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农业科学

刘作易

月刊

1001-3601

gznk@263.net

0851-3760719

550006

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

贵州农业科学/Journal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内容涵盖作物育种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果树蔬菜,园林花卉,畜牧兽医,农业生态,农业资源,农业经济等专业学科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产直立型芸豆新品种冀张芸2号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赵芳李姝彤郑丽珍高运青...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选育优质高产常规芸豆品种,满足市场对优质高产芸豆品种的需求.[方法]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美国优异资源芸豆 15-3-9为母本,坝上红芸豆为父本,进行杂交配制组合,后代采用系谱法成功选育出优质高产芸豆新品种冀张芸2号(2021年进行成果评价,评价号:张科开评字[2021]第63号).[结果]冀张芸 2号在 2016-2017年张家口市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 2049.31 kg/hm2,比对照品种(英国红)增产 10.55%;生产鉴定试验的平均产量为 1 903.83 kg/hm2,比对照品种(英国红)增产 11.21%.冀张芸2号干籽粒粗蛋白含量 28.64%,粗脂肪含量 1.21%,粗淀粉含量 43.58%.[结论]冀张芸 2号属于高蛋白芸豆品种,优质高产、粒大颗匀、商品性好、抗旱耐瘠、抗病性强、广适性好,适宜冀北及山西、内蒙等类似生态区种植.

    芸豆冀张芸2号选育高蛋白杂交组配系谱法产量

    藜麦CqAN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张豪杰陈紫岩尹航魏杰...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藜麦ANS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其蛋白相关特性,为进一步阐明藜麦CqANS基因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方法]通过PCR反应克隆藜麦ANS基因(CqANS)的cDNA全长序列,进而对CqANS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及特征进行预测分析,同时利用实时定量PCR对该基因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藜麦ANS基因包含 2个外显子和 1个内含子,其编码的蛋白质编码 359个氨基酸残基;藜麦CqANS蛋白为亲水性蛋白,不存在信号肽,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其属于PLN03178超家族,具有典型的Fe2+-依赖的双加氧酶家族(2OG-FeⅡ_Oxy)的保守结构域.启动子分析显示在CqANS上游启动子区域存在多种响应非生物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低温胁迫诱导CqANS的表达,而外源ABA处理及干旱处理则抑制CqANS的表达.CqANS与包括AUR62014624-RA在内的多个蛋白存在互作关系.[结论]藜麦ANS基因(CqANS)具有ANS基因家族特征,可能与其他植物的ANS基因存在相似的生物学功能.

    藜麦ANS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定位表达分析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7个深绿线椒品种的商品品质和产量评价

    黄冬福杨娅范高领付文婷...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深绿线椒品种的商品品质和产量差异,为贵州辣椒产业品种结构调整和优势区域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 7个深绿线椒品种(长辣七号、湘辣 17号、卓椒七号、卓椒八号、香辣八号、红冠 303、泰丰五号)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6.0进行变异系数分析和主成分分析,Origin 2022进行相关性和聚类分析,对其商品品质与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7个深绿线椒品种的商品品质及产量性状变异系数为 6.91%~28.17%,其中,以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单果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单果鲜重与果纵径、鲜椒产量与干物质含量分别呈极显著相关性,果纵径与果横径、单果鲜重与果横径、干椒产量与单株挂果数、单株挂果数与果纵径、单株挂果数与单果鲜重、单果鲜重与干物质含量分别呈显著相关性.基于深绿线椒品种的 9个性状,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综合表现评价模型,得出品种卓椒七号的综合表现最佳,其产量最高,达2410 kg/667m2.聚类分析将 7个线椒品种分为适合鲜加工(长辣七号、红冠 303、香辣八号和湘辣 17号)、既适合鲜加工又适合干加工(泰丰五号和卓椒八号)及适合绿熟期采收上市(卓椒七号)3类.[结论]7个深绿线椒品种的多样性丰富,单果鲜重、果横径、果纵径、单株挂果数是构成鲜椒产量的主要因素,单株挂果数是构成干椒产量的主要因素;卓椒七号鲜椒产量最高,适合在绿熟期采收上市;卓椒八号果形和果肉厚适中,鲜椒和干椒产量中上,是理想的加工型辣椒品种.

