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萧伯符

双月刊

1673-2391

027-83421366 83421235

430034

汉口解放大道86号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查看更多>>《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系湖北省公安厅主管、湖北警官学院主办的公安理论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企业违法中主要负责人制度研究

    戢浩飞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关键在于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制度是行政法领域的独有制度设计.梳理现有法律规范发现,主要负责人的规定在范围、内容、职责等方面存在诸多缺漏与不足,进而导致执法实践中普遍存在主要负责人有责而不担责、知责而不履责的现象.因此,厘清主要负责人基本理论,明确规定主要负责人制度规则,切实推动主要负责人履职尽责,不断提升企业治理水平成为紧迫的时代课题.以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为契机,主要负责人制度应当明确主体范围、责任范围、责任认定等内容,构建科学的责任体系,推进企业合规建设.

    企业违法主要负责人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治理现代化

    重罪合规案件分案处理制度研究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刘星丁立曹汝明...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对于企业轻微犯罪案件适用"双不起诉"已成共识,但对于企业重大犯罪案件能否适用合规不起诉仍存在争议.为了进一步扩大合规不起诉制度效果,避免出现"办理一个刑事案件,搞垮一个企业"的不良后果,一些检察机关进行了相关的制度探索,提出了"分案处理"的改革思路.但是,分案处理面临着违背单位犯罪"双罚制"的基本原理、缺少法律依据、导致单位和责任人员处罚失衡等现实困境.从司法实践来看,重大单位犯罪案件分案处理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为走出重罪案件合规分案处理机制现实困境,应从理论层面予以创新和突破,重新建构单位与责任人分离模式;从立法层面予以明确和固定,以成文法形式规定合规从宽、不起诉的适用情形和条件,完善分案处理程序与规则;在司法实践方面于探索和落实,进一步发挥检察机关主导作用,积极推动重罪合规分案处理机制落地实施,巩固理论和实践成果.

    单位犯罪重罪合规分案处理制度合规不起诉

    法国签证法律制度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付琴雯
    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签证法律制度是外国人出入境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调节签证政策和完善相关法律设计已成为世界各国优化移民管理手段、提升移民治理能力的主导之策.法国作为当今世界发达的非移民国家之一,其签证法律制度的框架设计和实践发展体现了多重因素的协调作用.梳理与分析法国签证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改进措施,对优化我国签证管理结构、细化签证分类、加强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启示和借鉴意义.

    出入境管理签证法律制度移民管理签证数字化

    价值共创视角下警务情报共享的利益冲突及化解机制

    周家驹
    3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警务情报工作中,警务情报共享能有效达到防范预警与精准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目的.价值共创与警务情报共享两者在手段、路径、目的三个方面高度契合.从价值共创主体、客体、关系、环境四个维度观察,警务情报共享中利益冲突的成因主要为:警务情报共享意识落后与能力不足、警务情报共享合作方式不稳定和组织结构不合理、警务情报资料具有特殊性和保密性、警务情报共享环境培育不足.应从主体激励、互动反馈、风险防范、制度保障等方面构建化解机制,包括建立警务情报共享激励机制、夯实警务情报共享反馈机制、健全警务情报共享风险防范机制以及完善警务情报共享保障机制.

    警务情报情报共享价值共创利益冲突

    公安院校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路径思考

    王鹏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警务对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公安院校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警务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主要由情报分析、电子侦查和取证、数字图像处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开发以及持续学习等方面综合构成.当前,公安院校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存在信息实战化训练滞后、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不完整、教学评价和技能考核体系不完善、与实战单位合作不深入等现实问题.对此,应从科学构建信息技术理论与实战课程体系,逐步完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考评体系,持续加强与实战单位的深入合作等方面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全面培养适应新时代智慧警务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警务人才.

