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李涛

双月刊

1000-7164

gywsyzyb@163.com;gywsyzyb@vip.163.com

0412-5537140

114044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千山路42号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Journal Industri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职业与环境卫生、预防医学职业病临床、安全环保等工作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的师生,工矿医务人员,以及职业卫生、安全环保、劳动保护领域的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第二产业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瑾李霜孙彦彦孙新...
    97-10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第二产业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occupational health literacy,OHL)水平,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OHL干预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22年OHL监测工作中第二产业重点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国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调查个人问卷》调查OHL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 2022年全国共调查第二产业重点人群168 455人.研究对象OHL总体水平为56.5%,不同维度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职业健康保护基本知识(81.2%)、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69.8%)、职业健康法律知识(59.4%)和职业健康保护基本技能(37.5%).不同行业、省级行政区域、个体特征研究对象OHL水平存在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组(OR=3.174,95%CI:3.051~3.302)、7 000 元及以上收入组(OR=1.951,95%CI:1.874~2.030)、非农业户籍组(OR=1.121,95%CI:1.096~1.146)研究对象OHL水平高于其他组,且东、中、西部地区OHL水平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结论 我国不同行业、地区第二产业重点人群OHL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文化程度、收入、户籍等是可能影响劳动者OHL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地应结合第二产业行业分布特征、企业性质、劳动者个体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OHL干预与职业人群健康促进工作.

    职业健康素养第二产业职业人群地区差异

    峰度调整等效声级对非稳态噪声致听力损失评估的有效性研究

    李金哲曾安可辛佳芮邹华...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峰度调整LAeq(LAeq-K)在评估非稳态噪声相关的职业性听力损失的有效性.方法 对中国东部某省制造业工厂2015-2020年1 034名制造业工人噪声暴露数据以及听力损失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高频噪声性听力损失(High frequency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HFNIHL)的影响因素.利用峰度调整前后的 ISO 1999 NIPTS(Noise-Induced 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预测值低估的改善情况,和两条logistics曲线[非稳态噪声峰度调整累积噪声暴露量(CNE-K)与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HFNIHL%)之间以及稳态噪声CNE与HFNIHL%之间]的重叠程度来评估LAeq-K的有效性.结果 多元回归及广义线性混合模型显示峰度是影响工人NIPTS的因素之一(t-3.700,P<0.05;t=2.368,P<0.05).采用LAeq-K能显著改善ISO 1999 NIPTS预测值的低估,且改善效果与峰度呈正相关.非稳态噪声CNE-K与HFNIHL%的logistic曲线与稳态噪声CNE与HFNIHL%的logistic曲线几乎重叠,两组的HFNIHL%平均差值从3.2%减小到0.2%(t=4.300,P<0.05).结论 噪声峰度是职业性NIHL的主要危险因素,在评估复杂噪声相关的NIHL风险时,峰度调整的LAeq,8h-K比单独的LAeq,8h更有效.

    非稳态噪声峰度等效A声级职业性听力损失工作场所

    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工人护听器防护效果及其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关系研究

    钟喜李泽鹏傅绍杰黄启帆...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工人听力健康现状,探讨听力损失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检测个体接触噪声强度;测量个人声衰减值(personal attenuation rating,PAR);开展双耳6个频段(0.5~6.0 kHz)的气导纯音听阈测试;并使用问卷开展作业人员噪声接触情况和护听器使用情况调查.采用x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分组人群的听力损失发生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281名噪声作业工人,个体接触噪声强度(normalization of equivalent continuous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 to a nominal 8h working day,LEX,.8h)范围为 80.1~94.5 dB(A).分析不同使用情况分组的工人之间的基线PAR,发现有无接受培训、是否知道正确佩戴方法、日常是否正确佩戴的工人的基线P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PAR未通过测试有35人,未通过率为12.4%.高频听阈提高检出55人,检出率为19.6%.男性工人年龄≥30岁、工龄≥10年、佩戴护听器后的噪声接触水平≥80 dB(A)的工人高频听阈提高发生较高(x2=3.064、17.103、2.933,P<0.1);工龄≥10年发生高频听阈提高的风险是工龄<10年者的4.224倍(OR=4.224,95%CI:1.920~9.297,P<0.01).结论 工龄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工人听力健康的影响因素,部分工人佩戴护听器的防护效果不佳,部分工人高估了自己使用护听器的能力,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培训.

