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黄金祥

双月刊

1008-6927

xuebao1@hebau.edu.cn

0312-7521043

071001

河北保定市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Education)
查看更多>>综合性学术期刊。自1999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研究和探索农村教育科学与实践,报道农林教育改革方面的最新成果,促进我国农林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目前,本刊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以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周燕王岩武艳艳王帆...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高涨,地方高校应迅速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对河北省10所重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走访调研后发现,河北省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创新创业教育层次较浅,相关教育师资缺乏、水平有限,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创新创业教育辐射面和受益面不宽等问题.为此,应当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到整个育人过程,深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双创”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整合.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创新人才培养

    地方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甘肃农业大学“3+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例

    汪精海赵莉委华康燕霞...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地方农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载体.地方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发展方向不明确、教育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甘肃农业大学在改革实践中构建了以融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为路径,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协同联动为重点的“3+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日本高校创业先锋班的分析及启示——以大阪商业大学为例

    贾卫东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阪商业大学的创业先锋班在日本是较经典的创业教育模式,对于培养创业型人才具有显著的成效.以大阪商业大学创业教育为研究文本,对该校创业先锋班的成立、创业课程和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从创业环境、创业群体、创业师资队伍3方面和我国进行比较,得出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精准培养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精确培养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精致培养创业型人才3点结论.以此作为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借鉴,促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日本高校创业先锋班创业课程培养模式创业教育

    高校新校区学生创业项目落地实践探究——以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为例

    李丹萍包艳玲崔亚贝岳华...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双创”教育在高校逐步开展,高校学生创业项目出现井喷式发展,但项目落地数量较少.本研究对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学生创新创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渤海校区每年项目申报率较高,但项目落地率不足2%,最后实现盈利的项目更是寥寥无几.基于此现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从创业动机、项目类型、创业环境等方面对项目落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项目落地困难原因,进而提出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生根”的解决方案及实施途径.

    新建校区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实践研究

    政策认同视角下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罗敏潘韵桦黄嘉琪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政策对象在政策施行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其中的政策认同因素在近几年内逐步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政策对象的政策认同度通过影响其自身行为模式的选择来进一步影响政策执行的成效.以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类招生政策制定、执行的全过程为例,分析在校大学生、辅导员、教务员和任课教师的政策认同水平,发现政策对象认同度呈现出“政策认同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专业分流和课程配置方式以及硬件设施建设所导致的,建议完善专业分流模式,优化课程设置方式,加强政策执行的基础条件建设.

    政策认同大类招生改革

    本科生导师制及在工程力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祝捷王宏伟刘京红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为例,说明了本科生导师制的特点,以及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之初导师和学生的疑惑,重点阐述了导师引导学生的具体措施和实践体会.从本科生导师制3年多的实践效果来看,最大程度地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尽可能提高学生对导师的认可程度是本科生导师制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工程力学专业

    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高校招生策略研究

    席爱华朱莉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日益激烈,想要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高校就要努力地“营销”自己,获得“消费者”——考生认可.运用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通过对本科生报考志愿决策过程的分析,针对不同阶段考生的需求,提出相应的招生策略改进建议,使考生能最终做出选择决策,达到提高高校宣传效果,形成吸引相应优质学生群体的有效招生策略.

    消费者购买行为高校招生策略

    MO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朱丹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MOOC和翻转课堂为基础开展混合教学模式应用,有助于综合两种教学模式优势,实现教学效果的互补增强.通过重塑传统教学理念,从内容、技术、组织、评价4个维度开展混合教学模式构建,并针对不同的教学开展阶段提出差异化施教方式,最后对混合教学模式实施中的难点提出应对措施.

    MO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构建维度施教方式教学模式

    “三位一体”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改革

    刘路云陈存友王峰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独有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使得三大学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三大学科逐步由交流走向融合.文章从城乡规划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改革视角,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课程体系规划、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不同课程教学之间的衔接、授课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基础课程体系的总体建设思路、课程体系内容和课程体系培养构想3个方面提出具有学科发展特色的教学改革方案,为实现多学科融合的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该方案可为其他类似工科院校提供借鉴.

    三位一体城乡规划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索与实践——以“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苑迎春董素芬徐静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研究性学习”理念引入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Visual Basic程序设计”.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以及对“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研究与思考,摸索出了一套“任务驱动+小组学习+翻转课堂+作品展示+过程评价”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该模式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两个重要角色的转变,学生以案例为基本任务开展小组学习,以互相协作、不断探索、研究思考的方式完成作品,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展示作品并进行过程评价,实现了自主、探究性的主动学习;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资源的提供者、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思考的领航者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者.两年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动性,激发了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VisualBasic程序设计研究性学习任务驱动翻转课堂作品展示过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