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杏贝止咳颗粒联合头孢克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崔恒静吉秋霞
    1014-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杏贝止咳颗粒联合头孢克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海安人民医院 2022 年4 月至2023 年4 月收治的95 例AECB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头孢克肟口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杏贝止咳颗粒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 1 周.治疗后,比较 2 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2 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改善时间;比较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咳嗽、咯痰、喘息、哮鸣)积分;比较2 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第 1 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第 1 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之比值(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统计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46/48(95.83%)]高于对照组[38/48(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咳嗽、咳痰、喘息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咳嗽、咯痰、喘息、哮鸣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EV1/FVC、P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TNF-α、CRP低于对照组(P<0.05).2 组腹泻、恶心、腹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杏贝止咳颗粒联合头孢克肟治疗AECB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杏贝止咳颗粒头孢克肟肺功能

    穿刺冲洗联合头孢呋辛对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的应用价值

    史立波于德海步玉辉高桂艳...
    1018-1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穿刺冲洗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对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继续哺乳婴儿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1 月至 2022 年 3 月就诊的 50 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5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引流联合头孢呋辛治疗,观察组采用穿刺冲洗联合头孢呋辛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2 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换药次数、脓腔愈合时间、瘢痕长度;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继续哺乳婴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换药次数、脓腔愈合时间、瘢痕长度显著减小(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0%)、复发率(4.00%)显著降低与对照组(32.00%、24.00%,P<0.05);观察组继续哺乳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28.00%,P<0.05),2 组继续哺乳婴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穿刺冲洗联合头孢呋辛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改善临床相关指标,而且还能减少并发症、复发,而继续哺乳不会增加婴儿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穿刺冲洗头孢呋辛哺乳期乳腺脓肿继续哺乳婴儿不良反应

    急诊抢救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程琦祝丹丹王爱萍张敬...
    1022-1025,1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急诊抢救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临床经验,采用Delphi法构建急诊抢救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前瞻性选取 2022 年 2~11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 141 例实施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与传统组.传统组采用常规人工气道管理干预,改良组采用基于Delphi法构建的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干预,2 组均连续干预至转出本科室.比较2 组患者临床指标、痰液性状、动脉血气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改良组建立人工气道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单次吸痰时间短于传统组,每日吸痰次数少于传统组,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d、干预3d改良组患者痰液性状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 组患者干预 1d及干预 3 d PaO2 呈现上升趋势,且各个时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组间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 组患者干预 1d及干预 3 d PaCO2 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且各个时点,组间与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 2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改良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构建急诊抢救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与单次吸痰时间,减少吸痰次数,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改善痰液性状.

    急诊抢救室气管切开术人工气道动脉血气指标

    替格瑞洛在STEMI患者介入术后中的应用及对血清NGAL、MMP-9水平的影响

    舒建宇赵晓东刘斌
    1026-1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介入术后的应用及对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定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住院的 86 例STEMI介入术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分为 2 组,每组 43 例.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替格瑞洛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 2 组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NGAL、MMP-9 水平、TIMI血流分级、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总发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替格瑞洛组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NGAL、MMP-9水平均比氯吡格雷组低(P<0.05).替格瑞洛组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优于氯吡格雷组(P<0.05).替格瑞洛组MACE总发生率(2.33%)低于氯吡格雷组(16.28%)(P<0.05).替格瑞洛组MACE总发生率(4.65%)低于氯吡格雷组(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介入术后给予替格瑞洛,可有效减轻心肌细胞受损程度及冠脉硬化程度,改善血流分级,降低MACE发生率,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替格瑞洛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

    单胎低危初产孕妇终止妊娠的时机

    吴凯佳张永欣张国华崔荣...
    1030-1032,1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胎低危初产孕妇不同分娩孕周的妊娠结局,为孕晚期适时终止妊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4~7 月于石家庄市第四医院阴道试产的单胎低危妊娠孕妇 993 例,根据分娩孕周分为 3 组:(1)孕 39~39+6 周组,共 358 例,其中自然临产 316 例,引产 42 例;(2)孕 40~40+6 周组,共 376 例,其中自然临产 320例,引产 56 例;(3)孕 41~41+6 周组,共 259 例,其中自然临产 103 例,引产 156 例.收集临床资料,分析 3 组间孕妇基本情况,比较组间中转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率、巨大儿发生率、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新生儿转儿科率.结果 3 组间孕妇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临产孕妇中,孕 39~39+6 周组、孕 40~40+6 周组阴道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羊水污染率及巨大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孕 41~41+6 周组.孕 39~39+6 周、孕40~40+6 周引产孕妇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羊水污染率明显低于孕 41~41+6 周引产孕妇.结论 单胎低危初产孕妇最佳分娩孕周为孕 39~39+6 周,最晚不应超过 41 周分娩,可有效改善分娩结局,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提高产科质量.因此,临床可考虑孕 39 周以后对单胎低危妊娠孕妇,采用合理临床干预,适时终止妊娠,提高自然分娩率.

