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孟庆仁

月刊

1006-6233

hbyxzzs@heinfo.net;hbyxbjb@heinfo.net

0314-2155002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翠桥路河北医学杂志社

河北医学/Journal Hebei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1997年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入编中国期刊网,主要报道全国各省市医疗、卫生、科研、管理的成果和进展以及新经验。以全国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对象。本刊辟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中医中药、预防保健、调查报告、临床护理、卫生及医院管理、专家讲座、文献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VD3调控ROS介导的TXNIP/NLRP3通路抑制高糖诱导肾系膜细胞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刘刚孟庆悦张春江杨晓萍...
    762-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活性维生素D3(VD3)对高糖诱导下肾系膜细胞纤维化特征的影响,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系HBZY-1,将其分为正常葡萄糖培养(NG)组、正常葡萄糖联合VD3 培养(NG+VD3)组、高葡萄糖培养(HG)组、高葡萄糖联合VD3 培养(HG+VD3)组、高葡萄糖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培养(HG+NAC)组。CCK-8 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DCFH-D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反应(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纤维化标志物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NOD 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 3(NL-RP3)的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 TGF-β1、FN、ICAM-1 及 TXNIP、NLRP3 的蛋白表达。结果:与NG组比较,HG组增殖活性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5),ROS含量显著上升(P<0。05),细胞上清液中 IL-1β、IL-18、TNF-α 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中TGF-β1、FN、ICAM-1、TXNIP、NLRP3 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HG组比较,HG+VD3 组和HG+NAC组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ROS含量显著下降(P<0。05),细胞上清液中 IL-1β、IL-18、TNF-α 水平显著降低(P<0。05),同时,细胞中TGF-β1、FN、ICAM-1 及TXNIP、NLRP3 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VD3能够减轻高糖诱导的肾系膜细胞过度增殖及纤维化,该机制可能与调控ROS/TXNIP/NLRP3 通路有关。

    糖尿病肾病肾系膜细胞活性维生素D3增殖纤维化

    黄连素调节卵清蛋白诱导哮喘小鼠的Th细胞分化

    倪文昌艾奎刘婷边俊梅...
    768-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黄连素干预对过敏性哮喘模型小鼠 Th 细胞分化和 Notch 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及对肺组织损伤的修复情况。方法:利用卵清蛋白(OVA)诱导小鼠,低、高剂量黄连素和地塞米松干预后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连素低剂量组、黄连素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浸润,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悬液中 Th1、Th2、Th17 细胞比例,ELISA 检测肺泡灌洗液IFN-γ、IL-4、IL-17 水平,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中Notch1 和Hes1 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饮食饮水减少,精神焦躁,口鼻有粘液,肺组织出现明显炎症,Th1 细胞比例、IFN-γ水平下降(P<0。05),Th2、Th17 细胞比例、IL-4、IL-17 水平增加(P<0。05),Notch1 和 Hes1 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连素和地塞米松干预后小鼠饮食饮水增加,精神状态好转,口鼻粘液减少,肺组织炎症减少,Th1 细胞比例、IFN-γ 水平增加(P<0。05),Th2、Th17 细胞比例,IL-4、IL-17 水平下降(P<0。05),Notch1 和Hes1 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黄连素干预治疗过敏性哮喘模型,可通过调节Th亚型分化,抑制Notch1 蛋白表达,缓解肺组织炎症损伤。

    黄连素哮喘Th1/Th2细胞Th17细胞Notch1蛋白

    妊娠中期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对SD模型子代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底妍李立函焦姗姗张坤...
    773-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妊娠中期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对 SD 模型子代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假设怀孕期间的母体跑步机运动可以防止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引起的神经毒性。在第一个实验中,怀孕大鼠在妊娠(G)第 14 天暴露于舒芬太尼(0。25μg/μL)+罗哌卡因(0。125μg/μL)混合液 100μL(R&G),或在 G13,G14 和 G15 上连续暴露(R&Gx3)。在第二个实验中,运动组的怀孕大鼠在整个怀孕期间被迫在跑步机上每天跑 60min。TrkB 拮抗剂 ANA-12 被用来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TrkB 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了母亲运动所提供的神经保护。结果:重复而非单一暴露于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会导致胎儿脑组织和出生后海马中组蛋白乙酰化和BDNF表达的降低。伴随着树突棘数量的减少,空间依赖性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受损。母体运动减轻了这些影响,但TrkB拮抗剂ANA-12 消除了母体运动的有益影响。结论:妊娠大鼠在妊娠中期多次(而非单次)接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会导致后代长期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母体运动通过增强组蛋白乙酰化和激活下游BDNF/TrkB信号传导以改善产后神经认知障碍。

