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游清泉

月刊

2096-711X

xuebao137@163.com;xuebao736@163.com

027-87509971,18963997561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院路15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粤港澳大湾区翻译服务行业人才供需矛盾与优化对策

    青立花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人才市场对翻译服务行业人才需要大幅增加,供需矛盾逐步凸显。本研究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高校翻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具体矛盾,提出解决供需矛盾的优化策略,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翻译服务,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翻译人才供需矛盾对策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及价值

    俞小丽
    32-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是时代新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高校应响应国家的教育政策,与时俱进,更新劳动教育理念,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开展相应的劳动教育课程,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情怀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本文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出发,围绕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劳动品质与劳动素养,浅析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与价值意义,旨在发现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的问题,促进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并举。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涵价值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杨春华张继玉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积极的品质,以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作为新时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者,要运用积极心 理学探索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新方法、新途径、新模式,以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校外艺术实践为载体,全面构建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心理品质、健全人格特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积极心理学公共艺术教育模式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

    严苗
    37-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劳动教育既能锻炼大学生的实践技能与职业能力,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职业精神。"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大学生劳动教育,更有助于劳动教育的系统化推进,同时能提升劳动教育实效。通过优化调整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突出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强化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家庭、社会的协同作用等推进劳动教育全面育人作用的发挥。

    "三全育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新时代高校提升心理育人质量的时代意义与策略研究

    贾志平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整体性与全面性、协同性与实践性等特点。新时代下提升心 理育人质量可开辟心 理健康教育新局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可从构建五级组织体系、凸显全程育人、实现全方位育人等方面提升心理育人质量,在创新理念、总结经验中结合新思路深化心理育人改革,打造全新心理育人系统工程,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成长为能够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优秀人才。

    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时代意义

    共建共治共享河南省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研究

    吕宇栋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日益增长,"稳就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提出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本文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对国内外大学生就业服务理论进行整理和分析,利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了解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共建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共治高校就业问题、共享高校就业服务成果,有利于协调各方参与主体间的关系,为完善我国高校就业体系提供方向性指引和借鉴。

    共建共治共享河南省高校就业服务

    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施莹芳刘瑾赖婷婷
    45-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匠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价值观教育元素,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矫正大学生在劳动价值观方面存在的劳动价值认知窄化、劳动目的取向功利化、劳动态度急功近利等问题,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本质,理性判断劳动的意义,培养大学生脚踏实地的劳动态度。因此,高校要综合运用多种教育路径,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过程、"第二课堂"和实践锻炼,培养大学生积极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匠精神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理论实践

    大学生抗逆力的构建与提升——积极心理学视域下

    孔令玲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抗逆力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不再满足于单纯关注个体困境中面临的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而是积极地关注个体在面对困难、挫折等多种风险因素时,通过合理改善风险因素和有效激发内在保护因素理性解决问题的运作机制。本文将以大学生为主体,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心理抗逆力情况进行问卷调研,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形成心理抗逆力的因素,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构建大学生心理抗逆力的路径,形成积极因素的干预计划,从而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抗逆力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现状与建设研究

    张庆堂马青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学院是打造多元主体教育与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重要平台,是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联合体,是全面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保障。通过打造高职与政府、高职与行业、高职与龙头企业的产业学院以及释放产业学院效能,可以为高职产业群建设、实践人才培养体系建构以及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结合产业学院的概念与类型,分析其发展现状,有利于我们结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产业转型诉求及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赋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升职业人才培养效率。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现状建设

    高职院校"双带头人"工作室服务地方中小企业的实践与探索

    樊轻亚
    53-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去三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给全球各类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发展形势,信阳市各类中小企业也不例外。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自成立后主动加快产教融合,全面开展服务区域地方经济,特别是帮扶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和建设,使"双带头人"工作室在推动高校改革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中发挥骨干作用。

    "双带头人"工作室信阳中小企业建设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