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萧伯符

双月刊

1673-2391

027-83421366 83421235

430034

汉口解放大道86号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查看更多>>《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系湖北省公安厅主管、湖北警官学院主办的公安理论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hatGPT的技术逻辑、类型化风险与法律进路

    王惠敏古剑
    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代表,凭借高度的智能性和自主性迅速出圈.不可否认,作为智能文本生成系统,ChatGPT表现亮眼,为用户带来了极致体现,但它所潜藏的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基于此,有必要对其展开系统性研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分析,离不开该技术逻辑的基础论述,否则难以提出针对性建议.故而,应当首先分析Chat-GPT 的技术逻辑;其次按照风险的元素的累积、风险系数攀升以及风险实害的转化三个逻辑维度进行风险类型归纳;最后提出应对之策.ChatGPT应用过程中存在数据安全、算法歧视以及网络谣言等三个维度的风险,未来应当通过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技管结合的算法纠偏以及法律制度的优化进行协同治理.

    ChatGPT技术逻辑数据安全算法偏见网络谣言

    智慧社会背景下网络犯罪治理研究

    王利平
    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智慧社会背景下,很多传统犯罪向网络犯罪模式迁移.网络犯罪具有罪名转向多元化、犯罪组织化与分散化并存、作案方式向精准化发展等特点.尽管网络犯罪的出现时间不长,但当前网络犯罪治理中仍存在社会治理形态不适合网络犯罪案件、案件管辖难、侦查难、网络平台综合治理难、专业人才缺乏等困境.为了在智慧社会背景下更高效地治理网络犯罪,应当坚持智慧理念,构建智慧治理网络犯罪新格局;完善相关法律衔接机制与协作机制,便于管辖;智慧赋能,破解侦查困境;加强网络犯罪综合管理;提升人才培养质效.

    智慧社会网络犯罪犯罪治理

    电子脚镣制度的利弊及适用原则问题研究

    高荣林
    2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缓解监狱人满为患的压力,美国执法机构率先推出电子脚镣制度,以替代部分监禁刑罚.电子脚镣的使用有利于罪犯的改造及人身自由的保障,在减轻监狱压力的同时监控罪犯行踪和防范其再次犯罪.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子脚镣制度也存在不少弊端,如涉嫌侵犯被监控者的隐私和人格尊严,阻碍异见形成,违反平等原则等.因此,我国借鉴运用电子脚镣制度时要在遵循中国法律文化的基础上遵守人格尊严保障、隐私保护等原则.

    电子脚镣人格尊严隐私保护全景式监控

    公安机关取保候审适用分析

    李良义霍少虹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在取保候审制度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执行、被取保候审人的执行监管以及公安司法机关的工作衔接等方面明确了更具操作性的规范.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适用违法违规情形具体表现为不严格审查适用条件、"保而不侦""保而不管"、保证金管理不规范、保证人不适格及不履行保证责任以及没收保证金后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处理不到位,成因涉及人的因素和法律规定两个方面.应完善相关规定及配套办法,科技助力执行力量,依靠群众协助,逐步解决上述问题.

    取保候审刑事强制措施社会危害性保证金保证人

    涉案资金分析报告定案证据转化路径探讨

    匡正柳岚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经济犯罪案件中资金量日益庞大、资金流向越发复杂隐蔽,厘清涉案资金相关情况成为案件办理的关键一环,在此背景下,涉案资金分析报告在引导侦查、证明犯罪事实、提升诉讼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受到重视.但受限于非法定证据种类、无规范操作标准、无法定审查规则等原因,涉案资金分析报告作为定案证据的效力难以充分发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坚持问题导向,从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下证据裁判原则对证据的要求出发,明确涉案资金分析报告虽暂不具备法定证据形式,但依然有可能作为定案证据发挥证据效能,路径是切实结合证明力和证据能力两个证据的基本要求进行有效转化.

    资金分析证据规则证据转化证据资格

    舆论式反恐模式运行探究

    裴明
    5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舆论式反恐作为重要的反恐模式,在反恐主体、反恐内容和反恐效果等层面具有宣教性,以运行主体、运行旨归和运行影响搭建运行基础,以运行场域、运行逻辑和运行步骤组建运行途径,以运行工具、运行方法和运行保障构建运行手段.有效运行舆论式反恐模式,有利于丰富反恐模式的理论体系,提高反恐主体的反恐能力,推动反恐治理工作的系统性提升.

    恐怖主义恐怖袭击反恐模式舆论式反恐

    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之界分

    郭泽强王宣博
    6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适用量大幅上升.引发这一趋势的原因之一在于司法实践未能妥善区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目前学界有关上述两罪名的区分标准存在时间标准说、构成要件说、查证程度说三种理论学说,这三种学说均只关注了两罪在某一方面的差异,并仅针对特定方面提出区分标准,难以解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区分问题.要实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有效界分,需坚持以符合构成要件作为形式标准,以罪名保护法益为实质标准,以主客观相统一为评价标准,并以疑罪唯轻原则为证明标准的综合区分标准.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主客观相统一疑罪唯轻证明标准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背景下交通安全管理的挑战与应对

    尹晨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网联汽车在应用层面的快速发展为交通安全管理实现靶向化防控驾驶风险、精细化控制交通信号、高效化实施交通监控指挥,以及精准化重构交通事故过程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与此同时,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背景下的交通安全管理也面临着法律规制相对落后、新型混合车流管理复杂、交通管理业务不协调等方面的挑战.为此,可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夯实交通安全基础,更新交通管理规定,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交通管理人才和交通安全管理技术建设等方面探索应对之策.

    智能网联汽车交通安全管理自动驾驶驾驶主体

    儿童色情制品单纯持有行为入罪化之检视

    皇平平高效吉
    8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刑事立法规制儿童色情制品犯罪责任链"顶端"的制作行为和"中间"的传播行为,基本已获共识,但处于责任链"底端"的单纯持有行为的可罚性则存在疑问.主张单纯持有行为入罪的可罚性根据包括市场理论、引诱理论、倾向理论和隐私理论,通过对入罪理由的检视和反思,可以发现单纯持有行为与儿童性虐待之间的规范性因果关系模糊且不确定,将其入罪可能导致刑法面临"越界"风险和"过载"风险.通过行政处罚及相关配套措施规制单纯持有行为,可在坚守刑法谦抑性和最后手段性的同时,预防和阻止儿童性虐待行为的发生.

    儿童色情制品单纯持有行为儿童性虐待隐私权刑法谦抑性

    动态平衡视域下刑事涉案财物处置权的运行

    赵祖斌
    10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态平衡是一个哲学范畴,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还具有实践工具价值.刑事涉案财物处置权是由主体、客体、对象等要素构成的系统,其与动态平衡具有内在关联.动态平衡能够作为刑事涉案财物处置权运行理论基础的原因在于其揭示了刑事涉案财物处置权产生、运行的本质原因,其是刑事涉案财物处置权存在、运行的内在根据,其还反映了刑事涉案财物处置权有序运行的含义.正是因为动态平衡与刑事涉案财物处置权运行紧密相连,其对刑事涉案财物处置权运行具有启示意义,其不仅表明了刑事涉案财物处置权无序运行的本质,而且指明了纠正刑事涉案财物处置权无序运行的节点,还是刑事涉案财物处置权有序运行的根本方法.

    动态平衡刑事涉案财物处置财产权保护权力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