    妊娠中期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认知功能

    麦冬皂苷D调节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炎性损伤的影响

    朱曙光李曙晖陈鹏徐大恒...
    781-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麦冬皂苷 D 调节 cAMP/PKA/CREB 信号通路对炎症性肠病(IBD)大鼠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麦冬皂苷 D 低剂量组、麦冬皂苷 D 高剂量组和麦冬皂苷D高剂量+H-89(cAMP 抑制剂)组。检测大鼠质量和大鼠结肠长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 IL-17、IL-6、IL-10、TNF-α、cAMP 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Th17、Treg 细胞比例;HE 染色检测结肠组织病理损伤;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Bax、Bcl-2 以及cAMP/PKA/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显著损伤,体质量、结肠长度、血清IL-10、cAMP 水平、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结肠组织Bcl-2、p-PKA/PKA、p-CREB/CRE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血清IL-17、IL-6、TNF-α水平、外周血中Th17 比例和Th17/Treg比值、Bax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麦冬皂苷D 低、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显著减轻,体质量、结肠长度、血清 IL-10、cAMP 水平、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结肠组织 Bcl-2、p-PKA/PKA、p-CREB/CREB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血清IL-17、IL-6、TNF-α水平、外周血中 Th17 比例和 Th17/Treg 比值、Bax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H-89 可部分逆转麦冬皂苷D对炎症性肠病大鼠的治疗作用(P<0。05)。结论:麦冬皂苷D可降低IBD大鼠炎症反应和结肠组织损伤,可能是通过激活cAMP/PKA/CREB信号通路实现的。

    麦冬皂苷DcAMP/PKA/CREB信号通路炎症性肠病炎性损伤

    肺保护通气策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呼吸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谢翔王焱曹东明
    787-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不同潮气量和呼气正末压(PEEP)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呼吸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烟熏和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法构建COPD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9 组,每组10 只:对照组和COPD组仅给予气管插管,不给予机械通气;L+P0 组、L+P3 组、L+P5 组、L+P10 组在气管插管后分别给予 6mL/kg 小潮气量和 0cm H2O、3cm H2O、5cm H2O、10cm H2O PEEP 的机械通气120min;H+P0 组、H+P3 组、H+P5 组、H+P10 组在气管插管后分别给予20mL/kg大潮气量和 0cm H2O、3cm H2O、5cm H2O、10cm H2O PEEP 的机械通气 120min。分别在小动物无创呼吸功能监测系统和血气分析仪中测量呼吸功能和血液动力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介质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PD 组大鼠呼吸功能指标和PaO2 均明显降低(P<0。05);与COPD组相比,L+P0 组、L+P3 组、L+P5 组呼吸功能指标和PaO2 均明显升高(P<0。05),而L+P10 组、H+P0 组、H+P3 组、H+P5 组和H+P10 组均明显降低(P<0。05);L+P5 组呼吸功能指标和PaO2 均明显高于 L+P0 组和 L+P3 组(P<0。05);与 L+P5 组相比,L+P10 组、H+P0 组、H+P3 组、H+P5 组和H+P10 组呼吸功能指标和PaO2 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肺组织和BALF中IL-8 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IL-10 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COPD组相比,L+P0 组、L+P3 组、L+P5 组 IL-8 和 TNF-α 水平显著降低、IL-10 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L+P10 组、H+P0 组、H+P3 组、H+P5 组和H+P10 组IL-8 和 TNF-α 水平显著升高、IL-10 水平显著降低(P<0。05);L+P5 组肺组织中IL-8 和 TNF-α 水平显著低于 L+P0 组和 L+P3 组,而 IL-10水平显著高于L+P0 组和L+P3 组(P<0。05);与 L+P5 组相比,L+P10 组、H+P0 组、H+P3 组、H+P5 组和H+P10 组IL-8 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IL-10 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小潮气量与较高PEEP(如5cm H2O PEEP)的肺保护通气策略能够减轻COPD大鼠的肺部炎症和肺损伤,改善COPD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液动力学。

    肺保护通气策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功能血液动力学炎症反应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对鲍温病皮损中p53 Caveolin-1表达的影响

    张艳峰樊磊强高悦孙业晓...
    794-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鲍温病皮损中 p53、Caveolin-1 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运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鲍温病及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各40 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 法)检测光动力治疗前后鲍温病及周围正常皮肤组织中 p53、Caveolin-1 的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治疗前p53 蛋白在正常皮肤组织及 BD 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10%、40%(χ2=11。20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p53 在正常皮肤组织及 BD 的阳性率为 10%、5%(χ2=0。712,P=0。399),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 p53 在 BD 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11,P<0。001)。治疗前Caveolin-1 在正常皮肤组织及BD中阳性表达率为 15%、55%(χ2=14。449,P<0。00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正常皮肤组织及 BD 中 Caveolin-1 的阳性率为 5%、12。5%(χ2=0。816,P=0。3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 Caveolin-1 在 BD 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13,P<0。001)。BD中p53 与Caveolin-1 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性(r=0。533,P=0。015)。结论:p53 及Caveolin-1 的高表达可能与BD的发生密切关联,且ALA-PDT能够抑制p53 及Caveolin-1的表达,从而抑制疾病的发展。通过更大样本量的研究,p53 及Caveolin-1 可能会成为皮肤相关疾病的诊断工具,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鲍温病p53Caveolin-1

