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州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州化工
广州化工

张统

半月刊

1001-9677

gzhgbjb@vip.126.com

020-36372165

510430

广州市石井石潭路潭村桥东

广州化工/Journal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广州化工》创刊于1973年,是广州市化学化工学会,广州市化工行业协会和广州化工研究设计院(前身为广州市化学工业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化工科技刊物,刊号为:ISSN1001-9677, CN44-1228/TQ,月刊,每月25日出版,全国发行。编辑部网站开通在线投稿。 《广州化工》是美国《化学文摘》(CA)重点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广东省、广州市优秀期刊,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兼顾国外,为化学工业技术的发展服务。”主要报导化学化工领域的科研成果、实用技术,兼顾理论研究、科学实验和企业管理。 主要开设的栏目有:专论与综述、科学试验、分析测试、生产技术、企业论坛、化工环保、国内外简讯和专利文摘等。本刊还承办产品推销、技术转让、技术合作、技术招标、单位简介、书刊征订等各种广告业务。本刊可供从事化学化工科研与生产的科技人员、高校师生、技术工人、管理干部参考,也可供社会各阶层人士增长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江中游(武汉)区域水质调查与分析

    姜红芬
    146-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汉段长江水质直接影响武汉市的生活及工业用水。据2021年6月长江已建长航武汉港化学品洗舱站码头与中石化3#、4#乙烯码头之间水质的监测结果,以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法分析各个采样点单项水质参数及综合水质,应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中流域水质评价方法,对该水域进行水质评价,以了解该区域水质状况。结果表明:各监测点单项水质参数评价类别在Ⅲ类及更优,各监测点综合水质类别为Ⅱ类(占比44%)和Ⅲ类(占比56%);该区段水质类别为Ⅲ类,水质评价状况为良好。

    长江水质分析地表水水质评价监测

    量热仪测定污水厂污泥燃烧热值的应用研究

    王贤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焚烧法是当前污泥处理中常见的一种方式,污水厂污泥有机物的含量较高,将污泥中的水分进行处理,经一定工艺处理焚烧,可以实现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以及无害化的有效处理。目前污泥热值项目没有国标方法进行检测,国内外的研究参照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利用IKAC2000量热仪,采用两种测量模式进行污水厂污泥发热量进行测定,选用最优方法测定青岛市5座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的发热量,实验表明,快速动态模式比周边等温模式测定污泥发热量更快速,污泥燃烧更充分,能够顺利地测定污泥样品的燃烧热。利用此方法对青岛市12座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进行发热量测定,结果显示污泥发热量在10 000 J/g左右。

    发热量量热仪燃烧热

    辽宁省沈阳市某区农用地、秸秆及籽实污染分析

    王洋洋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由量向质转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逐步提高,我们也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沈阳市是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的城市,此次通过对沈阳市某区农用地、秸秆及籽实进行分析,每种类别样品采集20件,分析Cd、Hg、As、Pb、Cr五种元素,土壤中加测pH,发现本次实验中重金属超标,秸秆对重金属的吸收高于籽粒对重金属的吸收等问题,认识到农产品的检验检测不容疏忽的必要性,需要对农用地及农产品进行重点安全监管,做好质量安全检查,对质量问题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用地秸秆籽粒重要性

    船用洗涤塔除尘效率试验研究

    安丽段振黄晶晶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船舶双燃料主机的废气除尘要求,综合成本、布置以及除尘效率需求,使用填料洗涤塔更加便捷。本文研究基于填料洗涤塔除尘效率的试验装置设计,通过引主机后的废气进入洗涤塔,使用离心泵抽取循环柜中的淡水在板式热交换器中进行换热后通过喷嘴喷淋至塔内,填料塔内设置规整填料、螺旋喷嘴喷淋、除雾器,使用滤纸烟度计测量该试验装置中洗涤塔在主机燃油和燃气模式下的除尘效率,设计两种不同的除尘结构试验装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试验验证和对比,验证在不同喷淋水量、不同主机燃烧模式和不同除雾型式下的洗涤塔除尘效率,从而得到在燃油模式下更加适合应用的丝网除尘结构和适合的喷淋水量。

    洗涤塔填料除尘丝网除尘烟度

    催化裂化装置余锅运行优化与调整

    李子国
    158-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江石化催化装置余锅排烟温度逐步上升,检查时发现余锅后部蒸发段和省煤段压降也在上升,而且余锅出口烟气中氮氧化物含量上升明显。为保证烟气中氮氧化物达标排放,只有不断提高注氨量,而高的注氨量会造成氨逃逸,从而引起省煤段翅片管结晶,以上问题也更加严重。针对此问题,决定将再生器改加强化脱硝助剂,优化操作,降低床温,控制烟气低含氧量操作,同时优化余锅激波吹灰运行等措施后,余锅压降、排烟温度得到有效控制,注氨量大幅下降,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行。