    单胎低危妊娠分娩结局临床干预

    HIF-1α与miR-210-3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陆玉超孟桐羽宋玉霞赵健...
    1033-1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与微小RNA-210-3p(miR-210-3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 56 例EMS 手术患者,所有病例均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确诊,经病理证实为EMS,术中留取异位内膜组织为试验组,同期选取正常子宫内膜组织 22 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测定 2组内膜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qRT-PCR)检测 2 组标本中miR-210-3p相对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异位内膜组织中HIF-1α与miR-210-3p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 异位内膜组织中miR-210-3p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组织中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异位内膜组织中HIF-1α与miR-210-3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73,P<0.001).结论 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HIF-1α与miR-210-3p 表达上调,两者呈正相关,可能协同参与了EMS的发生发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微小RNA-210-3p缺氧诱导因子

    呼吸训练联合多形式健康教育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康复质量及心理状态研究

    刘小丫孙娟
    1037-1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训练联合多形式健康教育对其临床康复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100 例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2 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呼吸训练联合多形式健康教育进行干预,比较 2 组的肺功能、运动耐力、呼吸困难评分改善情况、疾病认知水平、生活质量和心理弹性水平.结果 干预后,2 组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和呼吸峰值流速(PEF)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 组 6 min步行距离试验(6WMD)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改良版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治疗、一般知识、个人防护等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 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 组心理弹性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训练联合多形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促进患者临床康复质量提高.

    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理状态康复质量呼吸训练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干预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过程中癌症复发恐惧感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伍春花赵慧函徐夏黄丽明...
    1041-1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化疗中难治性急性白血病(refractory acute leukemia thurberg,RALT)患者接受积极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数字编号信封法将 65 例RALT患者分组,A组(31 例,常规干预)、B组(34 例,积极心理干预),比较2 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B组FOP-Q-SF评分[焦虑疾病可能复发(1.26±0.37)分、定期复查前紧张(1.23±0.31)分、恐惧用药损伤健康(1.24±0.35)分、焦虑疾病影响工作(1.26±0.34)分、总分(15.24±3.73)分]、SF-36 评分[躯体功能(15.63±2.26)分、社会功能(7.72±1.23)分、生理功能(23.35±3.21)分、心理功能(20.48±2.26)分、精神健康(23.46±3.27)分]、HAMD评分[抑郁情绪(0.86±0.23)分、强迫症状(0.84±0.25)分、睡眠障碍(0.87±0.24)分、自卑感(0.83±0.22)分、偏执症状(0.85±0.27)分]、HHI评分、并发症率发生率 优于A组(P<0.05).结论 化疗中RALT患者接受积极心理干预,能使患者对癌症复发的恐惧感、不良心理状态有效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希望水平,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发症.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化疗积极心理干预癌症复发恐惧感生活质量

    多学科联合保护性管理策略与高侧卧位通气改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刘茳徐伟华刘杨许翠娟...
    1045-1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多学科联合保护性管理策略与高侧卧位通气改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廊坊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2021 年 5 月至 2023 年 7 月收治的 82 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研究组采用多学科联合保护性管理策略联合高侧卧位通气,比较2 组患者的氧合指数、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肺功能指标及心理状况.结果 干预前2 组患者氧合指数、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及心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氧合指数、血氧分压(PaO2)、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F)及FEV1/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联合保护性管理策略联合高侧卧位通气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氧合指数、血气分析指标及心理状况,同时提高患者的肺功能,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综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重症肺炎机械通气多学科联合保护性管理策略高侧卧位通气

    减小喉罩型号改善通气效果的临床观察

    张风敏王华孙苏娟
    1049-1051,1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减小喉罩型号改善通气效果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喉罩固定翼距门齿距离>3cm 的男性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比较试验组(3 号喉罩)与对照组(4 号喉罩)的通气优良率、FOB理想位置比例、气道峰压差及 2 组喉罩置入后的密封压、套囊内压、漏气率,比较 2 组喉罩远端与食道入口距离,观察 2 组喉罩拔出时带血丝情况,术后 24h咽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咽痛、声嘶)及咽痛持续时间.2组患者设置的呼吸参数相同.结果 试验组喉罩置入后通气成功率、FOB理想位置置入比例及通气效果优良率提高,漏气率值降低,密封压值提高,喉罩远端距食道入口距离较对照组减小,术后咽部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喉罩固定翼距门齿距离>3cm 的患者,通过减小喉罩型号,使喉罩放置理想位置比例增加,通气优良率升高,漏气率降低,密封压值提高,咽部并发症降低,可改善喉罩通气效果,安全有效.

    全身麻醉SUPREME喉罩更换型号密封压漏气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