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游清泉

月刊

2096-711X

xuebao137@163.com;xuebao736@163.com

027-87509971,18963997561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院路15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校企人才双向流动的效能、困境与实践路径

    章丽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高职产教融合实践中,高职院校和企业间人才的合理、有效交流有利于缓解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问题,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发展。针对校企人才双向流动过程中存在的政策制度低效、运行机制不健全以及校企价值错位导致双向流动效果不佳等问题,从完善政策制度、深化校企合作、健全运行机制等方面探讨提升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实效的实践路径,实现职业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效衔接。

    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效能困境实践路径

    以职业核心素养提升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实践路径研究

    管智骏李敏刘雅芳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扶贫时代"和"教育新质量时代"的来临,对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对受助学生既要经济兜底,更要引导他们素质发展。当下高职院校资助体系进入了向"发展型"拓展的关键期,让学生提升职业核心素养,强化自我脱贫的能力,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的认识,以职业核心素养提升为切入点,分析两者间的耦合关系,挖掘资助体系建设困境,探索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持续发展力的发展型资助实践路径。

    职业核心素养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

    红色家训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指导原则及实践路径

    李泽昊
    85-8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家训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德育资源,红色家训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它的内在价值,更取决于它的育人功能。高校要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用好用活红色家训资源,使之成为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新时代红色家训融入高校思政课,必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统一的原则,将红色家训文化融入教学体系、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充分利用好思政课教学这个主渠道进行红色文化育人,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增进爱国主义感情,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红色家训教学方法历史教育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钟建玲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已经成为教育新理念。"跨文化交际"课程具有独特的思政教学优势。课程融合思政教育,可以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文章主要从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与教学实践,以期为该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蒲佐毅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建设在大学生价值塑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为例,在强调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同时,首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几个特点,然后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开展课程思政须把握的三个原则,最后从师资队伍、培养目标、教材建设、思政元素、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了分析探索,以期能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的相互融合提供借鉴。

    课程思政建设路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政建设效果思政元素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韦丹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如何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当代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感受,已成为教育界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感受,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本文以"先秦文学模块"为例,探索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旨在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审美情趣人文素养教学实践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感:缘起、现状及路径

    贺松兰李思凡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其职业认同感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导致相关职业认同问题更加复杂。本文拟梳理总结当前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职业认同方面的诸多现象,指出其所反映的主客观方面的问题,分析其成因,最终从社会、学校、教师三个层面探寻提升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感的途径,对加快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

    新文科视域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王维玲
    100-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教育发展需要依托新文科教育体系建设持续做好教学创新发展。通过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与教育实践,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多位一体协同推进。新时期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应基于新文科建设发展要求,充分做好英语课程思政课堂教学重点的分析,明确当前英语课程思政教育问题,并制定科学的问题解决策略,保证高职院校能从数字化教育发展、学科融合教育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持续做好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布局,以期为新时期的高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提供有效思路和参考。

    新文科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课堂教学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商务礼仪"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探索

    许爱丽陈静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要求、新举措。"商务礼仪"课程团队以混合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赋能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从规划课程思政建设总思路、深化课程思政价值意蕴、优化课程思政资源供给、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开展探索与实践,并提出反思与改进,为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积累了经验。

    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商务礼仪"

    高职院校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徐本川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对思政课程的拓展和升华,是汇聚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载体和平台,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方法和手段。高职院校外语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在外语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强化对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个体与社会认同、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的引导和教育。优化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贯彻课程思政新教育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有效供给;需要丰富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实现"三个课堂"有效衔接;需要加强外语教师课程思政专业化培训,提升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需要完善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配置,强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

    课程思政外语类专业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