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刘鹏

双月刊

1671-5195

gzjy@sina.com

0851-5405425

550005

贵阳市龙洞堡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iZhou Police Colleg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法学、公安学类学术期刊。本刊宗旨为立足公安司法行业,面向全国,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为公安司法理论与实践服务,为公安司法教育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现代化视角下新质公安战斗力的实践路径

    陈永峰朱小雨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公安工作现代化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新质公安战斗力实践可以直接提升公安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综合能力,同时也直接反映公安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需要客观认识当前公安战斗力的现状,理性分析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公安工作现代化对于公安战斗力提出的新要求,从而提出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的实践路径。公安机关应通过聚焦思想政治能力、社会治理能力、队伍建设能力及创新发展能力等四个维度来寻求实践路径。

    社会治理现代化公安工作现代化新质公安战斗力

    交警利用电子抓拍设备进行非现场执法的风险与防范

    潘鑫鑫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警利用电子抓拍设备进行非现场执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并且大幅降低了执法成本。电子抓拍设备带来便利的同时亦带来法律风险:危及行政相对人的程序参与权、电子抓拍设备出现的偏差难以被发现与纠正、以罚代管的乱象加剧。电子抓拍系统搭载的算法的黑箱性与极速性、交警非现场执法的相关制度规范的缺失、执法人员对电子抓拍设备的过度依赖是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为防范该风险,应当明确电子抓拍设备的辅助属性,在执法程序中强化告知、听取意见、说明理由的环节以及贯彻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构建第三方监督机制定期对电子抓拍设备进行审查。

    交警执法交警非现场处罚电子抓拍设备

    责令退赔程序的功能定位及其与民事诉讼程序的关系

    吴光升张晨璐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法》第 64 条规定的责令退赔措施是一种强制犯罪行为人退还违法所得并退赔被害人的、带有刑事性的实体处置措施,而非被害人财产损失的民事救济措施。相应地,责令退赔程序是一种基于检察机关的申请启动的、旨在剥夺犯罪行为人违法所得的刑事性诉讼程序,而不是一种旨在对被害人财产损失进行救济的民事性诉讼程序。基于这种功能定位,责令退赔程序只在犯罪行为人之违法所得就是被害人之损失的范围内排斥被害人提起民事诉讼,在被害人的损失并非犯罪行为人的违法所得、还有其他人就被害人损失承担民事责任,以及法院判决因证据原因未认定被害人损失属于违法所得时,被害人均可提起民事诉讼,但应当处理好责令退赔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的衔接问题。

    责令退赔程序民事诉讼程序违法所得被害人损失

    对《民法典》"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条款的规范分析

    袁嘉谦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条款的大讨论,大的面向存在私法自治论和宪法母法论的分歧,也是民法学界和宪法学界各自固守其教义学本质对各自学科的坚守,然而,私法自治论有失偏颇,宪法母法论有待完善。下位法的立法活动既包括具体化宪法的部分,也包括吸收不违反宪法之民间规则的部分,不能简单地把宪法理解为母法,把其他法律理解为子法,但下位法的法律效力来自宪法授权,下位法需要受到宪法的合宪性控制。通过对《民法典》"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条款进行规范分析,规定体现了立法权法定的法治原则,彰显了宪法根本法地位,维护了法秩序统一,表明了宪法规范对民法规范的合宪性控制,保障了宪法实施。因此,在《民法典》中设置根据条款具有十分重要的规范意义。

    宪法地位宪法依据宪民关系

    涉案企业合规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体系建构

    戚永福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稳步规范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关乎新时代检察权高质量发展。涉案企业合规检察权运行呈现"检察主导+专业介入"的全新行权模式,在试点探索中还存在该用不用、不该用乱用、监督考察和司法审查流于形式等问题,亟待建构高质效目标导向的制约监督体系,有效解决"纸面合规""合规腐败"等社会质疑与担忧。在具体路径上,可从分层分阶、诉讼构造和数据赋能等三个维度,探索构建涉案企业合规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体系,推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合规案件,为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合规司法制度夯实实践基础。

    涉案企业合规检察权制约监督办案质效

    检察人员履职保障机制的实践检视与完善路径探析——以G省为例

    课题组熊英宋强余松...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吸收近年来检察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对原有检察官法的结构体系、部分内容予以调整、补充、完善和发展。通过强化检察官职责、管理和保障,确保检察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回应保障检察官权益的现实需要,检察人员履职保障实现新的跨越。以G省检察人员履职保障机制情况为研究视角,通过对G省检察人员履职保障机制情况访谈调研、问卷调研,探究当前检察人员履职保障机制存在的短板不足,提出完善检察人员履职保障机制的建议,以期为完善检察人员履职保障机制提供一些参考。

    检察人员履职保障完善机制

    检察机关不起诉制度完善研究

    课题组张军杨诚郑进...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具有确保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神圣职能,不起诉权作为检察机关的一项基本权力,在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犯罪结构随之呈现改变,严重暴力犯罪占比持续下降,轻罪占比逐渐上升为主要犯罪类型,我国的追诉模式也由积极主义向便宜主义倾斜,因此,不起诉权的适用空间逐渐扩大。司法实践中,由于不起诉制度不健全、适用标准不统一、尺度把握不严格、救济途径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使得该项制度在实际运行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检察机关应立足检察监督办案实际,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构建监督制约机制,创新办案模式,特别是确保相对不起诉制度的科学运行,更好地实现不起诉制度价值目标,助力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

    不起诉制度运行现状完善路径治理能力现代化

    双碳目标下推动能源转型的检察机制研究

    吕志祥郭佳怡
    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低碳转型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检察机关作为我国法律监督机关,通过运行法律监督机制和公益诉讼机制为能源转型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但是,能源的多元性、地域性、环境性、安全性等特点及其处于转型期的不稳定性使能源案件比一般的环境案件更为复杂。现有检察机制针对性较弱,与能源领域无法完全适配,存在基本概念不清、配套机制不完备、机制衔接不畅等问题。检察机制的部分构成要素有待完善,应当重构针对能源领域的基本概念清晰、配套机制完善、机制间衔接紧密、检察机关能动履职的检察机制,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的司法保障作用。

    双碳目标能源转型能动检察公益诉讼

    警务外交视角下中国警察国际话语权的提升路径

    王昉杜芳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警务外交活动,为全球公共安全贡献中国之治,警察国际话语权得到显著提升。作为国家的执法力量,警察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表征。然而,面对西方国家多次在警察话语层面的施压,令我国在国际舆论中陷入被动局面。至今,仍存在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声源不足、应对西方话语攻势声道不畅、协调不同法治文明话语声效不佳等国际话语困境。因此,提升我国警察国际话语能力,把握全球安全治理制度性话语的主导权;主动搭建话语传播平台,提升应对话语攻势的舆论性话语权;打造中外融通话语范式,促进不同法治文明的话语认同。从而扭转警务外交中话语权竞争不利的局面,为世界提供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治理方案。

    国际话语权警务外交全球安全治理国际警务执法合作

    框架理论视域下《人民日报》警察媒介形象研究

    梁鑫程晨
    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警察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社会秩序、展现公仆形象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警察形象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从政治传播的视角看,警察媒介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直接影响着民众对警察形象的认知和评价。《人民日报》作为具有广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媒体,在警察媒介形象建构中有着显著的优势。通过选取《人民日报》纸质版从 1978 年 1 月至 2022 年 7 月的涉警报道为研究样本,以框架理论为支撑,分阶段分层次分析《人民日报》警察形象建构的框架与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纸媒在警察媒介形象建构过程中的转向。

    框架理论媒介形象警察形象《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