    肝癌组织中miR-1470 PATZ1表达水平与患者5年内预后的关系

    田利晖张振翼袁增江张欣...
    798-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微小RNA-1470(miR-1470)、POZ结构域和 AT 结合基序锌指蛋白1(PATZ1)表达水平与患者5 年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 年9 月至2018 年8 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根治术治疗的肝癌患者 135 例,术中留取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边缘 2cm 以上的正常肝脏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ATZ1 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 miR-1470、PATZ1 mRNA表达;术后进行5 年的随访,统计 5 年总生存率。比较肝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470、PATZ1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肝癌组织中miR-1470、PATZ1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70 与PATZ1 的靶向关系。结果:肝癌组织PATZ1 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肝癌组织中miR-1470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ATZ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癌组织中 miR-1470、PATZ1 mRNA 低表达、高表达患者在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中国肝癌分期方案(CNLC)分期及有无脉管癌栓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织中miR-1470 与PATZ1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5)。miR-1470 低表达患者、PATZ1 mRNA 高表达患者5 年总生存率分别明显高于miR-1470 高表达患者、PATZ1 mRNA 低表达患者(P<0。05)。CNLC 分期Ⅲ期、脉管癌栓、miR-1470 高表达及PATZ1 mRNA低表达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iR-1470 可负向调控PATZ1 表达。结论:肝癌组织中miR-1470 表达上调,PATZ1 表达下调,两者呈负相关,均可作为评估肝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记物,且miR-1470 可负向调控PATZ1 表达。

    肝癌微小RNA-1470POZ结构域和AT结合基序锌指蛋白1预后

    CO2点阵激光预处理后光动力疗法在面部扁平疣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蒋重敬刘荣荣
    805-8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CO2 点阵激光预处理后光动力疗法在面部扁平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 年5 月至2023 年3 月于我院就诊的 109 例面部扁平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55 例(剔除2 例,最终完成53 例)和观察组54 例(剔除1 例,最终完成53 例)。对照组仅给予光动力疗法治疗,观察组在CO2 点阵激光预处理后给予光动力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和随访6 个月后的复发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皮损症状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整体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炎症因子较前下降,观察组炎症因子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皮损症状评分比较无差异。两组治疗后皮损数量、大小、颜色、厚度及瘙痒程度及同形反应评分较前下降,观察组皮损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6 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3。701%(1 例/27 例)与对照组的 25。00%(4 例/16 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2 点阵激光预处理后光动力疗法可减轻面部扁平疣患者炎症反应,减轻症状,提高疗效。

    CO2点阵激光光动力疗法面部扁平疣炎症反应疗效

    超声血流参数与乳头状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及超声TI-RADS分级关系研究

    郑卫郑辉陈露
    810-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血流参数与乳头状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及超声TI-RADS分级关系。方法:以2020 年10 月至2023 年11 月于本院确诊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 103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检查获取血流参数,并进行B超TI-RADS 分级。比较不同病理特征及 TI-RADS 分级患者的血流参数,分析超声血流参数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病理及 TI-RADS 分级的相关性。结果:Ⅲ~Ⅳ期患者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期峰值流速比值(S/D)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PI、RI、S/D显著高于未转移患者(P<0。05);TI-RADS 分级 5~6 级患者的PI、RI、S/D高于4a~4c级(P<0。05)。Spearman 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I、RI、S/D 与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TNM分期及TI-RADS 分级均呈正相关(rTNM 分期=0。401,0。453,0。462;rTI-RADS分级=0。308,0。376,0。368,P<0。05)。结论:超声血流参数 PI、RI、S/D 与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肿瘤分期及TI-RADS分级密切相关,早期测定超声血流定量参数可为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乳头状甲状腺癌超声血流参数超声TI-RADS分级病理特征相关性

    经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恢复疼痛程度及影像学参数的影响

    李斌蔡金蕾田军胡强...
    814-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经Quadrant 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DH)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恢复、疼痛程度及影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20年3 月至2023 年3 月期间收治的拟行椎间隙融合手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的LDH患者102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1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入路方式行TLIF治疗,观察组采用经 Quadrant 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方式行 TLIF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MacNab标准评价术后康复效果;于术前、术后1 周、术后3 个月和术后6 个月比较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腰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for pain,NRS)评价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和疼痛程度;比较术前和术后6 个月腰椎-骨盆矢状位影像学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腰骶角(Lumbosacral angle,LSA)、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和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变化情况;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和术后下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 6 个月时,优良率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84。32%(P<0。05);ODI 评分和腰痛 NRS 评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现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P<0。05);术后 6 个月时 LL 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但LSA、PT、SS和PI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个月,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行TLIF治疗LDH相较于传统开放入路的TLIF创伤更小,操作更简洁,患者术后腰椎功能恢复进程更快,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疼痛程度,并提高患者腰椎稳定性,具有较高安全性。

    Quadrant通道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功能疼痛影像学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