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刘大群

双月刊

1000-1573

xuebao@hebau.edu.cn

0312-7521323,7521322

071001

河北保定市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在1905年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的《北直农话报》的基础上,几经更名演进而来的,是中国最早的高校学报和科技期刊。旨在反映农业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本刊为全国综合性农业核心期刊,已被CA、AJ、ZR、CABI等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和国内许多权威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多年来连续获得省内外多项奖励,是河北省优秀期刊、华北地区优秀科技期刊和全国优秀高校学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陆地棉GhSNAT3A响应干旱胁迫的功能研究

    杨秀波王聪田士军白志英...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褪黑素作为一种吲哚胺类化合物,对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及抵御逆境胁迫有着广泛作用.SNAT基因编码的血清素N-乙酰转移酶是褪黑素合成的关键酶,同时也参与了褪黑素对环境胁迫的响应过程.陆地棉中共有 52个SNAT同源基因,其中GhSNAT3A和GhSNAT3D与拟南芥AtSNAT1 同源性最高,本研究以GhSNAT3A为例,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了解析,发现GhSNAT3A和GhSNAT3D在棉花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细胞中GhSNAT3A定位于叶绿体.GhSNAT3A mRNA受干旱胁迫诱导,沉默GhSNAT3A(TRV2:GhSNAT3A)导致叶片中褪黑素水平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自由基(H2O2 和O2-)积累增加,植株耐旱性下降,在拟南芥中超表达GhSNAT3A则显著提高植株耐旱性.本研究揭示了GhSNAT3A对于棉花幼苗抵御干旱有重要调控作用,在耐旱品种改良中具有利用潜力.

    褪黑素GhSNAT3A非生物胁迫干旱胁迫

    TaNAC069转基因抗叶锈病小麦种质的创制与分析

    秦臻崔钟池耿怀民刘长山...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录因子是植物中重要的一类抗病相关蛋白,其中NAC(NAM、ATAF1/2 和CUC)类转录因子在植物应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前期获得了 1 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NAC类转录因子TaNAC069,并初步证明其参与小麦抗叶锈病防御反应.本研究将TaNAC069 基因构建到过表达载体pLGY-02 中,利用农杆菌(Agrobacterium)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将pLGY-02-TaNAC069 重组载体导入小麦感叶锈病农家品种'JW'中,获得 11 个TaNAC069 转基因T0 株系.对T1~T4 代植株进行PCR检测,明确TaNAC069 已转入 11 个小麦株系中,并能稳定遗传;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明确T1 代 11 个转基因株系中TaNAC069 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受体材料'JW';对TaNAC069 转基因小麦进行叶锈病抗性鉴定,TaNAC069 转基因小麦叶锈病的发病程度比'JW'轻,孢子量较少,表明TaNAC069基因过表达提高了转基因小麦对叶锈病的抗性.本研究明确了TaNAC069 基因在小麦防御叶锈病过程中起正向调控作用,为解析TaNAC069 的抗叶锈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小麦叶锈菌NAC转录因子转基因抗病性

    河北矮砧密植苹果园养分投入与叶片营养状况分析与评价

    杨睿晴李艳杰赵鑫柳鹭...
    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河北矮砧密植苹果施肥现状及叶片营养状况,促进当地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调研了太行山和燕山主产区矮砧果园肥料投入情况,并采集叶样进行营养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河北省主产区矮砧密植苹果园N、P2O5、K2O养分总投入量分别为779.27、596.32、634.78 kg/hm2.2)88%的矮砧果园施用有机肥,以羊粪、牛粪、猪粪等农家肥为主,并有 16%的果园选择商品有机肥,其中有机肥氮、磷、钾养分分别占总养分投入的40.04%、35.49%、34.46%.3)化肥N、P2O5、K2O平均投入量分别为 401.27、345.55 和 375.34 kg/hm2,占总养分投入的 59.96%、64.51%和 65.54%,处于过量水平.4)果园叶片磷、钙、镁、铁、铜、锌、硼总体均处于正常水平,叶片钾处于正常偏高水平,叶片氮并未出现缺乏状况,但叶片锰处于低值范围.5)果园施肥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与叶片镁呈显著正相关,碱解氮与叶片镁、磷呈显著正相关;叶片钙与镁、铁与锰呈显著正相关.建议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减氮控磷稳钾,补充微量元素锰.