    辣椒深绿线椒品种商品品质品种评价品质产量

    雾培条件下3个马铃薯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及其微型种薯的繁育评价

    石达金吕巨智唐国荣李发桥...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雾培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微型种薯繁育的影响,为脱毒微型种薯的繁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地区 3个性状优异的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 1号、桂彩薯 1号和 20号品系)为材料,检测雾培条件下马铃薯的重要农艺性状及微型种薯的产量.[结果]随着雾培时间延长,3个马铃薯品种的茎长、茎粗和节位数等性状均逐渐增加,其中,20号品系的茎长、茎粗、总根数和匍匐茎数量均显著高于桂农薯 1号和桂彩薯 1号,叶片数和根长小于桂彩薯 1号,桂农薯 1号仅匍匐茎长度优于其他 2个品种;微型种薯产量方面,20号品系的单株种薯平均产量比桂农薯 1号和桂彩薯 1号分别高 29.3%和 45.4%,种薯单重比桂农薯1号和桂彩薯 1号分别高 14.9%和 24.6%;SPAD和LAI方面,20号品系在整个测定过程中均比桂农薯 1号和桂彩薯 1号表现优异.[结论]综合比较 3个品种(系)马铃薯在雾培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和微型种薯生长情况,20号品系马铃薯更适宜于雾培法进行微型种薯繁育.

    马铃薯脱毒种薯雾培法农艺性状原原种微型种薯繁育产量

    沼液不同施用量对水芹生长发育与田面水氮素排放的影响

    于孟康赵莉于建光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沼液不同施用量对水芹生长发育与田面水氮素排放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沼液量与化肥配比,为化肥减量和沼液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宜兴实心芹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施肥(CK)、常规施肥(N0)、沼液 50%替代化肥(N50)和沼液 100%替代化肥(N100)对水芹生长发育、田面水总氮和铵态氮浓度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处理水芹的生长状况、营养品质、田面水的总氮和铵态氮浓度及氮素利用率不同.沼液 50%替代化肥处理可显著提高水芹茎鲜重、叶鲜重、地上部鲜重和株高,分别为 46.68 g/Pot、16.20 g/Pot、64.23 g/Pot和 49.53 cm;增加茎部和叶部的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 0.21 mg/g FW、0.03 mg/g FW、2.61 mg/100g FW和 2.02 mg/g FW、0.31 mg/g FW、28.08 mg/100g FW;硝酸盐含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显著降低 30.52%和 48.77%;同时降低了水芹田面水总氮和铵态氮浓度,经 2次追肥后分别在 11d和 23d达峰值,为 113.14 mg/L和 38.49 mg/L;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均达最大,分别为53.53 kg/kg和12.37 kg/kg.[结论]采用沼液50%替代化肥施用有利于促进水芹生长,提高营养品质,同时降低由降雨等引发的氮素排放风险,可在水芹种植上推广应用.

    水芹沼液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

    海南樱桃番茄品质与土壤养分和肥料投入量的关系

    雷菲张文符传良陈庭勇...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海南樱桃番茄的果实品质、土壤养分、肥料投入量及其关系,为海南樱桃番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调查与采样测定分析结合的方法,选取海南樱桃番茄主产区 40个代表性田块进行樱桃番茄果实品质、土壤养分和肥料投入量研究分析.[结果]海南樱桃番茄果实品质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单果重、横径、纵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糖酸比分别为 5.22~20.10 g、19.72~30.21 mm、20.47~35.84 mm、1.20~3.90 kg/cm2、6.20%~10.00%、26.97~56.33 mg/100g、4.03%~7.60%、0.35%~0.68%和 7.79~19.19.海南樱桃番茄主产区土壤属于弱酸性至中性,有机质、全氮、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偏低,速效钾含量较丰富,有效磷含量过高,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化肥投入过多,氮磷钾投入比例失衡.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果实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氮含量与果实横径和果实纵径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与果实可滴定酸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肥施用量与樱桃番茄单果重、横径、纵径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化肥总用量和化肥N用量均与樱桃番茄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化肥P2O5 用量与樱桃番茄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海南樱桃番茄主产区应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调整氮磷钾养分投入比例,有利于提升樱桃番茄品质.

    樱桃番茄品质养分投入土壤养分相关性

    魔芋白绢病病原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的生物学特性与室内毒力

    张欣曾宪浩刘思睿饶家瑞...
    4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魔芋白绢病的病原微生物类型及其生物学特性,筛选高效杀菌剂,为魔芋白绢病田间综合防治措施的制订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和土壤稀释法,对具有典型白绢病症状的魔芋植株和附近土壤进行病原分离和纯化,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鉴定病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探究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和 7种药剂(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氟硅唑、戊唑醇、噻呋酰胺、烯唑醇及丙环唑)对其室内毒力.[结果]魔芋白绢病病原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其菌丝在OA和PDA培养基生长速度最快,培养 3d,菌落直径达 7 cm,菌丝生长速率为 2.33 cm/d;25~30℃为最适培养温度,培养 3d,菌落直径达 7.2 cm,菌丝生长速率为 2.48 cm/d;pH为 5~7的偏弱酸环境有利于菌丝生长,生长速率最高达2.33 cm/d;氮源以蛋白胨、碳源以可溶性淀粉利于病原菌丝生长,生长速率分别为 2.14 cm/d和 2.43 cm/d,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戊唑醇、烯唑醇、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和丙环唑对白绢病均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戊唑醇的防效最好,EC50 为 0.101 mg/L;其后依次为烯唑醇、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和丙环唑,EC50 依次为 0.165 mg/L、0.185 mg/L、1.026 mg/L、1.842 mg/L和 2.112 mg/L.[结论]S.rolfsii为引起土传病害魔芋白绢病的病原,其适宜生长温度为 25~30℃,弱酸和营养丰富的环境有利于病原菌丝生长,戊唑醇可有效抑制菌丝生长.

