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何志旭

双月刊

2096-8388

gyyxyxb@126.com

0851-6908166

550004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9号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LMT与MLST在新生隐球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研究

    朱键曹佳非康颖倩三上襄...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位点微卫星灶分型(MLMT)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在新生隐球菌(C.neoformans)基因分型中的应用.方法 提取22株来源于国内及日本已明确为新生隐球菌的菌株DNA,经MLMT及MLST相应位点的引物进行扩增、测序;计算各微卫星灶(CNG1、CNG2及CNG3)序列中简单重复序列的重复数,确定菌株MLMT的基因型;将本研究菌株的MLST中各位点序列和网上数据库相应序列进行对比,获取该菌株的MLST基因型;比较两种方法在分型中分辨能力.结果 在22株菌中,有16株的基因型为MLMT17/MLST5(16/22,72.73%),MLMT将所有菌株分为7型,而MLST分为4型;根据MLST分型,MLMT17、16、34及39的菌株为MLST5;MLMT2、14、29相对应MLST66、32及31;两种方法的分型分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8).结论 MLMT-17/MLST5是我国和日本的新生隐球菌常见基因型,包含CNG1、CNG2及CNG3位点的MLMT可作为MLST的替代或补充.

    新生隐球菌多位点微卫星灶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及cir-cRNA-CER表达的影响

    陈万王小静刘晗赵郑波...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后环状RNA circRNA-CER(circRNA-100876)的表达及其对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不同浓度ox-LDL(40、60、80、100及200 mg/L)刺激HUVEC 24 h,以及以100 mg/L ox-LDL刺激HUVEC 6、12、24及48 h,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circRNA-CER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构建circRNA-CER特异性过表达质粒并进行细胞转染,采用CCK8实验研究circRNA-CER在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荧光定量PCR检测circRNA-CER对miR-136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circRNA-CER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circRNA-CER 与 miR-136、miR-136 与 VEGF-3'UTR 的相互作用.结果 随 ox-LDL 处理浓度增加,circRNA-CER在HUVEC中的表达量呈下调趋势,并在100 mg/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该浓度ox-LDL以时间梯度刺激HUVEC后,circRNA-CER表达随刺激时间的延长而下调,在24 h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调circRNA-CER表达可抑制ox-LDL(100 mg/L、24 h)对HUVEC增殖的抑制作用,上调miR-136的RNA及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干预miR-136表达可阻止circRNA-CER对VEGF表达的调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 circRNA-CER 与 miR-136、miR-136 可与 VEGF 3'-UTR 直接结合.结论 circRNA-CER 可阻止 ox-LDL 对 HU-VEC 增殖的抑制效应,机制为circRNA-CER通过"海绵样"作用调控miR-136后,影响其对下游靶基因VEGF的转录后调控.

    环状RNA微小RNA动脉粥样硬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薯蓣皂苷经PI3K/AKT通路对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杨茂辉冉恒泉王何斌刘德钦...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薯蓣皂苷对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肝癌Bel-7402细胞分为空白组和薯蓣皂苷低、中、高剂量组(给予1、2、8 µmol/L的薯蓣皂苷)及薯蓣皂苷+抑制剂组(给予8 μmol/L的薯蓣皂苷+10 µmol/L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于处理后12、24、36、48及72 h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于24 h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PI3K和p-AKT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较,薯蓣皂苷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及p-PI3K、p-AKT表达均下降,凋亡率升高(P<0.05),且各剂量组间两两比较,上述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薯蓣皂苷高剂量组比较,薯蓣皂苷+抑制剂组细胞活力及p-PI3K、p-AKT表达下降,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 薯蓣皂苷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抑制肝癌Bel-7402 细胞增殖,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

    肝癌薯蓣皂苷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增殖凋亡

    左房自动功能成像技术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左房功能的评估价值

    郑丹梁勤周海燕宋林潼...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左房自动功能成像技术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患者左房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符合HFpEF诊断的73例患者(HFpEF组),记录其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值;以同期68例门诊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左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将HFpEF组患者分为A、B两组,LAVImax<34 mL/m2为A组,LAVImax≥34 mL/m2为B组,采集心尖四腔心及心尖两腔心连续至少3个心动周期动态图像,通过左房自动功能成像(LAAFI)描记左房心肌轮廓获得左房三期应变指标[储存期应变(LASr)、管道期应变(LAScd)及收缩期应变(LASct)]以及左房应变衍生参数[左心房充盈指数(LA filling index)、左心房僵硬指数(LA stiffness index)],分析两组间左房三期应变指标及左房应变衍生参数的差异.结果 A、B两组LA stiffness index>对照组,LASr、LAScd、LASct 增高(P<0.05);B 组 LA stiffness index、LA filling index 高于 A 组,LASr、LAS-cd、LASct 低于A组(P<0.05);左房应变及其衍生参数的效能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LASr、LAScd及LA stiffness index预测HFpEF的曲线下面积(AUC)相对较大,分别为0.927、0.910、0.922,截断值为34.5%、-18.5%、0.28,敏感性为 80.82%、84.93%、79.45%,特异性为 95.59%、77.94%、91.18%;左房应变相关参数与NT-proBNP 的相关性分析显示,LASr 与 NT-proBNP 呈负相关(r=-0.279,P<0.05),LA stiffness index 与 NT-proBNP呈正相关(r=0.423,P<0.05).结论 左房应变及其衍生参数可无创定量评估HFpEF患者的左房功能障碍.

