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耕作与栽培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耕作与栽培
耕作与栽培

熊玉唐

双月刊

1008-2239

gzzp@chinajournal.net.cn

0851-5283650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

耕作与栽培/Journal Culture with Plant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地方性农业科普刊物。以应用为主,宣传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培养和造就农业科技人才,探讨和研究农业生产的主要途径,重大技术改革,力争农业高产、稳产、高效率低消耗,新的栽培技术研究报告,典型经验总结,试验研究报告,科技成果,专题讲座,知识介绍,工作方法和有关论文,译文,国内外农业科学新技术新方法新动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孟祥凤杨蕾韩缤莹吴晨悦...
    1-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植方式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粳稻日本晴为材料,采用人工直播和人工移栽等密度的两种种植方式,分析其对产量形成与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移栽稻的产量显著高于人工直播稻,产量增加了 23.7%~23.9%;整精米率显著高于人工直播稻,垩白米率和垩白大小两种种植方式各有优势.生物量和生理指标测定发现,植株上三叶的叶面积从拔节期到抽穗后 25d间均显著高于人工直播方式,增加了 15%~35%.人工移栽稻的光合荧光参数与人工直播稻差异不显著,但株高显著高于人工直播稻,干物质的积累量在拔节期和抽穗期显著高于人工直播稻.在不同生长阶段人工移栽稻积累更多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在抽穗后 15d 茎和穗中更多,增加了10%左右.表明干物质积累、上三张叶片的叶面积、抽穗后 15d 茎和穗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量及抽穗后叶片对产量和籽粒的贡献是移栽稻与直播稻在产量和稻米品质方面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人工直播人工移栽产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稻米品质

    不同引发处理对盐胁迫下无芒雀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于爱萍韩喆隋晓青张晶...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盐胁迫对无芒雀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种子在盐胁迫下的萌发能力,本研究以'乌苏一号'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设置 NaCl浓度为 150 mmol/L,采用水引发、不同浓度褪黑素(MT)引发、不同浓度 PEG-6000 引发和蛭石引发,筛选出适宜盐胁迫下提高无芒雀麦种子萌发的引发剂.结果表明,对无芒雀麦种子进行引发处理后,与对照相比,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均被提高,仅 50μmol/L MT引发、蛭石引发缩短了种子的平均萌发时间.经隶属函数分析得出,50μmol/L MT引发无芒雀麦种子效果最佳,与 ck相比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了 42%、发芽势提高了40%、发芽指数提高了 19、活力指数提高了 83,其次为蛭石引发.

    盐胁迫'乌苏一号'无芒雀麦引发处理种子萌发

    不同温度处理对野罂粟丸粒化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王笑王士军王玉红张兆萍...
    13-1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罂粟种子体积小、质量小,导致其在农业生产中存在播种效率低、种子浪费严重等问题.种子丸粒化技术能够改变种子形状、扩大种子体积,使得小粒种子能够实现机械化精量播种;同时,实现种子带肥、带药下田,提高种子的抗性等.为此,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倍数的罂粟丸粒化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的测定和大田种植,从而筛选出最适的罂粟种子丸粒化倍数为 3 倍处理.同时,探讨了工厂化烘烤车间野罂粟丸粒化种子适宜的安全操作温度,进行了不同温度处理对野罂粟丸粒化种子的影响试验,试验得出,要保证野罂粟丸粒化种子发芽率不受影响,野罂粟丸粒化种工厂化烘烤车间在加热 50 min以内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 50℃以内.

    野罂粟温度发芽率丸粒化

    干旱胁迫及钙胁迫对血人参幼苗生长的影响

    杨武海张娜吴之坤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CaCl2 胁迫和干旱胁迫对血人参幼苗生长的影响,分别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 CaCl2 溶液和不同干旱环境对血人参幼苗进行胁迫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血人参幼苗总的生物量呈上升趋势,血人参总叶绿素含量最适合的相对田间持水量为 60%~65%;在极度干旱条件下,丙二醛(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最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强.在适宜的钙浓度(5~35 mmol/L)环境下,可以促进血人参幼苗的胚根、主根、鲜重等生长发育;在钙浓度过量时,反而会产生抑制作用.在适宜的钙胁迫浓度(5~35 mmol/L)范围内,血人参幼苗中 MDA 含量与叶绿素的含量有所增加,同时 SOD活性、POD活性、Pro含量及CAT的活性升高.综合分析表明,钙离子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会抑制血人参幼苗的生长,其幼苗虽具有一定的抗旱性,但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幼苗植株的生长会受到抑制.因此,在血人参的引种繁育过程中,应注意适当的保水、补水和控制钙离子浓度.

    血人参钙胁迫干旱胁迫生长指标生理指标

    不同颜色百蕊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郑玲玲陈美兰杨蓁蓁韩红亮...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种皮颜色的百蕊草种子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以野生百蕊草种子为实验材料,开展种子表型特征、重量和大小、吸水率和含水量、生活力和萌发率、贮藏物质及生物酶活性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百蕊草黄色种子生物学特性指标表现较好,生活力 94.51%、长 2.69 mm、宽 2.04 mm、厚 2.03 mm,百粒重 0.540 6 g、五百粒重 2.707 2 g、裂口率45.90%.黄色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 2.13 mg/g,显著(p<0.05)高于绿色种子;绿色种子可溶性糖和粗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 8.75 mg/g和 0.36 g/g;黄色种子POD酶、β-淀粉酶含量最高分别为 204.33 U/g 和 11.83 U/g;黄绿色种子SOD含量为 13 201.83 U/g,显著(p<0.05)高于绿色种子;绿色种子的CAT含量最高为 41.46 U/g.本研究初步明确了百蕊草种子的生物学特性,不同种皮颜色(黄色、黄绿色、绿色)的种子其生理指标差异较大,黄色和黄绿色种子萌发特性较好,可为以后百蕊草种子采收和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百蕊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生理指标种皮颜色

