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胡黄连苷Ⅱ调节cAMP/PKA信号轴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范雁东王佳明马木提江·木尔提扎罗坤...
    1285-1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胡黄连苷Ⅱ(PicrosideⅡ,PⅡ)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对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建立SCI大鼠模型,大鼠分为正常组(CT组)、SCI模型组(SCI组)、PⅡ低剂量组(PⅡ L组,5 mg·kg-1·d-1)、PⅡ高剂量组(PⅡ H组,20 mg·kg-1·d-1)和PⅡ高剂量+PKA抑制剂组(PⅡ H+H-89 组,20 mg·kg-1·d-1 PⅡ+5 mg·kg-1·d-1),每组 18 只.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评价SCI大鼠运动功能,HE染色评价脊髓组织病理学特征,劳克坚牢蓝(LFB)染色观察脱髓鞘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BA-1)表达,ELISA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环腺苷酸(cAMP)的含量,Western blot 检测磷酸化(p)-PKA、PKA、p-环磷酸腺苷反应成分结合蛋白(CREB)、CREB蛋白表达.结果 与CT组比较,SCI组大鼠脊髓组织缺损、空腔,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脱髓鞘以及GFAP、IBA-1、MDA表达增加,BBB评分以及SOD、cAMP、p-PKA/PKA、p-CREB/CREB表达减少(P<0.05);与SCI组比较,PⅡ L组、PⅡ H组组织损伤改善,空腔及炎性细胞减少,脱髓鞘以及GFAP、IBA-1、MDA表达降低,BBB评分以及SOD、cAMP、p-PKA/PKA、p-CREB/CREB表达增加(P<0.05);与PⅡ H组比较,PⅡ H+H-89 组组织损伤严重,脱髓鞘以及GFAP、IBA-1、MDA表达增加,BBB评分以及SOD、cAMP、p-PKA/PKA、p-CREB/CREB表达减少(P<0.05).结论 PⅡ可能通过激活cAMP/PKA信号轴促进SC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

    胡黄连苷Ⅱ脊髓损伤神经功能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

    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联合实验室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预测价值

    邹金秀李绍东
    1291-1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超声造影(CEUS)、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的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hs-CRP/ALB)预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 年 8 月至 2023 年 5 月就诊的 100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患者入院时均接受CDUS、CEUS、SWE检查,测定血脂水平与血清hs-CRP、ALB水平.根据发病6~7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增加是否≥2 分将患者分为PIS组、非PIS组(NPIS组).比较 2 组一般资料、多模态超声影像参数、hs-CRP/ALB,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IS发生的因素.基于Logistic多因素建立预测PIS发生模型,绘制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预测PIS发生的价值.结果 2 组性别比、年龄、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斑块长度、斑块厚度、斑块回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S组斑块表面形态不规则占比高于NPIS组(P<0.05);PIS组峰值强度比值(P)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Ⅱ型占比高于NPIS组,达峰值时间(tP)、平均渡越时间(MTT)低于NPIS组(P<0.05);PIS组最大杨氏模量值(Max YM)、最小杨氏模量值(Min YM)、平均杨氏模量组(Mean YM)、hs-CRP、hs-CRP/ALB高于NPIS组,ALB低于NPI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斑块表面形态不规则、P、Max YM、Min YM、Mean YM、hs-CRP、hs-CRP/ALB是PIS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69、1.297、1.082、1.299、1.142、3.797、4.231,P<0.05),tP、MTT、ALB是保护因素(OR=0.733、0.871、0.667,P<0.05),带入回归方程可得:Logit(P)=-6.169+9.569X1+1.297X3+0.733X4+0.871X5+1.082X6+1.299X7+1.142X8+3.797X9+0.667X10+4.231X11;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概率预测PIS发生的AUC为0.988(95%CI:0.972~1.000).结论 基于CDUS、CEUS、SWE的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联合血清hs-CRP、ALB、hs-CRP/ALB可有效预测PIS发生,可帮助临床筛选PIS高危人群.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

