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峡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峡药学
海峡药学

张炳祥

月刊

1006-3765

hxyxbjb@163.com

0591-87663829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通湖路330号

海峡药学/Journal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主办,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来源期刊。主要报道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中药与天然药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药品生产、教学、科研、检验和临床药学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HPLC-DAD数据库快速筛查降血脂类产品中非法添加的10种化学药物

    张萍汤慧李文斌徐莹...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10种有降血脂作用化学药物的HPLC-DAD分析方法,建立各物质保留时间和紫外吸收光谱的二维定性数据库,并将此数据库用于降血脂药物非法添加的快速筛查.方法 采用迪马Platisil ODS色谱柱;以0.5%甲酸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性B,进行梯度洗脱.采集HPLC-DAD检测结果中的对照品的保留时间紫外吸收光谱信息,建立10种常见降血脂化学药物的二维定性数据库.结果 本实验基于HPLC-DAD方法新建立了 一个快速筛查降血脂类产品中非法添加的数据库,通过对市场抽检样品和模拟阳性样品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HPLC-DAD数据库可快速筛查产品中是否添加了降血脂类化学药物,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为基层监督检验机构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法学参考.

    HPLC-DAD数据库降血脂药物非法添加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粉防己中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研究

    李雪娇王莹欣董建伟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粉防己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为获得一种快速从粉防己中分离制备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的方法.方法 采用不同溶剂体系萃取测试粉防己中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在上、下相的分配系数,得到最佳溶剂体系,利用高速逆流色谱(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对两种生物碱进行制备,并测试纯度.结果 经优化得到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三乙胺(7∶3∶5∶4∶1)的溶剂体系能够满足实验要求,以该体系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3 mL·min-1流速进行HSCCC分离,能够在70 min内连续分离得到防己诺林碱(F1)和粉防己碱(F2),经HPLC测试纯度分别为97%和95%.结论 通过HSCCC快速制备获得高纯度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较现有柱色谱和pH梯度逆流色谱等方法节省大量时间.

    粉防己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高速逆流色谱

    双标多测法在枣仁安神颗粒6个成分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陈颖刘智勇郑时桢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枣仁安神颗粒中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迷迭香酸、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和丹酚酸B 6个成分的双标多测法,验证该方法在枣仁安神颗粒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HPLC法,以乙腈为流动相A,0.2%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切换波长320 nm(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250 nm(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柱温28 ℃.采用5根不同的C18色谱柱,测定枣仁安神颗粒6个成分的实际保留时间,计算各成分在各色谱柱保留时间的平均值,得到各成分的标准保留时间,选取斯皮诺素(峰1)、五味子乙素(峰6)作为双标化合物,使用双标线性校正法准确定位各成分色谱峰,预测成分在未知色谱柱的保留时间并进行方法学验证.以五味子乙素为参照物,计算其余各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对各成分进行定量.结果 双标线性校正法能够准确地预测待测组分在未知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迷迭香酸、五味子醇甲和丹酚酸B相对于五味子乙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7342、0.6063、0.5664、0.9975及0.7773,其RSD均小于1%;各成分含量计算值和实测值无显著差异.结论 双标多测法同时测定枣仁安神颗粒中6个成分可行且准确.

    枣仁安神颗粒双标多测法相对校正因子定量斯皮诺素五味子乙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丹酚酸B五味子醇甲迷迭香酸

    基于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药理学》实验教学应用研究

    王副刚曹娟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研究虚拟仿真教学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院药学本科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采取传统模式教学;观察组实施虚拟仿真教学,学生先通过虚拟仿真系统讲解虚拟仿真的基本内容,之后学生演示本次实验的虚拟仿真操作过程,虚拟仿真实验之后学生开展实验,对比两组学生考核成绩.结果 发现考察组学生的实验技能成绩为52.73分,明显高于参照组(39.60分).学生利用虚拟仿真平台进行模拟实验操作可明显提高其实验技能成绩.结论 虚拟仿真教育平台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实施效果好,值得推广利用.

