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南医学
海南医学

云露(兼)

半月刊

1003-6350

hnyx@vip.163.com

0898-65381895;65392410

570203

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69号艺苑大厦702房

海南医学/Journal Hainan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9年创刊,至今已17年。创刊以来,坚持明确的办刊宗旨,即传播医学信息,交流学术思想,探讨医学上的新理论、新方法、介绍防治工作中的经验,以临床普及为主,提高为辅,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海外,为发展我国医学事业,保护人民健康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脑小血管病患者外周血GPER30、NPAS4、FKBP5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连浩军侯立维邢媛媛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外周血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30(GPER30)、神经元PAS结构域蛋白4(NPAS4)、FK506结合蛋白5(FKBP5)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CD)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27例CSVD患者,根据有无CD分为障碍组(n=66)与无障碍组(n=16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外周血GPER30、NPAS4、FKBP5 mRNA表达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CSVD患者CD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程度CD患者外周血GPER30、NPAS4、FKBP5 mRNA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外周血GPER30、NPAS4、FKBP5 mRNA表达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障碍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分别为(72。49±5。68)岁、(2。69±0。78)年,明显高(长)于无障碍组的(67。51±7。04)岁、(2。31±0。62)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障碍组患者的外周血GPER30 mRNA表达水平为1。02±0。17,明显低于无障碍组的1。66±0。31,NPAS4 mRNA、FKBP5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79±0。60、3。88±1。12,明显高于无障碍组的1。55±0。51、2。10±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GPER30 mRNA、NPAS4 mRNA及FKBP5 mRNA均为CSVD患者C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轻度组患者的外周血GPER30 mRNA表达水平为1。27±0。25,明显高于中重度组的0。70±0。12,NPAS4 mRNA、FKBP5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31±0。58、3。19±1。07,明显低于中重度组的3。40±0。72、4。76±1。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GPER30 mRNA表达与CSVD患者MoCA评分呈正相关(r=0。704,P<0。05),NPAS4 mRNA、FKBP5 mRNA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572、-0。542,P<0。05)。结论 外周血GPER30、NPAS4、FKBP5是CSVD患者CD的独立相关因素,各指标表达水平与CD病情严重程度均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为临床判断CD、评估CD病情严重程度提供参考,以指导后续临床工作。

    脑小血管病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30神经元PAS结构域蛋白4FK506结合蛋白5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

    特瑞普利单抗辅助FOLFOX治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血管新生和PD-1/PD-L1信号通路的影响

    李楠陈新宇秋玉珍李琦...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FOLF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其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FOLFOX方案治疗者,观察组采用FOLFOX方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21 d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和6个疗程后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信号通路(PD-1蛋白、PD-1 mRNA、PD-L1蛋白、PD-L1 mRNA)、血管新生指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2(Ang-2)、环氧合酶-2(COX-2)],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以及随访6个月的生存率。结果 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63。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6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PD-1蛋白分别为5。83±1。12、5。77±1。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4±1。25、7。11±1。36,PD-1 mRNA分别为6。12±1。33、6。01±1。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1±1。34、7。20±1。30,PD-L1蛋白分别为6。30±1。05、6。19±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2±1。33、6。88±1。40,PD-1 mRNA分别为6。41±1。24、6。33±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9±1。36、7。10±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6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VEGF分别为(224。46±25。25)ng/mL、(150。10±14。1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9。79±30。44)ng/mL、(191。65±16。63)ng/mL,HIF-1α分别为(135。51±16。67)μg/L、(100。10±12。28)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53±18。48)μg/L、(153。53±14。88)μg/L,Ang-2分别为(68。98±7。36)ng/mL、(46。68±5。13)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51±7。95)ng/mL、(56。64±6。11)ng/mL,COX-2分别为(31。48±4。12)ng/mL、(20。24±3。38)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4±4。20)ng/mL、(25。74±3。5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疗程后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与随访期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FOLF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可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增强肿瘤控制效果,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进展期胃癌FOLFOX方案特瑞普利单抗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疾病控制效果毒副反应

    血清PDGF、OPN水平与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预后的关系

    谢媛媛许禹邓亚男孙晓...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骨桥蛋白(OPN)水平与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P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时的血清PDGF、OPN水平。所有患者均行TACE治疗,于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血清PDGF、OPN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L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DGF、OPN对PL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绘制决策曲线评估PDGF、OPN预测PL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临床收益情况。结果 108例PLC患者完成1年随访,将29例预后不良者纳入预后不良组,79例预后良好者纳入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甲胎蛋白(AFP)、PDGF、OPN分别为(4。91±0。86)mm、(494。74±100。09)μg/L、(429。28±92。30)pg/mL、(115。82±20。45)ng/m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4。20±0。82)mm、(411。15±88。10)μg/L、(350。46±74。93)pg/mL、(97。37±16。5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AFP、PDGF、OPN均是PLC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DGF、OPN单独及两者联合检测预测PLC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0。768、0。844,联合预测的AUC明显高于单独预测(P<0。05);绘制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在阈值0。10~0。57、0。81~0。97范围内,PDGF、OPN联合预测PLC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净收益率明显优于单一指标,且在高风险阈值0。10~0。70、0。75~0。97范围内,联合预测净收益率>0,净收益率最大值为0。269。结论 血清PDGF、OPN与PLC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有关,用于预测预后有一定价值,且联合两项指标可提高预测效能。

