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张晓华

双月刊

1672-0385

xuebao2006@126.com

020-83481087

510091

广州市麓景西路41号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zhou Open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质量第一,学术至上的宗旨,自办刊以来,已发表文章200篇,成为展示与促进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成果的重要阵地。已走上规范化发展轨道,多篇文章被人大全文转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赋能老年教育:角色、挑战与路径

    马学俊程维维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以其强大而又独特的优势,逐步扮演起变革者、管理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并与老年教育初步融合,探索形成了老年教育学习网、老年大学 5G智慧校园、智慧养老社区等发展模式.然而,人工智能宛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也使老年教育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唯技术主义"引发老年教育价值取向偏差位移;"信息茧房"导致老年教育内容汲取同质单一;"智能鸿沟"致使老年教育质量效果降低削弱;"机制缺位"制约老年教育发展布局长久有效.人工智能赋能老年教育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系统性的综合工程,理应通过优化智能技术、加大资源供给、提升智能素养、构建统筹机制等路径释放叠加效应,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成就感和满足感.

    人工智能老年教育老年人风险挑战

    大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持续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实证分析

    沙海银牟映雪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线自主学习能力是智能时代下大学生的一项必备技能.根据J本科院校的实证调研数据和现有研究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大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持续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实证分析表明: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效用感知、学习态度均对在线持续学习意愿产生正向的直接影响;学习动机同时会通过学习策略、学习态度的中介效应对在线持续意愿产生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通过学习策略、效用感知、学习态度的中介作用对在线持续学习意愿产生间接影响;持续学习意愿在性别、学科背景方面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但在年级变量方面存在差异,表现为大三学生的持续学习意愿水平要显著高于大一、大四两个年级.最后,以学习者为中心,提出从三视角、六方位激励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强化学习动机、提升效用感知、改进学习策略,最终提升大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持续意愿.

    在线自主学习持续学习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远程教学中网络式PBL教学模式的在线临场感实验研究

    范珍桃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网络式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网络教学模式,在线临场感是网络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实验法,选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探查网络式PBL教学模式的在线临场感.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网络直播教学模式,网络式PBL教学模式的在线临场感更强;网络式PBL教学模式和网络直播教学模式的教学临场感没有差异;社会临场感、情感临场感、学习临场感、认知临场感在网络式PBL教学模式中更加显著.

    网络式PBL教学模式网络直播教学模式在线临场感

    教育知识图谱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黄华清周英英罗李思莫永华...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领域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发展,教育知识图谱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教育知识图谱作为一种以图的形式展现知识和知识之间关系的方法,能够为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丰富的信息和洞察力.本文以CiteSpace为工具,对教育知识图谱研究领域的热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教育知识图谱研究主要集中于可视化分析、科学知识图谱等方面.未来的趋势是更加注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现个性化教育.

    知识图谱教育知识图谱CiteSpace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的出场逻辑、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王斌毅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是个体存在的基本方式及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空间不仅为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理环境支持,而且可以满足个体的精神需求、文化需求和社会交往实践需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是以空间为观察视角,站在新的逻辑起点和发展视角下,探索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长期被遮蔽的空间要素,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与其他空间的交互和碰撞,以还原真实、客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实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学生主体需求、教育环境发展规律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的科学探索和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的架构有助于推动空间内诸要素有序流动,还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性、话语亲和力和针对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出场逻辑价值实践路径

    Z时代青年"外佛内卷"现象的成因和对策

    张琳黄闪闪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佛内卷"是Z时代青年学业消极情绪中的一种重要体现.作为"佛系"与"内卷"的概念矛盾体,"外佛内卷"从多个维度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外佛内卷"现象是过度"内卷"的再生产,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思维是过度"内卷"的内因."外佛内卷"现象是假性"佛性"的新形态,应然和实然的落差是假性"佛性"的外因.实现青年群体间的良性互动,需要培养青年人的共同体思维,同时明确自我定位,做好个人规划.

    外佛内卷零和博弈学习共同体

    智慧教育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冼碧雯
    41-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教育的兴起,为传统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途径.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文化基因,其内涵和价值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本研究分析了智慧教育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并以国家开放大学英语本科的高级英语阅读(2)课程为例,从教材和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机制等方面,探索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实践证明,在融入教学中,使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量身定制教学方案,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可以在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陶冶其文化素养,提升了文化自信和价值认同感,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英语融入智慧教育实践

    ChatGPT时代英语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基于14项实验与准实验的文献分析

    蒋鸿基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元分析和案例分析,探讨了ChatGPT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给英语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首先,采用元分析方法分析了 14 篇相关文献的 24 个效应量,结果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对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具有中等偏上程度的积极影响.再者,通过典型案例归纳总结,人工智能技术为英语教育带来的机遇主要包括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沉浸式语言体验、支持实时语言交流与练习等.最后,本文提出在ChatGPT时代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英语教育也面临一定的风险与挑战,需要引起关注.

    ChatGPT人工智能英语教育机遇和挑战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线上教学模式探究

    舍鲜菊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线上教学模式探究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需求相一致,对于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和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具有积极意义.以此为出发点分析当前英语线上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包括指导理念陈旧、教师教学技能欠缺、教师角色转换不到位、线上监管水平不足、学生主体地位未能在教学环节中得以彰显等问题,并据此提出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构建管评体系的举措,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线上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互联网英语线上教学模式

    沉浸式环境下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效用的研究

    陈郁
    60-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浸式环境颠覆了英语听力教学和学习场景受限的传统,其对于语言学习的优势已得到公认,加之5G等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渗透和沉浸式教学法的推行等,都有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当务之急是分析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效用提升所需环境、技术、内容和评价等环节面临的不同问题和对英语听力学习造成的影响,进而提出改进策略,从思想层面贯通沉浸式理念,采用深化技术运用、完善内容资源和融合等级量表等具体策略,为沉浸式环境下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效用研究提供些许经验.

    沉浸式环境学生英语听力能力能力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