    白头翁皂苷D通过调控circ_0001178/miR-885-5p对甲状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潘巧虹周影颜卫文李莉...
    1296-1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头翁皂苷 D 对甲状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对circ_0001178/miR-885-5p 分子轴的调控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的白头翁皂苷D处理人甲状腺癌细胞SW579,si-NC、si-circ_0001178、miR-NC、miR-885-5p mimics 转染至 SW579 细胞,pcDNA-circ_0001178、anti-miR-885-5p 转染至 SW579 细胞后加入白头翁皂苷 D 处理;qRT-PCR 检测circ_0001178 与 miR-885-5p 的表达量;MTT、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 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circ_0001178 与 miR-885-5p 的靶向关系.结果 白头翁皂苷D 可降低 circ_0001178 的表达量、细胞活力及N-cadherin 蛋白水平(P<0.05),可抑制克隆形成数、迁移及侵袭,还可促进 miR-885-5p 表达及 E-cadherin 的表达(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转染 si-circ_0001178 或转染miR-885-5p mimics 可抑制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circ_0001178 能够靶向调控 miR-885-5p;转染pcDNA-circ_0001178 或转染 anti-miR-885-5p 均可逆转白头翁皂苷 D 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结论 白头翁皂苷 D可通过调控 circ_0001178/miR-885-5p 分子轴而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

    白头翁皂苷Dcirc_0001178miR-885-5p细胞增殖迁移侵袭

    苦碟子总黄酮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对冠心病心绞痛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曾静雷玉华杨淑蓉华晓芳...
    1301-1304,1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苦碟子总黄酮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对冠心病心绞痛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 85 只SD大鼠,20 只作为对照组,其余 65 只建立冠心病心绞痛模型,最终有 60 只建模完成,将建模完成的 60 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苦碟子总黄酮低剂量组、苦碟子总黄酮高剂量组,每组 20 只.建模成功后开始灌喂,对照组、模型组予以注射用水(4 mL)进行灌服,苦碟子总黄酮低剂量组给予注射用水+1.0 mg/mL苦碟子总黄酮进行灌胃,苦碟子总黄酮高剂量组给予注射用水+2.0 mg/mL苦碟子总黄酮进行灌胃,观察 4 组大鼠的血管内皮功能、心肌酶水平、炎性因子水平、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苦碟子总黄酮低剂量组的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表达升高,一氧化氮(NO)、PI3K、AKT 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苦碟子总黄酮低剂量组、苦碟子总黄酮高剂量组的ET-1、CK-MB、LD、TNF-α、IL-6 表达降低,NO、PI3K、AKT表达上升(P<0.05);与苦碟子总黄酮低剂量组比较,苦碟子总黄酮高剂量组ET-1、CK-MB、LD、TNF-α、IL-6表达下降,NO、PI3K、AKT表达升高(P<0.05).结论 苦碟子总黄酮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有效调节大鼠机体中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心肌酶水平,抑制炎性因子水平表达,对冠心病心绞痛大鼠病症起到缓解作用.

