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简炜

季刊

1008-5483

xuebao@huat.edu.cn

0719-8260294

442002

湖北十堰车城西路94号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7年12月,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报道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空气,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社会建设培养和发现人才服务。主要刊登汽车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管理工程、基础学科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合性学术评论。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书生数字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全文收录。曾获湖北省高等学校学报评比二等奖、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PDB工况下某微型电动汽车碰撞相容性与耐撞性研究

    张旺覃玄王兴东唐有镜...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2020版E-NCAP要求,利用LS-DYNA进行某微型电动汽车在MPDB工况下的碰撞仿真分析。以SD、OLC、前围板最大侵入量、B柱加速度峰值为评价指标,改变保险杠刚度、前纵梁刚度和离地高度,分析车辆关键参数对相容性和耐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的保险杠刚度、较小的纵梁刚度和更高的离地高度可保证微型电动车相容性较好,同时提高耐撞性。以此为依据,对微型电动车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微型电动车在兼顾相容性的同时,前围板最大侵入量降低了22。1%,B柱加速度峰值降低了1。1%。

    E-NCAPMPDB微型电动车碰撞相容性

    基于预测风险场模型的智能车辆换道路径规划

    杨正才谷师锐吴浩然孙文...
    7-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智能车辆行驶环境和表达方式复杂等问题,提出了融合LSTM预测模型的智能车辆预测风险场模型。在传统势场模型基础上,考虑了动态目标行为预测信息,建立动态预测动能场,同时与道路环境中其他风险元素风险场相叠加,构建"预测风险场"统一模型。通过设计风险场代价函数完成规划轨迹簇的最小代价评估,获得最优路径规划轨迹。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联合仿真和实车验证。结果表明,预测风险场模型有效表达了复杂行驶环境的交通态势,选取的最优路径提升了其综合安全性。

    路径规划轨迹预测LSTM预测风险场

    四轮转向汽车控制策略及稳定性研究

    寇宝成刘成武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四轮转向横向控制和制动力纵向联合控制(4WS-DYC)的控制策略。建立了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计算稳态时车辆的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建立了四轮转向LQR控制器和分层制动力纵向控制器;最后验证了双移线工况下控制策略的效果。结果表明:4WS-DYC控制策略有效,相比Car-Sim自带模型,低速时质心侧偏角降低了65%,高速时横摆角速度下降了34%。

    四轮转向LQR控制制动力纵向控制联合控制

    商用车电控机械制动器结构设计与制动性能验证

    覃玄孙浩吴桐史磊...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商用车电控机械制动器(electro-mechanical brake,EMB)结构方案,对其进行了结构设计与参数匹配,并建立了EMB三维模型。为验证EMB制动性能,建立了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制定了制动夹紧力控制策略,并在输入为阶跃信号、斜坡信号和正弦信号时对EMB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典型工况下,EMB响应过程中各项参数变化趋势与预期相符。

    电控机械制动器制动夹紧力闭环控制

    FSAC赛车动力电池的复合冷却

    肖立董秀娟杨亚会兰建平...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动力锂电池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风冷与相变材料结合的复合冷却技术。基于一维生热模型与三维传热模型,研究锂电池模组在高倍率放电下的产热特性,采用ANSYS风冷下的电池温度分布,对铜排与极柱连接部分进行相变材料冷却,同时在模组间放置散热隔板进行相变材料冷却,进一步探究单体电池的最大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单体电池最大温度降低到29℃,之间最大温差为2℃,电池散热效果得到优化。

    动力锂电池产热特性温度复合冷却

    FSAC赛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

    王思滕董秀娟兰建平周海鹰...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分布式赛车电子电气架构存在线束杂乱和整车复用性低等问题,提出了FSAC赛车中央网关+域控制器电子电气架构的设计方案。根据FSAC赛事规则进行中央网关和域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对此架构进行离线丢包测试和时延测试,并将中央网关和域控制器布置于赛车上进行基础功能测试和功能性验证。结果表明:中央网关以太网在数据间隔25 ms以上时未出现丢包,在通信过程中平均延时小于3 ms,满足可靠性、实时性要求;赛通信良好未出现数据的误传、漏传、阻塞、系统卡死等现象,中央网关+域控制器在相同动态任务下对资源占用率明显低于传统分布式架构。

    FSAC以太网域控制器中央网关

    某MPV中排座椅抖动排查及改进

    邢维者郭明建林征张琪...
    35-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MPV行驶时中排座椅存在抖动,从整车传递路径及座椅本体进行测试分析,明确了后悬架减振器为主要传递路径,座椅本体的Y向17Hz模态为主要响应。从座椅的角度出发,将座椅的导轨、坐垫骨架、靠背骨架进行改制,结果表明靠背骨架增加质量可改善中排座椅抖动。通过在座椅靠背增加不同频率吸振器的方案,使座椅抖动较原状态降低了53%,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

    MPV中排座椅减振器吸振器

    汽车半轴热锻模工况仿真及机器人电弧增材制造路径生成

    范中淹张元好刘建永杨伟...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确定热锻模具修复方案,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汽车半轴摆碾成形过程,生成机器人电弧增材制造路径。当连锻次数达到20次后,模具进入热平衡状态,中心圆台表层温度稳定在788℃,表层与540℃等温线相对深度约为28 mm,应力场510 MPa以上的模具增材层约为26。3 mm,确定使用温度场划分模具增材制造区域。利用MATLAB提取540℃以上的点云部位,逆向建立3D模型,进行路径规划并在焊接机器人上运行。

    热锻模汽车半轴温度场路径规划

    铆钉高度对胶铆复合连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谢昊东张红霞李兵张鹏...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 mm厚的DC04钢板与2 mm厚的5052铝合金板为铆接对象,在两板之间添加厚度为0。1 mm、0。2 mm、0。3 mm的结构胶,并分别用4 mm、5 mm和6 mm高的铆钉制备自冲铆接接头。通过拉伸剪切试验分析失效形式、观察不同接头的截面成形,并通过电化学腐蚀试验研究添加结构胶对接头的耐蚀性影响。结果表明:铆钉高度一定时,胶厚为0。1 mm的接头拉剪强度最大,胶厚的增加会减小接头的内锁值。不同高度的铆钉会造成接头不同的失效形式,4 mm高的铆钉接头的主要失效形式为胶层失效后上下板分离;5 mm高的铆钉接头失效形式是铆钉脱离下板失效;6 mm高的铆钉失效形式为上板撕裂,铆钉脱离上板失效。添加结构胶可以提高接头的耐蚀性,且随着胶厚的增加,耐蚀性也随之增加。

    自冲铆接胶铆复合铆钉高度胶层厚度

    汽车座椅电动滑轨噪音检测设备造型设计

    常欣欣王星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型号汽车座椅电动滑轨噪音检测设备的总体方案与主要零部件结构,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采用Rhino软件设计了设备的外观造型。设备整体外观形态以直面、直线为主,面与面之间采用圆弧平滑过渡连接的造型风格;色彩配置的主色调采用白色和蓝色相搭配。生产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对应的噪音检测设备实物操作简洁明了,对同类设备的外观造型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汽车座椅电动滑轨噪音检测设备造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