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微生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微生物
全国工业微生物信息中心 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
工业微生物

全国工业微生物信息中心 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

李爽

双月刊

1001-6678

gywsw@periodicals.net.cn

021-64820315,64822988转3007

200233

上海桂平路353号

工业微生物/Journal Industrial Microb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应用生物工程高新技术在工业微生物领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进展,推动我国的生物技术实现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微生物药物代谢研究

    曹小庆魏理杨杨琴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可以通过独特的酶系统参与药物的转化,使药物活性增强或减弱,甚至可能产生毒性代谢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凭借其高分辨率和灵敏度,可以精确测定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浓度,并提供微生物影响药物代谢的详细信息,进而支持药物的开发和安全评估。因此,文章将探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微生物药物代谢,以期为现代医疗提供理论借鉴。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微生物药物代谢

    ADAM10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封文佳杨星赵雪珊刘巧红...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离素金属蛋白酶10(ADAM10)作为一种具有蛋白水解活性的跨膜蛋白酶,与多种疾病和生理过程相关。在阿尔茨海默氏病(AD)中,ADAM10通过减少Aβ的生成、影响突触功能和维护正常神经元的功能可减轻其病理损伤。此外,ADAM10在其他脑部疾病、炎症反应、癌症以及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ADAM10进行调控,可能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干预药物和措施。鉴于此,文章就ADAM10与疾病的关系展开综述。

    ADAM10ADFXS炎症反应癌症生理过程

    病毒性肺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意义

    韩妤刘晖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是由病毒侵入上呼吸道上皮及肺泡上皮细胞引起的肺实质和间质炎症。免疫应答在抑制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免疫反应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能会加速病毒的清除,促进身体恢复;另一方面,机体过度的免疫应答激活也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引发炎症因子风暴,严重时还可能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全面认识病毒性肺炎患者的T淋巴细胞变化,可能会对疾病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产生重要作用。

    病毒性肺炎淋巴细胞亚群肺泡灌洗液

    工业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李艳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微生物技术能够有效处理废水中的复杂有机物,操作灵活、成本较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微生物种类、优化微生物处理工艺并克服微生物处理过程中的限制因素,仍是当前研究的焦点。因此,文章就工业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与优化展开了系统性的探讨,以期揭示微生物处理工艺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工业微生物污水处理有机物分解

    基于产教融合的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研究

    马振兵边名鸿蓝海波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子生物学属于生物专业的必修课程,几乎渗透到了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分子生物学不仅具有极强的理论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载体,讲究理论与实践并重,优化教学活动,从而为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保障。文章从产教融合视角出发,论述了产教融合在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分析了分子生物学教学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策略。

    产教融合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

    羧甲基壳聚糖银正畸黏结剂体外远期抗菌效果及着色情况的研究

    门靖旋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观察羧甲基壳聚糖银(CMCT-Ag+)正畸黏结剂的体外远期抗菌效果及牙面着色情况,以变形链球菌为评价菌种,将CMCT-Ag+以1。5%的质量比添加到3M光固化正畸黏结剂中,模拟口腔环境,并在四个月后,检测远期抗菌效果,同时将该黏接剂在离体牙上黏结托槽,并将其置于人工唾液中浸泡四个月,检测牙面着色情况。研究发现添加质量比为1。5%的羧甲基壳聚糖银-正畸黏结剂,四个月后的远期抗菌效果较为理想,六个月后牙面未见明显着色;添加CMCT-Ag+的3M光固化正畸黏结剂对变形链球菌有明显的远期抑制作用,能够满足正畸的临床需求,且未出现牙齿着色问题。

    羧甲基壳聚糖银变形链球菌远期抗菌性

    纳米颗粒制备及其在肿瘤细胞光热疗与近红外成像中的应用

    米克热阿依·亚力恩特马克·布拉提白玛依拉·吐尔地别克马志鹏...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综述了纳米颗粒在肿瘤细胞光热疗法和近红外成像中的应用。研究重点是探讨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尤其是如何通过光热转换和成像增强技术,提高肿瘤诊断的精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通过分析金属纳米颗粒、二硫化钼纳米片等材料的光学性质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展示了纳米颗粒在提高光热治疗效率和成像质量方面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的成功应用能够显著提升肿瘤的局部治疗效果和成像精确性。然而,纳米颗粒的临床应用仍面临生物兼容性和毒性等挑战。未来研究需致力于开发新型纳米材料和智能纳米系统,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文章为纳米颗粒在肿瘤诊断和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展示了其在医疗健康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米颗粒光热疗法纳米技术生物医学应用

    水生病毒宏基因组研究进展

    屈琛鑫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毒作为水生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域中含量最丰富的非细胞生命体。由于在病毒基因组中无法找到一个通用的标记基因,传统培养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在研究环境中病毒群落的多样性和动态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对此,病毒宏基因组学提供了一种更全面深入地研究环境中病毒的工具和方法,弥补了传统技术的局限。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水生病毒及病毒宏基因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水生病毒病毒宏基因组研究进展

    水生态系统中溶藻细菌的研究进展

    任晓清韩丹妮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有害藻类微生物频发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藻华频发严重破坏了水体生态平衡,影响了渔产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细菌能够控制有害藻华,可被作为一种重要的赤潮防治工具。文章概括了细菌控制藻类生长的方式以及防治赤潮过程中溶藻细菌的研究进展,为水华和赤潮的防治技术提供了科学支撑。

    溶藻细菌研究现状展望

    微生物酶在有机化学工艺上的应用

    王慧鸣刘曼曼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酶凭借其特有的催化活性、特异性以及环境友好性,可以在常温且温和的条件下催化多种有机反应。尽管微生物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具有许多优势,但仍面临酶的稳定性、催化活性、大规模生产的成本效益等挑战。基于此,文章将详细探讨微生物酶在有机化学工艺中的应用以及在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可采取的解决策略,以期促进微生物酶技术在有机合成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微生物酶有机化学工艺生物催化剂环境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