    汽车零部件制造噪声高频听阈提高护听器个人声衰减值

    胞苷三磷酸合成酶在过敏性哮喘肺部炎症中的表达变化

    桑碧敏孔春雪陈俊文崔添钰...
    114-11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胞苷三磷酸合成酶(cytidine triphosphate synthase,CTPS)在过敏性哮喘发生的致敏和激发两个阶段肺组织内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36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哮喘组、OVA致敏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HE和PAS染色法分析肺组织炎症和粘液分泌量,血球分析仪检测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白细胞分类及计数,ELISA法检测肺匀浆IL-5、IL-13和补体因子D(complement factor D,CFD)水平,RT-PCR、Western blot 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肺内CTP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OVA致敏和哮喘组的小鼠肺部炎症、粘液分泌、IL-5和CFD的水平都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OVA哮喘组高于OVA致敏组(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OVA哮喘组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及肺匀浆IL-13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肺组织、肺内气道上皮细胞、肺部炎症区域内的细胞以及BALF中CD3+T细胞内的CTPS蛋白表达量都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细胞内CTPS蛋白呈棒状、条状、"C"型或月牙形等"细胞蛇"结构.结论 CTPS仅在OVA诱导的激发哮喘阶段发生显著升高,其表达量的增加及形成的"细胞蛇"结构可能与肺部炎症细胞尤其是CD3+T细胞的增多密切相关.

    胞苷三磷酸合成酶过敏性哮喘肺部炎症

    民航客舱乘务员多部位肌肉骨骼疾患的流行病学研究

    张曦王忠旭李玉力祁妍敏...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民航客舱乘务员多部位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民航客舱乘务人员WMSDs的发生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应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对3家航空公司客舱乘务员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1 036名民航乘务员,WMSDs总发生率为59.17%,从发生部位来看,发生率由高到低前五位依次是颈部(占43.24%)、肩部(占34.17.%)、下背部(占23.46%)、上背部(占17.86%)、足/踝部(占13.71%);多部位WMSDs发生率为42.08%,单部位WMSDs的发生率为17.08%,同时发生2个部位WMSDs的发生率为13.03%,是所有多部位WMSDs中发生率最高的.多部位WMSD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不可以自主决定何时开始和结束工作、不和同事轮流完成工作、休息时间不充足和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是发生多部位WMSDs的危险因素,工作部门人员充足和工作中没有长时间保持低头姿势可能成为其保护性因素.结论 客舱乘务员WMSDs的发生部位主要集中在颈部、肩部、下背部、上背部和足/踝部等,多部位WMSDs的发生率较高,与个体因素、不良工作姿势、工作组织等因素均有关,建议有关部门加以重视,合理排班,加强员工健康教育,使民航客舱乘务员在工作中减少不良姿势,有效避免WMSDs的发生.

    民航客舱乘务员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多部位

    某油田工人脂肪肝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吴世明党鑫时桂新郭花斌...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脂肪肝与BMI、血脂及尿酸的剂量—反应关系,探索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陕北地区某油田2021年度职工健康体检资料,应用二元logistic向前逐步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人群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调查对象1 995人,检出脂肪肝549人,检出率为27.52%;男性检出率为35.55%,女性检出率为10.59%,脂肪肝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x2=135.982,P<0.05);超重、肥胖人群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38.66%,78.34%高于体质量正常人群9.93%(x2=458.255,P<0.05),脂肪肝人群在血糖、血脂、尿酸、肝脏酶学等生化指标上的水平高于非脂肪肝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9、-10.63、-7.15、-17.09、-5.21、-7.82、-18.05、-4.40,P<0.05);控制混杂因素的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BMI、AST、TG、HbA1c与脂肪肝的检率有显著的影响(OR=5.32、29.90、12.98、2.78、4.01,P均<0.01),肥胖是贡献最大的因素.结论 陕北地区某油田职工脂肪肝的患病风险随BMI水平升高增加,脂肪肝和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脂肪肝BMI危险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

    2006-2022年某地石棉肺疾病负担分析

    佟卉刘思佳袁建国杨晓童...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石棉肺疾病负担情况,为制定职业性尘肺病防治措施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所保存的2006-2022年通州区石棉肺病例以及"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上报石棉肺死亡病例数据实施回顾性分析.描述不同时间的石棉肺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水平变化情况.不同性别、分期、年龄段的石棉肺DALY水平对比.结果 共上报石棉肺病例228人,男性76人,女性152人,平均年龄为(64.28±13.64)岁,平均接尘工龄为(19.86±9.11)年.全部病例的年龄段分布中,以45~<60岁和60~<70岁的构成比最高,分别为29.82%和28.07%.患者的分期中,以壹期的占比最高,共172人(占75.44%).石棉肺DALY合计159.12人年,伤残损失寿命年为148.91人年,早死损失寿命年为10.21人年.女性的DALY数值高于男性,壹期的DALY数值高于贰期和叁期,45~<60岁的DALY数值高于其他年龄段.结论 2006-2022年的北京市通州区的石棉肺病例具有一定的疾病负担,性别、疾病分期、年龄同DALY的数值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石棉肺疾病负担伤残调整寿命年伤残损失寿命年早死损失寿命年