    虚拟仿真药理学实验教学

    高等药理学课程案例库的建设与应用——以我院药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为例

    邬贤路新卫周磊李琳...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我院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高等药理学课程案例库.方法 通过探讨高等药理学课程案例库的建设意义,构建策略和构建内容,依托学院教师的自身研究经历进行撰写构建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结果 通过该案例库的建设与应用,提高了教师的高等药理学授课质量,开阔了我院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视野,增强其学习主动性.结论 高等药理学案例库为助力实现培养应用型药学人才的目标,推动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药学专业型硕士高等药理学案例库

    基于BOPPPS与PBL策略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药剂学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许义红魏学军李雪营李晓艳...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以BOPPPS与PBL策略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药剂学课程实验教学BOPPPS+PBL教学模型,选取本校2022级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53名学生为教学对象,对该模式教学效果进行满意度调研的效果评价.结果 任务驱动下的自主学习效率显著提高,新教学模式下课程实验教学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满意度优良.结论 基于BOPPPS与PBL策略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融合了思政教育辅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实践教学,能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活跃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药剂学BOPPPS模型PBL教学法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明爱恋张文清俞双燕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及《药事管理学》中运用该模式的原因,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药事管理学》中的运用.方法 把案例分析法融入教学设计中,在学生事先完成线上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每次见面课都围绕着凝练的主题开展案例教学.结果 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上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思维训练少、教材内容相对滞后、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记录学生学习过程能有效改善这些问题,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结论 该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推动了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

    药事管理学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模式

    HP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马彦博王美银彭路路张枢...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方法 选用对乙酰氨基酚-d3和布洛芬-d3为内标,采用甲醇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色谱柱采用ZORBAX Extend C18(4.6 × 150 mm,3.5 μm),选用梯度洗脱方式,流动相A为5 mM乙酸铵水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采用电喷雾离子化多反应监测模式:0~3.50 min,以正离子检测对乙酰氨基酚和对乙酰氨基酚-d3,3.5~5.5 min,以负离子检测布洛芬和布洛芬-d3.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分别在0.0400-10.0 μg·mL-1、0.100~25.0 µ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且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等考察均符合要求.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且选择性好,适用于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HPLC-MS/MS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药动学

    我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临床药学监护路径建立初探及思考

    戚姝娅石亚飞张铭予顾琼...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抗肿瘤中药注射液临床合理使用路径建立流程与方法.方法 通过简单回顾我院常用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路径制定过程,梳理临床药学工作要点及问题.结果 形成覆盖用药全过程,分阶段设置药学监护点的临床合理用药路径制定原则.结论 中药注射液临床应用整体偏灵活,且缺乏高质量循证证据,临床药师在辅助管理其合理应用时除严格按照相关指南、共识及规范制定监护要点外,还需结合医院特质灵活设置路径执行细节.

    抗肿瘤中药注射剂药学监护临床路径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优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给药方案研究

    姚卓贤陈荣冯凯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蒙特卡罗模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不同输注方法针对不同致病菌的最佳给药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2021年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情况,按照2020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标准,对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设定均匀分布的抑菌浓度(MIC)值,确定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8种给药方案,运用PK/PD模型进行蒙特卡罗模拟10000例患者的目标获得概率(PTA),获得最佳给药方案.结果 若MIC≤2 μg.mL-1时,除传统输注法0.5 g q8h与1 g q8h的给药方案PTA<90%,其余给药方案PTA均>90%;当MIC≥4 μg·mL-1时,采用持续输注的部分给药方式仍获得较好的抗菌效果(PTA>90%),而传统输注达不到理想的抗菌疗效(PTA<90%).结论 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采用q6h的给药方案,传统输注与持续输注都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采用q8h的给药方案,持续输注法抗菌疗效效果佳效;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产生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需采用持续输注法才能获得理想的抗菌疗效.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蒙特卡罗给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