    基于果形对草莓品种遗传多样性SSR分析

    魏姗姗赵强杨旭伟武海福...
    33-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国家果树种质北京草莓圃的 173 份草莓品种进行区分,根据果形利用PopGene软件对其做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长圆锥形、短圆锥形、阔圆锥形、圆锥形/长楔形、圆锥形/平楔形、长楔形、近圆形、圆球形/卵圆形的观测纯合度都为 0.846 2,扁球形、圆球形/半圆球形、短圆锥形/短楔形的观测纯合度都在 0.923 1~0.948 7之间,但是短圆形纯合度最低,为 0.692 3,由此发现与其他形状的亲缘关系较远,其余形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根据果形分析 SSR扩增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发现,173 份草莓品种整体纯合体偏多,其中楔形/长圆锥形的无杂合体,而短圆形的纯合体最少,草莓品种整体亲缘关系较近.

    草莓SSR遗传多样性果形

    贵州省威宁县生态功能区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及鉴定研究

    李彪尚念杰黄万兵张三访...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威宁县生态功能区大型真菌进行收集,利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鉴定,对各科属出现频度、优势属以及食药用经济价值分析.结果表明,该生态功能区共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 185 个,成功鉴定 172 个,隶属 2 门、10 纲、10 目、28 科、47 属、101 种;出现频度最高的科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出现频度最高的属为乳牛肝菌属(Suil-lus);优势属为乳牛肝菌属(Suillus)、鹅膏属(Amanita)、红菇属(Russula)、蜡蘑属(Laccaria)、裸脚伞属(Gymnopus)、乳菇属(Lactarius)、丝盖伞属(Inocybe)、伞菌属(Agaricus)、漏斗伞属(Infundibulicybe)、口蘑属(Tricholoma),占总数的 65.14%;可食用大型真菌 17.14%,可药用真菌 5.72%,食药兼用 4.00%,有毒真菌 45.14%和食药不明真菌 28.09%;被评估为无危等级的有淡黄多汁乳菇(Lactifluus luteolus)和乳酪状红金钱菌(Rhodocollybia butyracea)等 12 种、数据不足等级的有橙黄蜡蘑(Laccaria aurantia)和棕红乳菇(Lactarius badiosanguineus)等 5 种.贵州省新记录种 9 种、中国新记录种 2 种以及中国特有种 1 种.贵州省威宁县生态功能区内含有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本研究为该地大型真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大型真菌优势属食用菌药用菌

    近十年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育种特点及性状演变分析

    李春盈齐建双张建周刘明...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了解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的育种特点及性状演变,分析了河南省 2011-2020 年审定的 181 个半冬性品种(冬水组、强筋组和抗赤霉病组)的亲本来源、主要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抗病性,并对其演变趋势进行总结.结果表明,近十年河南省半冬性小麦杂交育成品种占 96.7%,其中单交品种占 70.7%,复交品种占 26.0%.亲本来源,利用频次最高的5 个品种为周麦 16、矮抗 58、周麦 22、周麦 18 和周麦 13.这 5 个种质育成的品种数高达 126 个,占 69.6%;利用外省品种(系)作为亲本育成品种为 31 个,占 17.1%.产量性状:产量、株高、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 6.08%、4.41%、5.38%、6.41%、7.41%,均小于 10%.线性拟合结果显示,近十年河南省审定半冬性小麦品种比对照周麦 18 的增产率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 0.2%.品质性状:面团稳定时间变异系数高达 76.33%,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吸水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 10.0%.抗病性:白粉病和条锈病中抗品种较多,分别为 17.68%和34.81%,高抗品种有8.29%,高感品种较少,有 1.66%,中感品种较多,分别为 73.48%和 57.46%;叶锈病和纹枯病中抗品种分别为 4.4%和8.3%;赤霉病高感品种高达 94.48%.

    半冬性小麦育种特点品质性状抗病性演变趋势

    塔城地区不同覆膜模式对棉花生长及土壤墒情的影响

    郭飞李少杰韩顺涛周广顺...
    56-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覆膜宽度对棉花不同土壤深度含水量、温度、田间长势、不同时期棉花干物质及产量差异的影响.本试验设 2 个处理,处理 1:采用超宽膜铺设,膜宽 4.4 m,1 膜 12 行棉株;处理 2:采用常规膜铺设,膜宽 2.02 m,1 膜 6 行棉株.2 个处理密度、株行距(66 cm+10 cm)、田间管理一致.结果表明,超宽膜棉花在 20 cm、30 cm、40 cm、50 cm、60 cm土层平均含水量较常规膜棉花低;超宽膜棉花全生育期根层土壤平均温度较常规膜棉花高,超宽膜棉花平均果枝数较常规膜平均果枝数多 1.43 个,平均单株叶面积多 747 mm2;超宽膜棉花在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干物质重量均高于常规膜棉花;超宽膜棉花较常规膜棉花增产 39.21 kg/667 m2.

    超宽膜棉花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干物质产量

    蜂糖李生态适应性初探

    宋贞富敖艳飞张领钟思玲...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贵州安顺地区 6 个生态区域(不同海拔)的蜂糖李为试材,开展蜂糖李生态适应性研究,以原产地六马镇弄袍村(海拔 850 m)为对照,对其物候期、果实品质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对蜂糖李物候期有影响,总体表现为海拔低的成熟早,海拔高的成熟晚,海拔高度每相差 200 m,果实成熟期相差 5~7 d;不同海拔对果实品质没有明显影响,不同海拔区域的蜂糖李病虫害发生种类有所不同.

    蜂糖李品种生态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