    超声心动图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斑点追踪左房自动功能成像左房应变左房充盈指数左房僵硬指数

    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3个月内肠道菌群的定植规律分析

    张金铃姜华杨萌婷马丽...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3个月内肠道菌群的定植规律.方法 收集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及其孕母的临床资料,取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C0)、第3天(C1)、第1周(C2)、第1个月(C3)及第3个月(C4)的粪便标本,采用Illumina NovaSeq PE250进行16S核糖体RNA(16S rRNA)V3+V4区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肠道菌群的定植规律.结果 正常足月新生儿粪便中肠道菌群的扩增子序列变异体(ASV)数目、Shannon指数于C0时最高;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3个月内的肠道菌群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为优势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随日龄由高变低再逐渐增高,Firmicutes与之相反;正常足月新生儿生3个月内优势菌群在属水平的演变依次为罗尔斯通菌属(Ralsto-ni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随日龄增加,Bifidobacterium相对丰度逐渐升高,C4时达44.18%且为优势菌属.结论 正常足月新生儿生3个月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组成结构及相对丰度出现变化.

    婴儿,新生足月儿肠道菌群多样性相对丰度16S核糖体RNA

    贵阳市某三甲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加速康复外科知信行现状及讲座的干预效果

    赵文文杨涵琳任小玉朱焱...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贵阳市某三甲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加速康复外科(ERAS)知信行现状,探讨讲座在改善妇产科医护人员加速康复知信行中的效果.方法 以贵阳市某三甲医院妇产科146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计算问卷各维度得分评价调查对象ERAS知信行状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妇产科医护人员ERAS知信行得分;对妇产科医护人员进行1次讲座形式的知识宣教,比较讲座前后妇产科医护人员ERAS知信行得分变化情况.结果 讲座前妇产科医护人员加速康复外科知识得分较低,得分率仅为65.74%;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研究对象知信行得分在学历、年龄、科室、职称、工作年限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讲座后妇产科医护人员加速康复外科知信行整体得分及知识、态度、行为各项单独得分均较讲座前提高(P<0.05).结论 妇产科医护人员加速康复外科知识得分较低,对妇产科医护人员进行讲座形式的培训后,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知信行状况.

    加速康复外科妇产科知识态度行为讲座

    基于数据挖掘某院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

    吴燕黎豫川张远哲徐献梅...
    121-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医院中医药治疗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2016-2022年贵州某医院中医药治疗脾虚型IBS-D处方,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建立中药处方信息表,利用SPSS 23.0与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性味归经、功效、频数、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以挖掘医院中医药治疗脾虚型IBS-D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中药处方502首,处方中药味多见甘味,药性以温、平性为主,多归于脾、胃经,治疗药物以补虚药、行气药为主,药物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有白术、木香、陈皮等;治疗常用药对组合有白术-木香、白术-陈皮、木香-陈皮等,聚类分析得出 3类处方,主要功效益气健脾、行气化痰、渗湿止泻等.结论 医院中医药治疗脾虚型IBS-D组方规律以益气健脾、行气化痰、渗湿止泻为主要治法,临床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加减方辨证治疗.

    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数据挖掘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用药规律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老年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石倩筠严芝强聂微王杨...
    126-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老年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DLBCL老年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吸烟、临床分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国际预后指数(IPI)、结外累及个数等资料;抽取患者空腹血,采用库尔特原理检测血清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NEA)及淋巴细胞(LYM)数,并根据PLT、NEA及LYM计算SII,采用免疫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用免疫比浊法检测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患者SII的截断值,据此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SII组和低SII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2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随访2组患者的生存情况,计算3年总生存(OS)率及无进展生存(PFS)率;采用R-studio构建以SII为主的DLBCL老年患者预后预测模型.结果 ROC曲线结果显示SII临界值为582.6,DLBCL老年患者分为高SII组(SII≥582.6,n=57)和低 SII 组(SII<582.6,n=34),2 组患者 ROC 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651,95%CI 为 0.535~0.766(P=0.015);生存曲线显示,低SII组DLBCL老年患者OS及PFS均高于高SII组;高SII是影响DLBCL老年患者OS及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DLBCL老年患者以SII为主的预后预测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I水平与DLBCL老年患者的预后相关,高SII组患者预后较差.

    危险因素预后列线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全身免疫炎症指数老年患者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联合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天预后的评估价值

    张雅静韩雪
    134-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联合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9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30名同期老年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入院次日、对照组体检当日的血浆PAI-1水平和CAR,记录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计算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PAI-1水平和CAR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不同预后(根据患者28 d的生存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老年脓毒症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血浆PAI-1水平和CA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浆PAI-1、CA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入院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浆PAI-1水平和CA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PAI-1、CAR与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分别呈正相关关系(P<0.05);28天内,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31例(34.44%)、存活59例(65.56%),生存组的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死亡组,SOFA评分、血浆PAI-1水平及CAR低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浆PAI-1水平和CAR是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PAI-1、CAR及两者联合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内死亡的AUC分别为0.752(95%CI为0.642~0.862,P<0.001),0.842(95%CI 为 0.745~0.939,P<0.001)及 0.887(95%CI 为 0.796~0.977,P<0.001).结论 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血浆PAI-1水平和CAR升高,两者联合对患者28d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老年患者脓毒症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预后

    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AECOPD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龙宇刘礼银杨然胡系伟...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AECOPD患者随机均分为吸入组与静脉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吸氧、祛痰、解痉平喘、舒张气道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静脉组患者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次、1次/d),吸入组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2 mg/次、3次/d),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均升高、PaCO2均下降、FEV,%及FEV1/FVC均升高(P<0.05);两组患者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间患者治疗疗效相当,但吸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静脉组(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患者,无论何种给药方式,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雾化吸入较全身应用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肺功能血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