    河北省矮砧密植肥料投入叶营养诊断苹果园

    巨大芽孢杆菌对复合污染土壤-苗期小麦中镉砷累积和转运的影响

    张净然王婧瑶王钊韩梦真...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根际促生菌对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效性及其在小麦植株中的迁移和累积的影响,以镉(Cd)和砷(As)污染的农田土壤、巨大芽孢杆菌、'济麦22'为供试材料,采用摇瓶培养、土壤培养及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巨大芽孢杆菌对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Cd、As有效性及其在土壤-小麦植株中的转运与累积特征.摇瓶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巨大芽孢杆菌可以钝化土壤中的Cd,与灭活菌液相比,巨大芽孢杆菌培养 48 h可以显著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最大降幅为 49.90%;胞外分泌物可以降低土壤As有效性,与对照相比,灭活菌液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态砷含量,最大降幅为 142.68%.尽管长期土壤培养试验结果显示,接种巨大芽孢杆菌对土壤中镉砷的有效性没有明显影响,但在土壤-苗期小麦生长体系中,植物根系分泌物与菌株代谢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了小麦根系对镉和砷的吸收和转运.巨大芽孢杆菌使小麦根系对Cd的富集能力显著降低了 30.51%,并且巨大芽孢杆菌的灭活菌液与活菌处理使根际土壤As有效性显著降低了 8.19%,小麦地上部对As的富集能力和由根向茎叶的转运能力分别显著降低了 27.87%和 41.18%.综上所述,巨大芽孢杆菌显著影响了复合污染土壤-苗期小麦体系中Cd和As的累积和转运,这对保障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小麦绿色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巨大芽孢杆菌重金属污染土壤镉砷有效性植物-微生物互作

    燕山北部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大气湿沉降的养分输入研究

    田贺张梦悦李校卢金平...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燕山北部山地森林全年降水中养分的输入情况,本研究以燕山北部山地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 2020 年 8 月—2021 年 7 月该地区的降水进行收集,并测定降水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了各元素沉降的季节动态和元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大量元素沉降量整体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其中氮、磷、钾、硫元素的总沉降量分别为 9.87、0.04、2.28、240.59 kg/hm2.(2)微量元素中大部分元素的沉降量同样表现为夏季最高;氯、铁、锰、锌、铜元素的沉降总量值分别为 6 582.39、12.76、6.26、30.32、3.91 g/hm2;硼元素的沉降量为春季最高,沉降总量值为 68.18 g/hm2.(3)重金属元素中铬、锂、镍 3 种元素的沉降量为夏季最高,总沉降量分别为 2.30、2.42、1.64 g/hm2;镉、钴 2 种元素的沉降量为秋季最高,总沉降量分别为 0.43、0.14 g/hm2;铅元素的沉降量为冬季最高,总沉降量为1.41 g/hm2.(4)元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磷(TP)、总氮(TN)与钾,氯元素、锌元素与锰元素都呈现正相关关系,所以大量元素中的氮、磷、钾,微量元素中的锰、锌、氯可能有着相同的来源或相似的迁移规律.本研究初步明确了燕山北部山地森林全年降水中的养分输入量,对于认识该地区森林的养分循环有重要意义.

    大气湿沉降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重金属元素季节动态

    光周期调控马铃薯块茎初始形成关键时期的转录组分析

    付芸何铭徐建飞张姣姣...
    4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中薯 18 号'为试材,分别在短日照(8 h light/16 h dark)和长日照(16 h light/8 h dark)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期观察匍匐茎顶端的生长变化,取不同光照条件下匍匐茎顶端弯钩期、亚顶端初始膨大期及亚顶端膨大期的叶片和匍匐茎亚顶端部位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发现长日照条件下匍匐茎亚末端初始膨大比短日照条件下显著延迟,昼夜节律通路在各个阶段都有富集,与光周期调控块茎初始形成密切相关.22 个Dof、ERF、MYB等家族的转录因子在匍匐茎亚顶端初始膨大期显著上调表达的模块,可能参与调控马铃薯块茎初始形成.本研究为深入解析光周期调控马铃薯块茎初始形成的遗传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马铃薯光周期块茎初始形成植物昼夜节律

    壳聚糖对甜瓜生理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曹艳霞刘海河张彦萍朱立保...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壳聚糖对甜瓜生长、光合作用、氮代谢作用机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农大103'厚皮甜瓜为试材,设置 400、800、1 200、1 600 mg/L 4 个壳聚糖浓度处理,以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甜瓜植株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参数、氮代谢和果实品质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单果重与各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各处理均可增加甜瓜株高、茎粗、叶面积,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光合参数,提高叶片的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及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增加果实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其中,800 mg/L促进效果最明显,其单果重及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了 16.54%、57.47%.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面积对单果重的影响最显著.综上,甜瓜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壳聚糖有利于促进甜瓜植株生长,增强光合作用及氮代谢,增加果实单果重,提升果实品质,以 800 mg/L处理效果最佳.