    排烟温度压降注氨量SCR强化脱硝剂低床温

    SA387Gr11CL2主体材质超100万次疲劳容器设计探索

    陈绍庆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疲劳容器是石油化工装置中常见设备,分析设计标准JB4732附录C规定的设计疲劳曲线上限为100万次,实际工程中常遇到疲劳循环次数超100万次的情况,对此类工程问题,标准并未明确其设计方法与设计疲劳曲线。本文以SA387Gr11CL2主体材质、循环次数为315万次的疲劳容器为例,建立五个分析模型,选取其危险截面,按JB4732标准进行应力分析,评价其薄膜应力、弯曲应力等,并采用ASME疲劳设计曲线进行应力最大点和螺柱的疲劳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循环次数超100万次的疲劳容器,可以按照JB4732的方法进行应力和疲劳分析,疲劳分析可取ASME疲劳设计曲线,由于循环次数高,螺柱疲劳损伤大,设备操作应加强对螺栓的检验,定期更换螺栓。

    SA387Gr11CL2疲劳容器设计高循环次数疲劳分析螺柱疲劳寿命评估

    加氢裂化装置分馏产品调整创新方法

    苏灿吴延辉郝盟盟
    165-16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加氢裂化装置分馏系统在产品馏程调整中遇到的时间长、调整困难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创新操作方法。该方法基于对分馏塔操作过程的深入理解和数据分析,通过收集目标产品馏程的历史数据,利用恩氏蒸馏过程绘制出准确的蒸馏曲线。这些曲线反映了不同温度下油品的蒸发体积百分比,从而构建了产品馏分温度与体积百分比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这一关系,结合产品的当前馏程和目标馏程,可以计算出精确的操作调整值。这种计算方法不仅提高了调整的精度,还大大缩短了达到所需馏程的时间,加快了市场响应速度,提升了操作的灵活性和装置的经济效益。在某蜡油加氢裂化装置上进行的实际运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指导操作人员进行馏程调整,简化了传统依赖于经验和多次试验的复杂流程。此外,由于减少了对化验分析的依赖,该方法也显著节省了化验成本。因此,这种创新的操作调整方法不仅适用于加氢裂化装置,还具有在石化行业广泛推广的价值,可为类似的分馏装置提供重要的操作优化参考。

    石化行业分馏系统产品调整创新操作法恩氏蒸馏

    Pd/NH2-MIL-101/CoFe2O4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段蕊关博雅赵瑞楠张艳梅...
    168-170,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Suzuki偶联反应是重要的C-C成键反应,在反应中主要采用过渡金属及贵金属为反应催化剂,其中负载型Pd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金属有机骨架(MOF)是一类理想的催化剂载体材料,但纳米尺度的有机骨架材料分离困难,而磁性纳米颗粒的磁分离技术易于分离和定位,所以将MOFS材料和磁性颗粒复合,可以制备得到同时兼备MOFs材料和磁性化合物优势的纳米复合材料。本文以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NH2-MIL-101/CoFe2O4为载体和稳定剂,制备了负载高分散金属Pd纳米颗粒的磁性复合材料Pd/NH2-MIL-101/CoFe2O4。该磁性复合材料在Suzuki偶联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而且可以通过外加磁场实现催化剂的简单分离和回收再利用,循环使用3次而没有明显的活性损失。上述研究为开发新型的多相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

    偶联反应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分离

    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还原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卢笑迎陈馨蕊张蒙蒙白一含...
    171-173,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引发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CO2的大量排放导致温室效应不断加剧。针对于此,设计了一种利用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还原的电化学装置,对高排碳量环境中的CO2进行吸收并还原,从而减少CO2排放对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可以对CO2产生的碳基进行产品利用,该方法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将对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产生积极影响。

    二氧化碳还原太阳能电催化装置设计

    注入生产水对储层岩心的堵塞机理及配伍性评价

    孙浩天檀银银席昊翔马雪琼...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南海西部某油田为例,综合考察了生产水中悬浮颗粒、油、化学离子等因素对油田储层岩心堵塞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入水驱替体积越多,级别越低的岩心渗透率伤害程度越高。随着岩心级别的增加,化学堵塞对岩心的伤害程度逐级递减,100 mD以下级别的岩心伤害率均超过20%。10~50mD、50~100 mD、100~300 mD三种级别的岩心在不同平台中物理因素对岩心堵塞贡献分别是化学因素贡献占比的6。45、14。89、6。67、3。15倍。两块相同级别的天然岩心与人造岩心在经过驱替后渗透率保留率相差不大,说明了注入流体与岩石配伍性良好,但长期水驱对岩心(尤其是低渗岩心)的伤害较大。

    海上油田生产水注入岩心堵塞流体与岩石配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