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游清泉

月刊

2096-711X

xuebao137@163.com;xuebao736@163.com

027-87509971,18963997561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院路15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提高实践研究

    陶秋月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专业成长为出发点,从专业班主任的角度,通过行动研究不断探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在智慧职教平台建立班级课程,并根据不同学期上传不同视频、内容,再通过学习交流群、学习成果展、阅读分享会进行线上线下的学习和分享,最终促进学生专业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班主任学前教育专业技能

    职业学校学生岗位实习质量管控机制构建研究

    柴生亮司大刚闫世伟
    85-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岗位实习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从实习管理标准、规范和评价三个维度出发,围绕岗位实习教与学过程中质量控制关键要素,开展创新性研究,提出了"三层次三对接三达成"的岗位实习质量管控机制,解决实习岗位与专业岗位衔接错位,实习教学过程实施责任主体失位,实习评价考核运用机制缺位等的问题.经过实践应用,促进了组织管理目标、教学实施目标和评价考核目标的达成.其为职业本科层次学生岗位实习管理、教学、评价等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参考.

    职业学校岗位实习质量管控机制构建

    提质培优背景下1+X课证融通实践路径研究

    顾陆倩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教学质量是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建设的重点任务.1+X证书制度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创新举措,是课程教学优化构建与有效实施的内在抓手,其中课证融通则是落实制度,为其增值赋能的关键环节.专业建设与X证书的结合有利于促进"三教"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的提质培优.以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提出如下方略:目标构建方面,"政校行企"四方一体化育人;课程内容方面,"产教融合"定期动态化调整;课程实施方面,"虚实结合"实现数字化升级.从而在婴幼儿照护服务人才紧缺的社会背景下,提升学生托育岗位核心工作能力,实现了托育人才培养的提质培优.

    提质培优1+X证书制度课证融通

    地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探索——以南京红色文化资源为例

    郭荣梅
    90-9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京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红色历史征程中不可磨灭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无以复加的组成部分.增强高校思政课"三性一力"离不开地域红色文化资源的支撑.将地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地域高校思政课教学,能为促进思政课程群内涵发展、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教育、高校立德树人任务落实提供深厚力量.高校,尤其是南京地域的高校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教学方法优化、师资力量打造等工作探索,推进南京红色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运用.

    红色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实践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探析

    靖耀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高校学生精神与思想层面的培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基于明确教育需求、推动内容迭代、创新教育方法、加强师资建设、健全管理机制、营造积极环境等角度,对提升新形势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水平的措施进行了阐述,力求为有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高等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发展路径改善措施

    地方高校育人机制的建构与完善:从课程思政到生活思政

    马静陈博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的概念最早是由著名学者、华东师范大学邱伟光教授于2017 年提出,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在传播知识过程中突显价值的导向作用.随着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在不断深入,其在实践探索上也有非常广阔的实施空间,课程思政在时间、空间、地点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生活思政,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之中.它是全方位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即打造"最后一公里"的思想教育,是将高校课程思政在生活区的重要延伸.为了适应大学生的需求,有必要完善地方高校的育人机制,在实践中探索从课程思政延伸到生活思政.

    立德树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生活思政学生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地方医学院校以思政工作引领人才培养再证

    吴金萍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是医学院校的重点任务.从历史维度、时代维度、使命维度看,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思政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决定人才培养必须以思政工作为引领.以思政工作引领地方医学人才培养首先需要着眼于厘清政府、学校的行为主体任务及关系;契合地方发展需求;把握思政工作的政治性和实践性.其次要把握思政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两个发力点:明确医学教育之于健康中国的战略地位以及把握好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

    思政工作医学人才培养逻辑着眼点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思政教学的四维模式构建

    于泳海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的背景下,在分析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特点和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网络信息安全》专业课程教学中,构建了一个四维模式来指导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即历史与现实维度、理论与实践维度、文化与伦理维度、案例与问题维度.本文还介绍了这一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策略,以及这一模式的具体评价方法和结果.本文旨在为《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思政四维模式

    基于精准思维的高校思政教育提质增效路径探索

    李晓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思维教育改革为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指明新的方向,明确以精准施策为主体的思政教育核心思想.提质增效则从提升课程教学影响力及简化课程教学流程的角度,弥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缺失,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多位一体协同推进.新时期基于精准思维视角的思政教育提质增效,要结合学生学习问题及学习能力等基础影响要素,科学地制定教学实践发展,利用精简课程结构、深化教育评估及加强个性化教育设计等基础策略,拓展高校思政教育发展新路径,落实高校思政教育提质增效的教育改革要求.

    精准思维高校思政教育提质增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学风建设融合路径研究

    阮星
    108-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学风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综合素质与社会责任感,使其在学术领域、社会中具有竞争力与担当能力.思政教育则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及担当能力的培养拓展新的路径.基于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学风建设融合的意义,探究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学风建设融合创新内在逻辑,进一步结合对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学风建设融合创新载体分析,制定大学学风建设创新发展科学策略,提升思政教育在大学学风建设方面的育人培养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学风建设融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