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张德强

季刊

1001-9383

hbkx2008@126.com

0311-83019546

050081

石家庄市友谊南大街46号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Hebei Academy of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是河北省科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学术性刊物,1984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它以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人才、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办刊宗旨。立足本省、面向全国,主要报道应用数学、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新能源、化工、激光技术、生物、微生物及地理科学等学科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促进学术交流,更好的为河北省经济服务。本刊主要读者对象是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广大科技人员、大中专院校的教师及学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生态韧性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框架

    李强吕军骁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生态韧性内涵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是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承载力和风险适应性的创新路径.本文阐述了生态韧性内涵与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特征,明确了 一体化生态修复同生态韧性内涵关联逻辑,构建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的韧性作用机制和"问题识别-要素分析-策略制定"研究框架.以石家庄市为例,识别了其水土流失、湿地萎缩等生态问题,明确流域单元关键生态要素,并基于石家庄市生态系统地理空间格局以及面临的生态风险,提出调田节水、生境修复、林草保育等保护策略.以期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工作以及增强生态系统应对干扰的抵抗力和适应力提供支撑.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韧性一体化保护修复石家庄市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能力评价——以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为例

    李武艳何春榕朱从谋陈莎...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建一个科学且有效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能力评价体系对于全面评估生态修复工程的效果,推动生态价值的转化,以及提升生态修复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钱塘江源头区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山水工程")为例,通过分析生态产品保护成效、生态价值转化成效和生态价值转化保障机制三个关键方面,构建一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能力的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及其四个县(市)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能力获得显著的提升,但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研究还发现山水工程在生态治理力度上存在不均衡,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能力仍有提升空间.因此,建议同步推进生态产品的保护和价值转化机制的建设,并进一步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方法和相关策略,以提升生态修复工程的效果和实现其更大的价值.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生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期刊在线采编系统启用公告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编辑部
    16页

    山西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迎华李晓静刘猛李泓憬...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理解本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5 000×5 000 m格网分析为视角,通过当量因子法对山西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度,探究其时空格局演变,并应用地理探测器识别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山西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000年到2020年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且调节服务对其贡献最大.②2000-2020年,山西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保持稳定,低值区主要分布于山西省中部串珠状盆底区域以及西南部地势低平地带,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太岳山、吕梁山、太行山等地势较高的山脉地区.③从冷热点空间分析来看,2000-2020年山西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不显著面积占比较大,冷点区和次冷点区主要分布在山西省中部、西南和东北部分区域,热点和次热点所代表的生态价值高值区主要聚集在山西省中西部、中东部和中南部三块.④地理探测结果表明,自然因素对山西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解释作用最强,社会经济因素次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山西省

    耦合InVEST与PLUS模型的县域土地利用动态模拟与碳储量预测——以怀来县为例

    张侠高军科薄贺飞赵德义...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利用PLUS模型,在分析2012-2022年怀来县土地利用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情况,预测2027年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将土地利用数据与研究区碳密度结合,带入InVEST模型,计算各时期碳储量.研究结果显示,①2012-2022年,建设用地面积和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减少.②对2027年土地利用状况预测,其中耕地579.51 km2,林地548.49 km2,灌木7.25 km2,草地410.48 km2,水域57.63 km2,裸土地0.17 km2,建设用地179.42 km2.建设用地增加幅度有所降低.③碳储量分别为 2012 年 120.59×105 t,2017 年 118.99× 105 t,2022 年 120.42× 105 t,预测到 2027 年碳储量121.56×105 t.④限制林地,草地向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变,持续保护耕地,有利于怀来县碳储量的增加.

    土地利用变化碳储量InVEST模型县域

    基于改进的Stacking模型的教师分数预测

    杨雪亭赵霞王钊
    36-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单个模型泛化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Stacking模型的教师分数预测模型.首先用LightGBM进行特征选择,再对目标值进行Box-Cox转换,最后利用基于Stacking的回归模型,集成了 AdaBoost(自适应增强)、RF(随机森林)、XGBoost(极限梯度提升)、KRR(核岭回归)四种算法,再用Stacking模型与单个学习器Ridge(岭回归)加权组合预测教师分数.结果显示,在教师分数数据集上改进后的算法均方根误差为9.715,较回归算法AdaBoost降低了 0.227,较传统Stacking融合模型降低了 0.161,该模型有效地提高了预测准确率.

    教育数据挖掘学生评教Stacking集成学习特征选择

    连消灭菌工艺及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刘申张雷秦亚敏高林鹤...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生物制药或食品生产中连消灭菌工艺及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针对连消灭菌工艺的目标和要求,考虑到热传导、流体力学和传质等因素,设计了多种发酵原料的连消灭菌工艺,开发了基于P LC和PID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系统能够根据工艺要求自动控制灭菌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关键参数,实现一键启停操作,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灭菌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实际运行,验证了连消灭菌工艺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生物制药食品加工连消灭菌工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模糊自适应PI的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隋海倬刘巍周洪波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伺服控制三闭环调速的特点,介绍了模糊控制和PI控制系统.主要依据天线当前位置和速度采样反馈值,利用模糊控制原理对传统PI控制的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进行在线整定,组成智能PI控制器,最后利用Matlab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得出仿真结果,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时域特性分析.

    三闭环模糊自适应控制PI控制Matlab仿真

    PS-VA模式预倾角的影响因素研究

    梁瑞祥徐凯温刚崔青...
    55-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TFT-LCD有多种显示模式,其中PS-VA模式以其高透过率、高对比度而被广泛应用.与传统的VA显示模式相比,PS-VA模式不需要通过PI来控制预倾角大小.PS-VA模式是在液晶中添加一定量的可聚合性化合物(RM),通过改变制程条件实现不同的预倾角大小.本文主要研究了 RM浓度、UV1加电电压、UV1固化光计量三个条件对预倾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倾角大小和RM浓度、UV1加电电压、UV1固化光计量均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在现实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来调整相应的影响因素,以达到最佳的预倾角设计.

    可聚合垂直配向预倾角可聚合性化合物

    大孔径不锈钢薄壁焊管金刚石涂层拉拔模具制备及应用

    崔玉明李国华姜龙董旺...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利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法,在硬质合金拉拔模具表面沉积CVD金刚石涂层.采用孔径测量仪、接触式粗糙度仪和Raman光谱仪对金刚石涂层厚度、表面粗糙度和质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金刚石涂层厚度d为24.5 μm,沉积速率v为2.45 μm/h,抛光后定径区表面平均粗糙度Ra为46 nm,拉拔模具入口区、压缩区和定径区在1 332 cm 1附近都有明显的金刚石涂层特征峰.将制备的金刚石涂层拉拔模具应用于不锈钢焊管生产线中,经与硬质合金拉拔模具对比,使用寿命提高200倍,并在环保、降低劳动强度和管材一致性上都有了明显的优势.

    不锈钢焊管直流电弧等离子喷射法金刚石涂层拉拔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