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微生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微生物
全国工业微生物信息中心 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
工业微生物

全国工业微生物信息中心 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

李爽

双月刊

1001-6678

gywsw@periodicals.net.cn

021-64820315,64822988转3007

200233

上海桂平路353号

工业微生物/Journal Industrial Microb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应用生物工程高新技术在工业微生物领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进展,推动我国的生物技术实现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鼠肠道细菌E.caecimuris GAM9抑制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作用研究

    郭亮鞠龙飞巩可余思奇...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肠道菌群中筛选功能细菌应用于病原微生物防治,并将其作为替代抗生素治疗的一种新手段,该策略已得到了广泛研究。在此背景下,文章使用厌氧培养方法从健康小鼠粪便中筛选得到一株肠杆菌属细菌Enterorhabdus caecimuris GAM9。体外培养实验结果显示,GAM9能够在3 h内显著抑制单增李斯特菌(Lm)生长;动物实验结果显示,GAM9能够降低Lm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及其粪便的Lm载菌量,同时下调感染小鼠肝脏和脾脏中IL-1β、IL-6、IL-10、TNFα和IFN-γ的表达量。上述结果表明,分离株GAM9能够治疗单增李斯特菌感染,是一种潜在的功能益生菌。

    肠道菌群筛选单增李斯特菌治疗

    工业微生物

    74页

    根皮素包合物对ARPE-19细胞损伤的保护效果的研究

    郭志想杨光杨波王凯...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根皮素(Phloretin,Ph)及根皮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Ph/HBC-IC)对甲基乙二醛(MGO)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损伤的保护效果,文章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得到Ph/HBC-IC,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包合物进行表征;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得到MGO诱导ARPE-19细胞损伤的最佳质量分数、Ph及Ph/HBC-IC的最佳干预质量分数,并考察了 Ph及Ph/HBC-IC对MGO诱导ARPE-19细胞损伤的保护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上述三种表征方式均能直接或间接证明包合物的形成;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的最佳浓度是1 mmol/L MGO,且Ph及Ph/HBC-IC在0~15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对细胞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诱导的ARPE-19细胞经15 mg/L Ph及Ph/HBC-IC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分别提高了 20。4%和28。67%,证实了 Ph及Ph/HBC-IC对MGO诱导的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Ph/HBC-IC对细胞的保护效果更好。研究结果为Ph及Ph/HBC-IC在相关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根皮素包合物甲基乙二醛人视网膜上皮细胞(ARPE-19)保护效果

    不同方法制备绿豆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质与结构特征研究

    夏吉安张妤张苏华陆春来...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压热冷却循环(MRS-A)、酶解(MRS-B)和超声联合酶解法(MRS-C)制备绿豆抗性淀粉,并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差异展开详细分析。粒径分布、XRD、DSC、FTIR及SEM结果显示,MRS-C为B+C晶体,与MRS-A和MRS-B相比,具有更多的抗性淀粉含量、更大的粒径、更高的结晶度、更有序和稳定的双螺旋结构、更高的热稳定性以及更粗糙的表面形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MRS-C的抗性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结晶度、糊化焓和R1047/1022呈显著正相关,与平均粒径呈正相关,而与支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这一发现,为绿豆抗性淀粉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绿豆抗性淀粉压热冷却循环酶解超声联合酶解

    益生菌冷冻干燥保护剂的研究进展

    张轶丁同仁王光强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益生菌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等行业,冷冻干燥则是制备益生菌产品的常用方法,但菌株往往会在冻干过程中受到损伤,针对此问题,可以通过优化冻干参数、添加外源保护剂等方式,提高菌株的冻干存活率。但是,保护剂的实用效果存在菌株差异性,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保护剂是当下的研究热点。文章通过对益生菌、冷冻干燥技术、保护剂及其研究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菌株冻干提供保护策略,实现菌株冻干保护效果最大化。

    植物乳杆菌冷冻干燥保护剂山梨醇海藻糖脉冲电场

    竹荪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陈丽庄赵杰陈伟骆辑...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荪菌及其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是药物研发领域的新兴资源。文章回顾了近期竹荪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开发应用提供支持。

    竹荪菌生物活性应用前景

    智慧教育背景下提升初中生物课堂精讲效果的实践研究

    张增君张雪莲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智慧教育推向了教育领域前沿,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深度变革与创新。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初中生物课堂的精讲环节至关重要,其效率与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如何在智慧教育的浪潮中优化初中生物课堂的精讲效果,成为教育领域亟须探讨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智慧教育背景下提升初中生物课堂精讲效果的实践策略,以供参考。

    智慧教育初中生物课堂精讲教学模式

    探究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朱宝玉邱振峪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环境污染问题,传统污染处理方法面临着成本高昂、易引发二次污染等限制,已难以满足当前的环保需求,而微生物技术凭借其低成本、高效率且环境友好的特性,可通过代谢活动改善被污染环境的质量,成为应对环境污染的有力工具。因此,文章将对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展开深入探讨,揭示微生物技术对环境的净化效果,并评估其作为持久环境治理手段的应用潜力,以期为微生物技术的优化和广泛应用提供支持。

    微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生物修复

    微生物检验在阴道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刘亮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研究微生物检验在阴道炎中的临床应用,并将2023。01-2024。04本院接收的94例疑似阴道炎患者纳入研究。94例受试均接受微生物检验。检验方法包括常规镜检法、培养法与凝集法。文章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参考,分别计算上述3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4项指标,并根据4项指标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综合比较、客观评价不同方法的诊断效能以及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常规镜检法的阳性检出率要高于培养法(92。55%vs 82。98%,p<0。05),且高于凝集法(92。55%vs 79。79%,p<0。05);常规镜检法的灵敏度要高于培养法(98。86%vs 86。36%,p<0。05),且高于凝集法(98。86%vs 82。95%,p<0。05);常规镜检法的准确度要高于培养法(98。94%vs 85。11%,p<0。05),且高于凝集法(98。94%vs 81。91%,p<0。05);常规镜检法、培养法、凝集法的特异度分别为100。00%、66。67%、66。67%,对比无显著差异(p均>0。05)。研究表明,微生物检验具有辅助阴道炎临床诊断的作用,且常规镜检法的诊断效能较高,能够为诊疗方案的制订与完善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微生物检验阴道炎常规镜检法培养法凝集法

    重金属污染废水的研究与治理

    黄晓东王雁梅张佳宝曾冰儿...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自然界中,重金属易在冶金、采矿、化工、制革、纺织等工业废水中积聚并造成环境污染。重金属具有难降解、易富集、毒害大以及隐蔽性等特点。汞、镉、铬、铅、砷、镍等重金属在水中的存在会对人类生存和健康以及自然环境保护构成严重威胁。基于此,文章对重金属污染废水的来源、危害性、治理现状及其在处理中的研究进展与治理方法展开了综合分析,并揭示了不同处理方式的治理原理和作用效果。

    重金属废水治理方法重金属捕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