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焊接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焊接技术
焊接技术

冯志伟

月刊

1002-025X

hjjsh1972@126.com

022-86562798 27631854

300232

天津市河北区南口路40号

焊接技术/Journal Welding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实用性强、信息量大、知识面广,重点报道现场施工中的先进经验;科研与生产中的新技术、新成果;国内外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本着全方位为焊接行业服务的原则,在栏目安排上,既有著名专家学者对行业发展有指导意义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又有来自工程建设第一线的焊接工作者的具体工艺实践和生产经验;既反映国内外焊接行业发展的现状,又体现对焊接行业未来的展望。在焊接界,不论是科技工作者还是焊接工人都可以从《焊接技术》中吸取技术营养,全面了解行业动态及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的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弧增材制造的304LN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吴冰洁朱明冬王留兵胡雪飞...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加工得到304LN不锈钢,并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对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对试样进行单轴拉伸力学性能试验,同时选取传统铸造工艺得到的304LN与电弧增材制造的304LN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电弧增材制造(WAAM)技术加工得到的304LN层与层之间存在晶轴晶区的过渡层,1%左右的球状铁素体均匀分布在奥氏体基体上,并存在晶内和晶界2种铁素体,与传统铸造304LN相比,电弧增材制造的304LN奥氏体基体晶粒更大且为柱状晶,电弧增材制造的304LN具有明显的[001]织构,这导致了电弧增材制造的304LN弹性模量远低于铸造等传统方式制造的304LN不锈钢的.

    电弧增材制造304LN不锈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基于大数据的全球焊接创新性研究进展

    罗丹青罗震孙佳奇杨越...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2018-2022年全球焊接领域专利申请为基础,采用可视化技术构建了科学知识图谱,揭示了焊接技术的发展态势、技术构成、申请人情况等,为未来焊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研究使用Innojoy专利搜索引擎获取数据,采用数据采集、专利申请态势分析、专利技术分析、申请人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焊接技术领域的动态和竞争力.研究发现焊接领域专利申请中,实用新型专利占主导地位,技术创新主要关注提高效率、便利性、降低复杂性和提高稳定性.IPC分类号B23K是焊接技术的核心研究方向.在申请主体方面,ILLINOIS TOOL WORKS、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保持领先地位,中国焊接领域主要由企业主导.技术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分析显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技术影响力上出色,ILLINOIS TOOL WORKS在市场影响力上具竞争优势.这些发现对于企业、研究机构和政策制定者了解焊接技术领域的趋势、机会,推动焊接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焊接技术大数据技术趋势知识图谱研究焦点

    轨道车辆薄壁板梁结构塞焊与搭接焊的变形和应力研究

    李世海张风东王素环靳军军...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顶薄壁板梁结构作为轨道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焊接质量对车辆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起到关键作用.文中针对车顶薄壁板梁结构的塞焊与搭接焊进行了变形和残余应力的研究,通过对车顶薄壁板梁结构的塞焊与搭接焊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获得了焊接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场分布.评估了塞焊与搭接焊对车顶薄壁板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塞焊与搭接焊会导致车顶薄壁板梁结构产生一定的变形和残余应力.塞焊的等效残余应力在焊接过程中均保持较小值,最终焊接等效残余应力为21.30 MPa.而相比之下的搭接焊缝,在焊接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等效应力,最终应力释放完成后的等效残余应力为26.41 MPa,大于塞焊方式的等效残余应力.与此同时,塞焊的变形及焊接区域小于搭接焊的,其热输入导致的变形也小于搭接焊.塞焊方式在车体上面的作业量小于搭接焊的,导致了其残余应力和变形也小于搭接焊方式,在强度允许的前提下,塞焊方式是优选的焊接方式.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轨道车辆结构设计和焊接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薄壁板梁结构塞焊搭接焊变形残余应力

    有限元仿真结合显微组织分析CLAM钢电子束焊缝开裂原因

    王丽芳刘振飞马建国李波...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焊接模拟软件SYSWELD为平台,采用双椭球+圆锥复合热源模型对100 mm×40 mm×45 mm的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对接焊缝进行不同预热温度的电子束焊接模拟研究,并通过对焊缝显微组织观察,对CLAM钢的电子束焊缝开裂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预热温度由20 ℃升高至400 ℃时,熔池宽度有增大的趋势,热影响区范围有所增大,温度梯度减小;焊后残余应力从150 ℃开始减小明显,300 ℃之后增大明显,焊后残余应力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获得最小焊后残余应力的预热温度是200 ℃;由20 ℃升高至220 ℃时,焊后最大变形量波动幅度大,预热温度由230 ℃升高至400 ℃时,焊后变形量开始缓慢减小,焊后最大变形量呈波动递减趋势.焊接试验结果表明:在焊缝处不添加任何异种金属塞片时,焊前不预热的情况下容易在焊缝处产生冷裂纹,焊前预热200 ℃的情况下焊缝无裂纹;在焊缝中间夹GH625镍基塞片时,容易在铁基与镍基的相分界线处开裂,同时镍基焊缝容易产生高温热裂纹;在焊缝中间夹316L不锈钢片时,容易在焊缝中心产生高温热裂纹.

