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辛彦怀

季刊

1672-7991

hbxuebao@yahoo.com.cn

0335-8076392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360号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促进学术交流,繁荣科学文化为宗旨,为发现培养人才,加强高校社会科学类专业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职业打假人出路探析——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审视

    欧阳智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从多方面疏解了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适用问题,但"生活消费需要"作为求偿资格认定标准仍不够明确,"过罚相当"原则作为高额索赔限制,却存在语义模糊与诱使惩罚性赔偿制度错位的内在困境,同时明确的刑事违法责任存在扩大适用的风险,这些举措在规制不法打假行为的同时不能满足当下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实务宜引导职业打假人与监管部门共治食品领域,同时构建弹性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取缔非法打假行为的同时,应综合审查行为动机、手段和后果等因素,旨在规范打假行为的同时兼顾其社会效益.

    生活消费需要惩罚性赔偿制度职业打假人社会效益

    中国当代外交话语核心概念的翻译和传播

    朱之红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话语分析和传播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的外交话语核心概念,并对比这些核心概念在中国官方文件和西方主流媒体的英译文本,分析主流意识形态对于翻译的影响,揭示外交话语翻译及其对外传播的互动关系和发展规律.可以采取柔性传播、多形式传播、多主体传播以及信息时代的数字技术传播策略等多种传播策略,提升外交话语的对外传播效果.

    中国外交话语核心概念英译传播策略传播效果

    论词语数量区间的非现实性与同一性

    叶源辉
    91-9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具体实例批驳了以往将整体语言成分数量区间投射于局部语言成分数量区间或将某一局部语言成分数量区间投射于另一局部语言成分数量区间的做法,认为词语的语义、语音和词性虽是人创造的产物,但只能由言语集体规约,而不随组合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词语的释义、注音及词性标注应严格遵循这一原则.

    数量区间非现实性同一性语义语音词性

    外语教育学视域下英语师范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崔海英宋洁朱佳贾雅莉...
    99-10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外语教育学对英语师范生培养的重要意义,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在英语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课程设置、跨学科学习、实践反思、教育数字化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了"一个共同体、两种文化、三类工作坊、五位一体全方位实践"的英语师范生培养模式,初步解决了外语教育中语言技能培养为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人文素养得不到充分发展的问题.

    外语教育学英语师范生培养模式

    "双减"政策视角下我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治理体系的重构

    杨方腾陈晓彤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双减"政策视角下我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治理体系运行的深层逻辑和实施困境进行对比与反思,分析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三重治理机制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据此构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动态循环的治理体系.

    "双减"政策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动态循环的治理体系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虚拟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朱庆生黄梅
    11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切入,探索了虚拟集聚核心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在区位熵指数的基础上加入地理距离外溢衰减指数构建了虚拟集聚水平评价模型;并选取2013-2021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虚拟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虚拟集聚通过提高数字普惠金融水平助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主要体现在数字化及其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以此强化数字化平台与产业结构的融合,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虚拟集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数字化转型

    基于中视频平台的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承新路径

    申林闫昱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视频凭借精品化内容与高效信息获取,成为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重要媒介.基于中视频平台的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承新路径主要包括:一是强化优质内容,推动平台精品化;二是利用平台机制促进文化互动,深化公众非遗认知;三是融合媒介,加强保护机制,提升平台在非遗数字化中的效能.建立共享共存理念,顺应跨界合作趋势,确保非遗保护传承在数字化时代得以高质量推进.

    文化数字化中视频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媒介融合

    稿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