    魔芋齐整小核菌药剂筛选生物学特性菌丝生长速率室内毒力

    魔芋茎腐病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及不同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

    刘思睿赵兴丽罗林丽周玉锋...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魔芋茎腐病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及不同杀菌剂对病原的室内毒力,为精准防控魔芋茎腐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魔芋茎腐病病原Fusarium solani为研究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碳源、氮源、培养基及pH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F.solani对 75%肟菌·戊唑醇(WG)和 400 g/L氟硅唑(EC)等 1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F.solani对果糖和硝酸钾利用率较高,菌丝生长速率分别为 0.931 cm/d和 0.914 cm/d;适合用OA或PDA作为基础培养基,菌丝生长速率分别为 0.879 cm/d和 0.817 cm/d.F.solani最适pH为 8,其菌丝生长速率为 0.821 cm/d.病原菌丝在≥65℃温度下处理 10 min后无生长活性.75%肟菌·戊唑醇(WG)和 400 g/L氟硅唑(EC)对 F.solani毒力较高,EC50 分别为 0.890 0 μg/mL和1.002 5 μg/mL.[结论]F.solani利用率最高的碳源是果糖,氮源是硝酸钾,适合在OA或PDA中培养及弱碱性环境中生存,菌丝致死温度为65℃.肟菌·戊唑醇和氟硅唑对魔芋茎腐病防效较高.

    魔芋魔芋茎腐病腐皮镰刀菌生物学特性杀菌剂菌丝生长速率室内毒力

    粉唑醇对假禾谷镰刀菌的抑菌活性及田间防效

    周锋韩奥辉崔伟伟李涛...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粉唑醇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控效果,为粉唑醇在小麦安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 1%粉唑醇颗粒剂对小麦茎基腐病致病菌假禾谷镰刀菌 18-HX-16、19-HA-4、20-XX-13等 10个菌株的室内毒力,每个菌株设置 3次重复,培养 48h后计算粉唑醇对不同菌株的毒力回归方程及EC50 值,分析粉唑醇对假禾谷镰刀菌的抑菌活性;采用田间随机小区试验法,1%粉唑醇颗粒剂设置3个施药量(20 g/667m2、30 g/667m2、50 g/667m2)拌种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粉唑醇对供试假禾谷镰刀菌的EC50 在 0.050~0.894 μg/mL,平均为 0.400 μg/mL;1%粉唑醇颗粒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效在49.98%~74.59%,其中,1%粉唑醇颗粒剂施药量为 50 g/667m2 时,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病率低至 16.00%、病情指数低至 5.87,防效高达 74.59%,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噁霉灵颗粒剂)的防治效果.[结论]粉唑醇对假禾谷镰刀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对田间小麦茎基腐病有较好的防控效果,1%粉唑醇颗粒剂以 50 g/667m2用量与复合肥混匀施用,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最好.

    小麦茎基腐病假禾谷镰刀菌粉唑醇抑菌活性田间防效

    1株具有蛋白降解能力的雪茄优势菌株鉴定与培养条件优化

    李林林王剑张贝贝周亚彬...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雪茄烟发酵所需优势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最优培养条件,为雪茄烟叶人工接种发酵提供菌种来源和菌株规模制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雪茄烟叶中分离出 1株具有蛋白降解能力的优势菌株GL2,通过 16S rDNA序列比对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鉴定,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结果]菌株GL2为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牛肉膏10 g/L、酵母提取物 35 g/L、MgSO4 0.25 g/L;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 2%(v/v)、装液量 30 mL/250mL、种龄 16 h.菌株GL2在最佳培养基配方和最适培养条件下培养 24h后,生物量达 1.153×1010 CFU/mL,是优化前的 4400倍.[结论]优化后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能促进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菌株GL2的生长,有利于该菌株大规模制备与应用.

    雪茄优势菌株菌株鉴定沙福芽孢杆菌培养条件优化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