    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预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骨桥蛋白影响因素预测效能

    原发性喉癌患者癌组织中miR-425-5p/PTCH1轴分子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

    崔粲鲁保才王慧敏周航...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喉癌患者癌组织中微小核糖核酸-425-5p(miR-425-5p)/跨膜蛋白受体Patched1(PTCH1)轴分子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原发性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不同病理特征癌组织miR-425-5p、PTCH1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Spearman法分析miR-425-5p、PTCH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随访3年,统计所有患者的3年生存率,比较生存与死亡患者癌组织中的miR-425-5p、而PTCH1 mRNA相对表达量,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miR-425-5p、PTCH1最佳截断值,采用KM曲线分析miR-425-5p、PTCH1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原发性喉癌患者癌组织中的miR-425-5p相对表达量为1。81±0。4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08±0。23,PTCH1 mRNA相对表达量为1。21±0。36,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1。63±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淋巴结转移、低分化癌组织中的miR-425-5p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97±0。46、2。09±0。42、2。14±0。46,明显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癌组织的1。54±0。41、1。66±0。39、1。60±0。40,PTCH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9±0。21、1。04±0。24、1。01±0。20,明显低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癌组织的1。42±0。25、1。30±0。27、1。34±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法分析结果显示,miR-425-5p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663、0。702,P<0。05),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681,P<0。05),PTCH1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652、-0。711,P<0。05),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694,P<0。05);死亡患者癌组织中的miR-425-5p相对表达量为2。23±0。46,明显高于生存患者癌组织的1。67±0。38,而PTCH1 mRNA相对表达量为0。96±0。21,明显低于生存患者癌组织的1。3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miR-425-5p、PTCH1预测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95%CI:0。727~0。884)、0。792(95%CI:0。702~0。86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01、1。09;KM分析结果显示,miR-425-5p高表达、PTCH1低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均低于miR-425-5p低表达、PTCH1高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425-5p在原发性喉癌癌组织中表达上调,PTCH1表达下调,联合检测对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评估病情、预测预后的辅助指标,以指导临床工作。

    原发性喉癌微小核糖核酸-425-5p跨膜蛋白受体Patched1病理参数预后3年生存率预测

    凉膈白虎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动脉血气分析参数的影响

    王英刘景春魏铁垒李建生...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凉膈白虎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中医证候积分、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许昌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60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LMW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凉膈白虎汤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动脉血气分析参数、呼吸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咳嗽、气促、发热、痰壅积分分别为(1。49±0。38)分、(0。85±0。26)分、(1。11±0。52)分、(0。93±0。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2±0。45)分、(1。20±0。37)分、(1。74±0。58)分、(1。36±0。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分别为(96。21±1。04)mmHg、(320。68±25。18)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16±1。25)mmHg、(285。19±21。44)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46。23±4。8 4)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12±5。19)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频率为(41。13±3。51)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28±4。04)次/min,呼气中段流量(MFF)、呼吸峰流速(PEF)分别为(1。52±0。33)L/s、(2。47±0。39)L/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3±0。27)L/s、(1。88±0。32)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分别为(8。13±2。04)mg/L、(24。32±3。60)pg/mL、(31。15±4。81)ng/L、(35。62±8。23)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9±2。25)mg/L、(28。76±4。05)pg/mL、(37。64±5。22)ng/L、(48。70±9。55)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0%、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凉膈白虎汤加减联合LMWH治疗重症肺炎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动脉血气、呼吸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疗效确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重症肺炎凉膈白虎汤加减低分子肝素疗效动脉血气炎症因子

    阿利西尤单抗联合PCI治疗STEMI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TIMI血流分级和预后的影响

    李秋霞赵晖苏毅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阿利西尤单抗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PCI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PCI联合阿利西尤单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至PCI后6个月。PCI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TIMI血流分级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VESD、LVEDD水平分别为(34。29±3。61)mm、(46。29±4。11)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60±4。13)mm、(50。63±4。72)mm;CI、LVEF、CO水平分别为(3。55±0。48)L/(min·m2)、(51。28±7。06)%、(4。82±0。53)L/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1±0。47)L/(min·m2)、(55。31±7。23)%、(4。27±0。48)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DL-C、IL-6、TC、MMP-9水平分别为(1。74±0。42)mmol/L、(14。31±4。27)ng/L、(3。54±0。69)mmol/L、(35。16±5。20)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3±0。46)mmol/L、(17。52±4。83)ng/L、(4。16±0。73)mmol/L、(39。43±5。76)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的MACE发生率为5。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利西尤单抗联合PCI治疗STEMI优于常规PCI治疗,且阿利西尤单抗联合PCI治疗STEMI可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增加冠脉血流及改善预后。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阿利西尤单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流分级预后