    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束焊低活化马氏体钢

    MGH956合金发动机层板冷却结构的TLP扩散焊接

    曲文卿张斯涵成燊涛吕彦龙...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针对MGH956合金的发动机层板结构开展TLP扩散焊接制备研究,为高可靠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的制造提供技术支持.文中采用自研的KNiCr-3中间层在1 240℃保温8 h的工艺条件下TLP扩散焊接制备了 MGH956层板冷却结构,测试了层板结构焊接质量和接头力学性能.室温和高温拉伸测试结果表明,MGH956合金层板结构TLP扩散焊接头断裂发生在层板方柱(扰流柱)结构上,焊缝未发生断裂,室温和高温抗拉强度达到了基体材料的90%.超声检测结果表明,层板扰流柱与冲击板之间焊缝质量优异,未发现任何缺陷,焊缝形成了均匀的固溶体组织.微观组织与成分分析表明,焊缝附近区域各元素分布比较均匀,未出现成分和组织结构突变的区域,优质焊缝保证了结构能够与MGH956基体相当的热、力学性能.

    MGH956合金多孔层板冷却结构TLP扩散焊焊缝质量室温、高温力学性能

    新型Ni-Fe基高温合金焊接性与组织性能研究

    周海赵福国马立新张永强...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利用手工TIG焊+FM700-1焊丝,制备了新型Ni-Fe基高温合金HT700对接接头.通过对焊接接头宏观组织及微观形貌的分析,发现焊接微区存在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不均匀性,靠近熔合线的母材晶粒发生了明显粗化,焊缝存在枝晶偏析,热影响区和焊缝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母材的.过大的焊接热输入使得热影响区和焊缝出现了热裂纹.最终得到结论如下:(1)焊缝组织为典型的柱状γ相,组织存在明显的枝晶偏析现象;(2)焊接接头微区力学性能呈现梯度分布的特征,这主要与其微观组织不均匀性有关;(3)打底区的焊接热输入过大,导致该区域的热影响区和焊缝均产生了热裂纹,而填充区的焊接热输入较小,焊缝和热影响区并未见热裂纹产生.

    新型Ni-Fe合金HT700对接接头焊接性能焊缝组织

    电磁搅拌对轧辊埋弧堆焊层组织性能的影响

    徐常恩李亮王栋兰良...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Q235-B轧辊辊套基材的埋弧堆焊过程中加入交变纵向磁场,在3层YD243-S堆焊面层中取样,采用金相显微镜、SEM分析堆焊层的焊态和热处理后的组织,对堆焊层的硬度和晶粒度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堆焊层一次结晶组织方向性减弱,其连续性被破坏;热处理后,焊缝的柱状晶特征大部分消失,形成了大量的等轴晶;加入磁场使堆焊层硬度得到提高,在磁场参数为3#(Ip=300A,Ib=200A,f=5Hz)时,其最外层硬度由46.27HRC提高到50.83HRC,硬度值较不加磁场时提高了 9.9%;热处理后硬度提高到52.93HRC,提高了 4.13%;同时,外加纵向磁场对埋弧堆焊熔池的周期性搅拌使焊缝的微观组织得到细化,3#试样晶粒平均截距值降低了 8.2µm,仅是不加磁场时的0.72倍.

    电磁搅拌埋弧堆焊硬度晶粒度

    等离子喷焊原位合成TiC增强Fe基合金改性层的组织与性能

    刘春城汤铁兵柳亚楠王振伟...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磨损失效是机械零部件最常见的失效形式,如铁路道岔滑床垫板在使用过程中会因局部磨损而造成卡阻故障,严重影响了机械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文中采用等离子喷焊在Q355钢表面,以一定比例纯Ti粉和Fe基粉末混合而成的粉末作为喷焊材料,制备了原位合成TiC颗粒增强Fe基合金改性层,研究其组织及耐磨性.结果表明:原位合成TiC增强Fe基合金改性层主要由α-Fe和TiC组成,TiC是通过熔池中Ti与C的原位反应合成,其微观组织特点为原位合成TiC颗粒弥散分布在Fe基体中.合金改性层顶部的最高硬度可达1 086HV,约为母材的4倍.Q355钢在2.74 kg和5.72 kg两种载荷下的磨损率分别为2.47 g/cm2和5.77 g/cm2,而合金改性层在相同载荷下的磨损率分别为0.89 g/cm2和1.35 g/cm2,耐磨性显著提高.

    等离子喷焊表面强化硬度耐磨性道岔滑床垫板

    核电ER50-6实心焊丝MAG焊熔滴过渡方式探究

    顾霞
    39-4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针对核电建造中的MAG焊接工艺进行深入探究,特别是ER50-6实心焊丝在不同焊接位置下的熔滴过渡方式.焊接过程中熔滴过渡方式对焊接工艺评定的有效性具有直接影响,为确保焊接质量符合RCC-M等相关焊接标准,文中使用高速摄像系统对常用焊接参数下的熔滴过渡临界值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过渡形式对焊接过程稳定性、熔滴形态和过渡模式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在PA,PC,PF,PE等不同焊接位置,采用常规的直流反接方式和脉冲反接方式下,熔滴过渡模式不尽一样,且熔滴过渡临界值有较大差异.该结论对核电站焊接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有助于提升核电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核电站ER50-6实心焊丝MAG焊熔滴过渡

    大热输入焊接用EH40船板静态再结晶行为模拟研究

    刘芳芳王佳骥蒋健博厉文墨...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厚板热轧生产中通过形变奥氏体再结晶行为细化晶粒是提高钢板性能的主要途径,为探究轧制工艺对大热输入焊接用钢EH40静态再结晶的影响规律,以有限元软件ABAQUS为平台,建立了二维的有限元轧制模型;基于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使用FORTRAN语言完成了 VUSDFLD子程序的开发,实现了轧后的静态再结晶百分数的计算,并分析了不同轧制工艺对其静态再结晶百分数的影响.较于微观尺度的晶粒形核及生长、组织演变的模拟计算,这一模型实现了轧制过程中宏观尺度上钢板内部组织演变过程的数值模拟,这对于实际工业生产中相关轧制参数的确定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大热输入焊接静态再结晶轧制模拟子程序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