    智慧警务信息技术能力公安教育人才培养

    网络中介服务的刑事归责:边界划定与罪名诠义

    智逸飞
    5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不履行安全管理义务导致严重后果的,应在不作为共犯的路径上探寻承担刑事责任的可行性.网络中介服务者在客观上违反法律、法规或行业准则为他人的犯罪行为提供了帮助,主观上具有帮助他人实施犯罪的目的,或是直接针对具有犯罪性质的软件、网页或功能提供技术服务,可判定逾越了中立帮助的界限;若客观上无明显异常,则要看主观上与正犯之间有无"通谋".网络中介服务者对网络空间犯罪活动的不作为参与,未经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过程,通常不能以犯罪论处,但与正犯就不履行安全管理义务具有提供服务前的明知或提供服务后的通谋的,可直接成立相关犯罪的不作为犯.网络中介服务者积极参与的帮助,看其是否与正犯具有指向一致的犯罪故意内容,再决定是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还是正犯所为之罪的共犯论处.

    网络中介服务中立帮助行为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论人质情结在反劫持谈判中的应用

    彭勃来康杰
    6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证人质及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乃警方处置劫持人质案件的最高指导原则.自"慕尼黑事件"以来,反劫持人质谈判作为避免冲突升级的首选径路渐渐为人们所采纳.人质成为劫持者与警方对峙的"工具"后,有可能会对实施者产生强烈感情依恋(即人质情结),此种形成机理可从需求层级、防御机制以及认知失调理论视域予以探究.在反劫持谈判推进中,科学运用人质情结可有效保护人质安全,积极引导劫持者共商"非零和博弈"的和平方案.同时,警方也应注重危机落幕后的人质心理重建与完善,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的"七步疗法"来消弭劫持事件所造成的认知障碍和不良反应,增强其重启生活的信心与复原力,以助其逐步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

    反劫持谈判人质情结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被害心理重建

    论刑事个案犯罪信息研判中的消除归纳法

    马前进
    8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查明某一案件诸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刑事个案犯罪信息研判人员有时需要借助消除归纳法,包括契合法、差异法和剩余法.消除归纳法与侦查实验等实证方法的关系更加密切,其推理思路是消除不相干因素,其结论比枚举归纳法的结论更加可靠.但是,即使正确运用消除归纳法,有时也会导致错误的甚至荒谬的结论;诸如契合法和差异法的"被研究现象的诸多实例只含有一种相同的事态"的要求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契合法会导致小样本谬误或以偏概全谬误.正确运用消除归纳法,就必须遵守如下规则:增加被考察的实例,注意反例的存在;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事态和现象之间的变化关系并对消除归纳法进行细分;引入因果假说观念并检验因果假说.

    刑事个案犯罪信息研判因果关系消除归纳法

    中介与兜底:非警务警情中派出所的治理功能——以W市M派出所为例

    王波
    9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来,大量非警务警情涌入基层派出所,造成权责失衡、警力挤兑等执法困境.以往研究基于行政执法化的视角,将治理困境视为"执法失败"并思考公安机关的权责边界.运用"结构—治理—功能"的分析框架,将反应型警务置于城市社会结构及其治理需求的角度下进行思考,具有积极意义.非警务警情的大量出现与城市社会中存在的资源分散、权威缺失与矛盾极化等治理困境密不可分.虽然现行法律条文在非警务警情的处理上效果有限,但是反应型警务建立起的资源链接、权威重塑和矛盾控制等治理机制在城市社会中发挥了中介和兜底的治理功能.这两种治理功能在快速的城市化转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意味着基层派出所能够妥善处理各类复杂矛盾维持社会的基本秩序.当然,要实现矛盾的有效处理还必须进一步明晰权责关系,推动多元共治.

    应型警务非警务警情城市治理陌生人社会

    数字时代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的发展与完善

    夏云娇
    10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建议作为行政公益诉讼的诉前程序,属于一种"柔性"检察监督手段.数字技术既能拓宽其线索范围,加强科学取证固证,保障检察建议质效,又能衍生和拓展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新领域.数字时代的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仍面临质效不高、与公益诉讼衔接不足、落实监督不强以及算法风险等问题,应借助数字技术提升检察建议质量,从实体上加强检察建议内容的可操作性、从程序上重视检察建议书的有效送达、从技术上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检察建议与诉讼请求有效衔接;应建设智慧平台,组织听证、磋商,采用公开送达方式落实检察建议的监督效果;应厘定检察智能化数据利用与公民隐私权保护之边界,并规避数据算法蕴含的安全风险.

    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数智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