    老年冠心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及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

    王钰莹张继佳吴照科朱慎慎...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5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是否并发营养不良分为营养不良组和非营养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单因素、LASSO、Logistic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建立老年冠心病患者营养不良的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DCA)评估Nomogram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 35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82例患者合并营养不良,270例未发生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并发率为23。30%。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并发症数量、C反应蛋白(CRP)、B型脑钠肽(BNP)、每周规律锻炼、合并焦虑抑郁、高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健康信念及行为水平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较长、并发症数量≥2种、高C反应蛋白(CRP)水平、合并焦虑抑郁、SSA评分、每周规律锻炼、高健康信念水平评分、高健康行为水平评分均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建立老年冠心病患者营养不良的Nomogram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Nomogram预测模型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营养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模型校正曲线总体趋势接近理想曲线,表明该模型拟合度良好;DCA曲线提示,当风险阈值在0。28~0。83时使用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净获益。结论 病程、并发症数量、CRP、每周规律锻炼、合并焦虑抑郁、健康信念水平评分、健康行为水平评分、SSA评分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且根据影响因素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老年冠心病营养不良影响因素Nomogram预测模型

    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

    周延平王帅王学祥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应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1个周期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将1年内出现死亡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n=30),生存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n=50),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治疗1个周期后,80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无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24例,疾病稳定41例,疾病进展15例,疾病控制率为81。25%;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30。00%)、乏力(36。25%)、腹泻(16。25%)、恶心(10。00%);80例晚期HCC患者随访1年内死亡30例,总生存期(OS)为9。8个月(95%CI:7。5~10。8);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凝血酶原时间、Child-Pugh评分、甲胎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肝硬化率、门静脉高压率、门静脉癌栓率、肝外转移率、腹水率、脾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预后不良组患者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分及白蛋白<35 g/L率分别为76。67%、86。67%,高于预后良好组的30。00%、34。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2分及白蛋白<35 g/L是影响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安全有效,ECOG评分高及白蛋白下降是影响晚期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肝细胞癌晚期盐酸安罗替尼疗效预后影响因素

    老年2型糖尿病伴衰弱住院患者隐匿性肺部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建立和验证

    王艺源陈雅丽毕瑞瑾周爽...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衰弱住院患者隐匿性肺部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旨在为临床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24例存在肺部感染的老年T2DM伴衰弱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肺部感染情况分为隐匿性肺炎组(n=148)和非隐匿性肺炎组(n=176)。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T2DM伴衰弱住院患者隐匿性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分别利用校正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决策曲线(DCA)评价该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并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隐匿性肺炎组患者年龄>75岁、痴呆、重度衰弱、甲状腺功能减退、长期卧床和神志昏迷的占比分别为48。65%、17。57%、52。03%、23。65%、37。84%、21。62%,明显高于非隐匿性肺炎组的31。82%、6。25%、34。09%、10。80%、15。34%、6。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痴呆、衰弱程度、甲状腺功能减退、长期卧床、神志昏迷均是老年T2DM伴衰弱住院患者隐匿性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6个危险因素,运用R语言绘制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71;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7(95%CI:0。705~0。809);DCA曲线、外部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及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老年T2DM伴衰弱住院患者隐匿性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痴呆、衰弱程度、甲状腺功能减退、长期卧床、神志昏迷,据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区分度、准确性较高,可高效筛选出潜在的高风险人群,为临床管理、防治隐匿性肺部感染提供参考。

    2型糖尿病隐匿性肺部感染老年人衰弱住院患者风险预测模型内部验证外部验证

    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及膀胱痉挛预测模型的构建

    桂豪军王二宾马保敬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评估预测模型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收治的183例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术后膀胱痉挛分为对照组140例和痉挛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指标及术前尿动力学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预测效能。结果 痉挛组术前焦虑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疾病、学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组患者术后便秘、冲洗液温度<30℃、冲洗液流速<60滴/min或>80滴/min患者占比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量尿管气囊注水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中冲液用量、尿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组患者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Qmax)、充盈期膀胱压力明显少(低)于对照组,残余尿量(RU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量、冲洗液温度<30℃、冲洗液流速<60滴/min或>80滴/min尿管气囊注水量、Qmax、RUV、充盈期膀胱压力、术前焦虑、术后便秘均是前列腺增生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膀胱痉挛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标准误为0。027,95%CI为0。837~0。941,具有较高预测效能。结论 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受多种因素影响,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具有较高预测效能。

    前列腺增生膀胱痉挛危险因素预测模型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