    壳聚糖甜瓜光合作用氮代谢品质

    硒代蛋氨酸对草莓种苗繁育和子苗生长的影响

    祁泽阳张彦萍刘海河朱立保...
    65-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硒代蛋氨酸对草莓育苗的影响,本研究以'红颜'草莓品种为试材,在草莓母株匍匐茎发生初期,通过叶面喷施 4 种不同浓度(5、10、20、40 mg/L)的硒代蛋氨酸,以清水作为对照(CK),研究了这些处理对草莓母株生长、匍匐茎抽生数量、子苗质量、光合特性以及氮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硒代蛋氨酸能显著促进草莓母株的生长,增加匍匐茎的抽生数量和子苗数量,提升子苗质量,并显著提高了子苗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以及子苗的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等生理指标,子苗的茎粗、叶面积、根系活力和壮苗指数也得到显著提升.表明,在草莓母株匍匐茎发生初期,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硒代蛋氨酸,通过促进草莓母株的光合作用和氮代谢的协同效应进而提高草莓母株的繁苗数量和子苗的质量.以 20 mg/L的硒代蛋氨酸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草莓硒代蛋氨酸种苗育苗光合特性氮代谢

    变温条件下小菜蛾对不同温度效应杀虫剂敏感性的变化

    安静杰窦亚楠郭江龙袁文龙...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变温环境条件对小菜蛾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食料浸渍法比较了环境温度变化下四氯虫酰胺(正温度效应杀虫剂)和溴虫腈(无温度效应杀虫剂)处理对小菜蛾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模拟田间变温条件,研究这两种杀虫剂不同施药时间对小菜蛾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氯虫酰胺施药前,15、25、35℃预处理24 h,其 35℃下温度系数分别为+28.53、+25.84 和+18.77,均表现为显著的正温度效应,但温度系数随预处理温度上升而降低.溴虫腈在 15℃预处理 24 h,对小菜蛾表现为弱正温度效应,25℃和 35℃下预处理均无温度效应.表明药剂处理前温度变化会影响杀虫剂的温度效应.在模拟田间变温的情况下,四氯虫酰胺经过高温预适应后于 16:00(30℃)对小菜蛾的毒力最高(0.41 mg/L),显著高于清晨 6:00(22℃)持续低温时的毒力(32.33 mg/L),毒力差异倍数高达 78.85 倍.一天中无温度效应杀虫剂溴虫腈的毒力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本研究为利用杀虫剂的温度效应指导田间高效防治小菜蛾提供了依据.

    温度系数小菜蛾杀虫剂毒力变温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的猪圆环病毒2d型Cap蛋白-VLP对仔猪的免疫保护效果

    王亚文张亚楠袁晨任静...
    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猪圆环病毒 2d基因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d,PCV2d)为猪场当前流行的PCV2 优势基因型,为了研究针对PCV2d基因型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疫苗,提高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效果.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能够自组装为VLP的PCV2d-Cap蛋白,然后将9头21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VLP组、攻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n=3).VLP组的每头仔猪经颈部肌肉注射 400 μg Cap蛋白-佐剂复合物(PCV2d-VLP),攻毒组注射等体积的PBS与佐剂混合物,空白组注射等体积的PBS.共接种 2 次,每次间隔 14 d.于第 2 次免疫后 21 d,VLP组和攻毒对照组的仔猪通过鼻腔感染PCV2 HBDX-2018 株(106TCID50/头),评价PCV2d-VLP诱导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PCV2d-VLP能够诱导仔猪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和中和抗体,刺激IFN-γ水平升高,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降低病毒经鼻腔和直肠的排毒率及病毒血症阳性率,减轻腹股沟淋巴结和脾脏的病理损伤,降低组织中的病毒载量.上述研究表明,应用杆状病毒表达的PCV2d-Cap蛋白能自组装为VLP,并能诱导仔猪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效应,具有进一步开发为PCV2d-VLP疫苗的潜力.

    PCV2dCap蛋白病毒样颗粒杆状病毒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