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马树强

季刊

1674-7356

xbshk@126.com

022-60438312 60438310

300401

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西平道5340号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Adult Education Schoo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内容以理工类为主,兼顾经济、管理、法律、外语等其他科类的成人教综合性学术刊物,坚持服务成人高等教育,促进教育教改革的宗旨,主要面向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成人高校,高自考的师生和管理人员,以及企事业和社会各界从事或关心成人教育事业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京津冀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效和潜力

    武义青马红创姚连宵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主动性决策理论的势分析方法导出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模型,对 1991-2022 年京津冀地区(整体)和京津冀三地及 2012-2022 年京津冀城市群13 个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京津冀地区整体和三省市及其城市群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京津冀地区整体和三省市及其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明显提高.总结发现:京津冀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京津冀三省市全要素生产率的短板在河北,而河北的短板在冀西北和冀中南地区,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有所扩大;京津冀地区资本产出率较低并下降制约了京津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京津冀地区就业人员在 2013 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且资本增长回落较快,导致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放缓(由 1992-2014 年的 10.85%降至 2014-2022 年的 5.6%).最后,从创新驱动区域产业协同、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加强资本高效利用三个方面对提升京津冀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出政策建议.

    京津冀全要素生产率势分析方法竞争力

    京津冀制造业协同的时空分异及动态演进规律研究

    叶堂林刘华桢
    1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京津冀城市群 13 个城市的 31 个制造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异系数法、标准差椭圆法等,从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引资能力三个维度,对京津冀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发展的时序演变特征、空间演化特征及产业转移趋势进行分析,揭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制造业发展所呈现的新态势.研究发现:京津冀制造业转移有序,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分工格局,并逐步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高端化趋势明显;制造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但创新发展不均衡现象日益加剧,同时关键要素如创新要素和资本要素流动不畅,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此外,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与产业规模体量之间还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优化空间布局、厚植创新软环境、推动资源共享、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京津冀制造业产业转移标准差椭圆法时空分异动态演进

    绿色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影响与作用机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

    沈洁费敏张可云
    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绿色金融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理应发挥重要作用.首先采用熵值法测度京津冀城市群新质生产力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 2008-2021 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结合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绿色金融如何推动京津冀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整体新质生产力水平逐年上升,且呈现"低-低"、"高-高"的空间集聚现象;绿色金融直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并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绿色金融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间接提升新质生产力;资源禀赋异质性和是否进入经济新常态的时间异质性显著影响绿色金融的作用效果.建议应加强京津冀区域内绿色金融协同水平,加大绿色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注资源型城市绿色金融发展状况以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

    绿色金融新质生产力京津冀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优化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新起点、新使命和重点任务

    张金杰梁世雷王哲平高智...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国内外知名城市群、大都市区形成的规律,判断京津冀协同发展所处阶段和趋势特征,结合新形势新时代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要求,立足河北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提出未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研究表明:区域一体化进程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即:规划统筹制定阶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阶段、产业及要素融合发展阶段、制度安排和市场体系一体化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以产业及要素融合发展为主导、并逐步向制度安排和市场体系一体化过渡的阶段;新时期京津冀地区肩负着确保区域性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引领缩小全国南北地区发展差距等新使命;未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突出做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雄安新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积极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七个方面的工作.

    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阶段新使命重点任务

    京津冀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效率评价研究

    李子彪聂永川张帆
    4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提供重要支撑.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与运营过程进行评估是政府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监管的重要一环,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数据包络分析法为工具,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从阶段和动态视角构建动态网络SBM评价模型,对京津冀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效率进行评价,为京津冀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效率提升提供建议.

    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效率动态网络SBM建议

    十余年来京津冀红色文化研究述评

    孙丽娜王宝旺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学术界关于京津冀红色文化的概念阐述、内容构成、价值意义和协同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较强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观点.但已有研究成果普遍存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不足、研究方法创新性不足、研究目的指向不明确等问题.梳理研究现状、瞄准研究问题、展望研究愿景,未来应从聚焦创新性研究、深化拓展性研究、推进应用性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京津冀红色文化协同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方法和方案.

    京津冀红色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述评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进展(2013-2023)

    赵培红代启慧
    6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和知识图谱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利用Cooc(14.1)、VOSviewer和CiteSpace(6.2.R5),从基本特征、热点主题和前沿焦点三方面对我国十余年来(2013-2023)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的进展进行深入的了解与评述,然后提出十点研究展望.结果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经历了爆发增长与稳步推进阶段,呈现出系统化、网络化的特点.同时,跨区域与跨学科有组织的合作网络体系有待深化与拓展.热点主题集中在城市功能与空间结构、协同创新与产业协作、人民福祉与共同富裕、基础设施与对外开放,前沿焦点为一体化、雄安新区、乡村振兴、协同创新、产业协作、协同治理等.基于分析,提出未来研究应在实践不断推向深入的同时,权衡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持续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理论、机制和对策分析,进而赢得更多社会合力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文献计量分析基本特征合作网络热点主题

    马克思中学时期正义思想研究

    郑文正张家飞
    82-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对正义思想的阐释贯穿了他的一生,但对于他早期正义思想的起点问题却存在争议.在历史视角下,通过透视他中学时期的诗歌和作文,揭示了他正义思想的现世正义和理性教育的宗教底色.可以看到,他的正义视角从来没有离开人间,只是借用了上帝外衣,追求的一直都是人间正义.他的观察视角和理解思路来自历史,而非宗教,他追求正义依赖的是理性,而非信仰.他通过对不自由、不合理的生的思考,采用了塔西佗、孟德斯鸠和康德的历史评价方法和比较历史学方法,把查理大帝和奥古斯都时代树立为自己的政治正义标准,因而中学时期应当被视为马克思正义思想的萌芽阶段.

    马克思历史视角正义思想

    论朱熹之道的内涵及其实践意义

    郭高军徐剑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是朱熹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有形上和形下两种性质.形下之道即经验之道,它主要包含路和礼两层内涵.形上之道有本体与发用之分.本体之道是指天地万物存在的所以然之理以及具体事物活动所当然之性.对于人类而言,道之发用表现为人类做事的实践活动.做事就是做工夫,其目的便是明理.明理即气质人心与绝对天理的合一.心与理合一之后,人类行为的主宰就由人心转变为天理,人类也从此具有了天理的超越性特质.超越性一方面彻底地将人禽相区分,另一方面还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生存向合理存在的转变,这便是朱熹之道的实践意义.

    天理本体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