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后出现良性急性肌炎的疾病特点及急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因肌痛/跛行、拒走就诊于急诊科的儿童病例40例,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表现,血常规、心肌酶、呼吸道病原抗原检测,治疗及预后.以发病中热峰38.5 ℃分界,≥38.5℃为中高热组,<38.5℃为中低热组.结果 男29例,女11例;年龄3~12岁,3~6岁18例,6~12岁22例,中位年龄6(5,7)岁,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发病时间正值冬季,所有病例均为首次发病,且发生于呼吸道感染后.中高热组与中低热组下肢痛持续时间分别为3(3,4.5)d,3(3,4)d,平均3.63 d,最短1 d,最长6 d,体温变化时间及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疼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热组患儿以心肌酶升高为主,中低热组升高不明显,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酶升高程度与下肢痛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16例,肺炎支原体抗原阳性6例(乙流与支原体同时阳性1例),阴性18例,乙流多见,肺炎支原体次之,不同病原患儿的心肌酶升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对症治疗为主,急诊留观及门诊治疗病程3~5 d,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病预后好,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 儿童在呼吸道感染后,特别是乙流感染后突然出现下肢痛及心肌酶异常,需警惕儿童良性急性肌炎,该病具有自限性及预后良好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