    心理灵活性在男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邹彦王海艳陈应尧曾丹苑...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海南地区男护士心理灵活性在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间的中介效应,以提高海南地区男护士的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率并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海南地区393例男护士,根据工作满意度评分,将其分为满意组(275例)和不满意组(118例).采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及认知融合问卷、工作压力源量表及工作满意度量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Bootstrap、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海南地区男护士的心理灵活性较差、工作压力较大,工作满意度较低.经验回避、认知融合、专业与工作、管理与人际关系对工作满意度具有负向预测作用(t=-0.469、-0.317、-0.480、-0.226,P均<0.05);经验回避、认知融合在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中的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83和-0.120,占总效应比例分别为18.32%和26.49%.影响男护士工作满意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月收入≤7 000元、工作年限<10年、需要值夜班和工作科室为手术室、重症监护室(OR=3.168,2.609,2.910,2.633,P均<0.01).结论 工作压力可直接影响男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也可通过心理灵活性间接影响工作满意度,临床可通过提高男护士的心理灵活性、降低工作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

    男护士心理灵活性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中介效应

    硫酸镍(NiSO4)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杨士宽李丽娜张童高影...
    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硫酸镍(NiSO4)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的毒作用及损伤机制,并探讨Wnt/β-catenin通路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不同浓度硫酸镍(0、50、100、200 μmol/L)处理Beas-2B细胞24 h,CCK-8法检测硫酸镍的细胞毒性;使用丙二醛和总铁离子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丙二醛、总铁离子含量;使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Wnt3a、β-catenin和铁死亡相关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胱氨酸/谷氨酸反转运蛋白(xCT)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关联X蛋白(Bax)表达水平;通路抑制剂XAV-939处理Beas-2B细胞后100 μmol/L硫酸镍染毒24 h,检测GPX4、xCT表达水平.结果 Beas-2B细胞存活率随着硫酸镍浓度的升高而降低(F=12.530,P<0.05);丙二醛和总铁离子含量下降,Wnt3a、β-catenin表达逐渐增加(F=9.209、3.936、7.639、23.350,P<0.05),GPX4、xCT表达增加,Bax表达逐渐增加和Bcl-2表达逐渐降低(F=6.903、17.76、52.930、14.460,P<0.05);与 100μmol/L染毒组比较,XAV-939 处理组 Beas-2B 细胞中 Wnt3a、β-catenin、GPX4和xCT表达均降低(t=8.055、8.049、9.659、11.700,P<0.05).结论 体外实验硫酸镍可诱导Beas-2B细胞凋亡的同时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抑制细胞铁死亡.

    硫酸镍Wnt/β-catenin通路铁死亡凋亡

    预诱导HSP90α对HepG2细胞热应激的影响

    黄志洲陈雪梅
    146-150,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预诱导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后,细胞热应激反应的变化,并探索诱导细胞热习服的策略.方法 将人肝细胞癌细胞系HepG2培养于42 ℃细胞培养箱制作热应激模型,用不损伤细胞活性浓度的HSP90抑制剂17-DMAG诱导HSP90α表达增多,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OS)含量和凋亡,CCK-8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蛋白变化.结果 热应激0.5~4 h后,细胞内ROS含量逐渐升高(F=332.22,P<0.01);在37 ℃恢复至24 h后,热应激1~4 h组细胞内γH2AX较0 h组显著增多,同时细胞活性也随热应激时间延长而降低(F=59.97,P<0.01),热应激4 h组活性只有0 h组的(71.39±2.55)%;使用5 nmol/L 17-DMAG预处理24 h诱导HSP90α表达增多后,能显著减少热应激后的γH2AX和细胞凋亡率(F=62.79,P<0.01),使热应激4 h组细胞凋亡率从(26.06±2.48)%降至(15.93± 1.67)%.结论 通过诱导HSP90α表达增多能减少细胞热应激后的DNA损伤和凋亡,有利于细胞快速达到热习服.

    热应激氧化应激预诱导HSP90α热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