对价格企业家能力人力资本稀缺性人力资本专用性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的实证研究

    赵巧芝郭紫晴
    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数字化转型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数字经济赋能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论与动态能力理论,剖析数字化转型驱动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理,为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参考.结果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的长期与短期影响存在差异,短期表现为提升整合、配置及运用资源能力,长期表现为增强其创新变革的感知、抓取与转化能力;(2)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显著为正.其中,短期影响的正向作用显著,长期影响不显著.不仅如此,市场竞争强度的正向调节作用不容忽视;(3)根据异质性效应结果,东部地区影响显著为正,中部与西部地区则较为微弱;国有企业的驱动效应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样本.研究结论为提升制造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提供了新的赋能方向.

    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新质生产力资源基础论动态能力理论赋能机制市场竞争强度异质性效应

    三新并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要素效率测度及时空演化特征

    安博文许培源马建安王燕利...
    2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三新并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又一伟大创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将三新并举视作投入要素、高质量发展作为产出成果,采用SBM模型测度三新并举全要素效率,并运用类方差分解、Moran指数和收敛模型等方法考察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2006~2022 年三新并举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果愈发明显,其中,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三新并举全要素效率的空间差异呈现发散趋势,四大板块的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空间集聚效应促使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的全要素效率呈现收敛态势;三新子要素全要素效率的集聚重心偏向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城镇化的全要素效率分别表现为南强北弱和北强南弱,新型工业化全要素效率历经南强北弱到北强南弱的转变.

    三新并举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全要素效率中国式现代化SBM模型

    中欧班列的创新提升效应及区域异质性研究

    尹虹潘王洁
    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欧班列如同"跨境钢铁驼队",复兴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提高了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创新水平,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本文采用2001~2020 年全国279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中欧班列开通的准自然实验,基于多期双重差分等方法实证分析了中欧班列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欧班列显著提升了班列开行城市的技术创新水平,包括工具变量回归、排除政策干扰在内的系列稳健性检验都支持前述结论,并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2)中欧班列的创新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良好的经济、产业、开放、人力等区域发展基础都有利于增强班列的创新促进效应,适宜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开放政策等体制环境也有助于更好释放班列的创新效应,但地方政府过度偏重数量型增长等经济目标导向也将制约班列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国家层面应进一步推动中欧班列发展,并引导不同区域结合自身"生产力-生产关系"特点,因地制宜促进班列创新提升效应更充分释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

    中欧班列新质生产力创新提升效应多期双重差分准自然实验区域异质性"一带一路"体制环境

    金融投资对培育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林莉孙迪亮苗赫
    4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微观形态,是创新驱动在微观领域形成的先进生产力.本文以知识生产函数为基础,基于 2008~2021 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非金融企业金融投资对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并分析了政府补助和银行信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投资抑制了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而政府补助和银行信贷能正向调节金融投资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抑制效应.路径分析表明,金融投资通过创新投入、发展能力与经营能力三个渠道影响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本文丰富了非金融企业金融投资对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影响的研究,并为企业进行合理投资分配以及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启示.

    金融投资企业新质生产力政府补助银行信贷创新投入发展能力经营能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组织韧性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杨廷钫陈燕清周佳丽
    5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 2000~2023 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文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企业利润和企业规模影响组织韧性的双中介模型.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组织韧性,且该结论通过了多重稳健性检验;企业利润与企业规模通过部分中介效应赋能组织韧性的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组织韧性的影响程度在不同的企业性质、地理位置和企业年龄间呈现出显著差异.实证结论进一步诠释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组织韧性的作用路径,丰富了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理论,同时也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优化运营管理和决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企业数字化转型组织韧性双中介模型异质性研究上市企业企业利润企业规模企业运营管理

    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

    姚震宇秦薇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发挥引导和促转作用.本文将数字普惠金融 2013~2023 年市级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深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驱动作用,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这种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小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传导机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3 个渠道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融资约束、优化金融错配、加大研发投入.据此,本文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数字普惠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融资约束门槛效应金融错配研发投入数实融合

    企业网络地位对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

    何地赵唱庞铭
    7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据资产作为重要战略资源的价值日益凸显,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 2009~2023 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网络地位对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网络地位对其数据资产信息披露水平具有正向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在企业网络地位对其数据资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即客户集中度越低,企业网络地位对其数据资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越强.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对于非国有企业、多阶(长链)结构和小规模企业而言,企业网络地位对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的影响效果尤为明显.本文揭示了企业网络地位影响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的微观机制,为我国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制度以及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企业网络地位数字资产信息披露客户集中度文本分析法信号传递理论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企业竞争力

    专精特新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基于面板数据的动态fsQCA分析

    周立新周汉威屈彩萍
    8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动态fsQCA分析方法对前 4 批A股上市的专精特新家族企业数据进行组态分析,分析其数字化转型路径,结果发现:(1)技术、组织、环境3 个层面7 个前因条件均不构成专精特新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但家族所有权、市场化程度的必要性存在明显的时间变化趋势;(2)驱动专精特新家族企业高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有 4 条,即"市场主导-技术辅助"、"技术主导-环境支持"、"去家族化-多要素复合驱动"、"家族控制主导"4 条驱动路径,其中技术层面的前因条件尤为重要;导致专精特新家族企业非高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有两条,其中技术层面前因条件全部缺失;(3)时间维度上,各路径在绝大多数年份均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度;空间维度上,"市场主导-技术辅助"、"市场主导-环境支持"、"家族控制主导"的覆盖度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存在差异.

    专精特新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fsQCATOE框架家族所有权家族管理权技术创新

    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李刚黄苗苗
    9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这不仅关乎其自身生存发展,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本文基于 2009~2023 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估计结果十分稳健;(2)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内部能力、提高外部市场关注和增加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3)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和环境规制强度高的区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本文为理解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经验证据,并为我国推动数字化转型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数字化转型绿色技术创新内部能力外部市场关注政府补贴高维固定效应双碳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