    冠心病心绞痛苦碟子总黄酮PI3K/AKT信号通路血管内皮功能

    多模态全息影像技术辅助中央区脑膜瘤手术切除的应用价值

    杨吉鹏王同聚卢圣奎宋燕飞...
    1305-1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模态全息影像技术在中央区脑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2022 年 10 月神经外科收治的中央区脑膜瘤患者 13 例作为观察组,其中镰旁脑膜瘤 2 例,镰旁窦旁脑膜瘤 6 例,凸面脑膜瘤 5 例.术前完善颅脑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利用 3DSlicer、Matlab与Dsi Studio等软件建立颅骨、肿瘤、大脑皮层与上矢状窦的三维影像,参考三维全息影像制术前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术中协助肿瘤定位并辅助 13 例中央区脑膜瘤的手术切除.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5 月治疗的中央区脑膜瘤患者 15 例为对照组,比较 2 组患者术后 1周肢体肌力的差异.结果 术中采用弧形切口 3 例,马蹄形切口 10 例,肿瘤均定位准确;术中证实肿瘤与静脉及脑皮层的实际位置关系与术前重建影像均完全吻合;13 例肿瘤SimpsonⅠ级切除 8 例,SimpsonⅡ级切除 5 例.术后 1 周肢体肌力正常 11 例,对侧上肢肌力Ⅲ级 1 例,对侧下肢肌力Ⅳ级 1 例,分别于术后第 4 周及第 2~3 周肌力恢复正常,复查颅脑CT出现脑水肿 1 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23±0.42)d.对照组患者术后 1 周肢体肌力正常 5 例,对侧下肢肌力Ⅳ级 6 例,对侧肢体肌力Ⅲ级 4 例,复查头颅脑CT出现脑水肿 7 例,术后平均住院(14.07±0.92)d,2 组患者术后 1 周肌力、脑水肿情况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态全息影像技术可有效辅助中央区脑膜瘤手术方案的制定及肿瘤的精准定位,有助于术中上引流静脉与功能区大脑皮层的保护,减少手术副损伤.

    脑膜瘤中央区镰旁脑膜瘤上矢状窦显微手术

    EGFR基因突变对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陈建
    1311-1314,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对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2021 年收治的EGFR基因突变宫颈癌患者50 例为研究组,另选取EGFR基因未突变宫颈癌患者 50 例为对照组,2 组均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对比 2 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生长因子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较高,6 个月生存率、1 年生存率较高(P<0.05).治疗后,2 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较高,CD8+水平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较低(P<0.05).治疗后,2 组患者糖类抗原 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较低(P<0.05).结论 EGFR基因突变可提升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且可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升生存率.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宫颈癌治疗结果预后

    高强度间歇运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徐秀秀秦文婷苏晓璇
    1315-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TCT)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1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IIT组和MICT组.HIIT组采用高强度间歇运动,MICT组采用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干预 12 周后,比较 2组患者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生命质量.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 144 例患者,其中HIIT组 71 例,MICT组 73 例.HIIT组IDH发生率为 5.99%低于MICT组的 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14,P<0.01).HIIT组眩晕、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 IDH 症状发生率低于 MIC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12 周后,HIIT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维度得分高于MI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IT可有效降低MHD患者IHD及相关症状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干预效果优于MICT.

    高强度间歇运动中等程度持续运动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脏病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点分析

    李雅楠张志张玉娜白明明...
    1320-1323,1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4 月收治的中晚期NSCLC患者 93 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总T、CD4+T、CD8+T、总B和NK细胞的比例及绝对值,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 58.06%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降低,35.48%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流式分析显示,外周血T(84.95%)、B(76.34%)和NK(92.47%)细胞分布比例多处于正常范围,CD4+/CD8+比例异常占 60.22%.外周血T(60.22%)、CD4+T(58.06%)和CD8+T细胞(64.52%)绝对值以降低为主,B细胞绝对值降低者占 44.09%,NK细胞绝对值降低者占 32.26%.腺癌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鳞癌患者水平(P=0.047).腺癌患者外周血 NK细胞比例和绝对值均显著低于鳞癌患者水平(P 值分别为0.0025、0.02).其余指标在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减低,CD4+/CD8+比例失衡,NK细胞水平与NSCLC病理类型相关.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自然杀伤细胞

    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肿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研究

    孟淑华肖瑶高云逸魏军平...
    1324-1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肿与肠道菌群物种分布及丰度是否相关.方法 收集 31 例临床粪便样本,其中健康受试者 10 例(A组),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肿组 9 例(B组),桥本甲状腺炎不伴甲状腺肿组 12 例(C组),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描述3 组肠道菌群的特征.结果 3 组共聚类16 941 个操作分类单元(OTU),其中A组肠道菌群样本OUT组成分布相对集中,B组及C组的菌群多样性下降,但 3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科水平上,B 组的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丰度显著低于 A 组和 C 组,而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韦荣氏球菌科(Veillonellaceae)丰度显著高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属水平上,B组患者的拟杆菌属(Bacteroides)显著低于A组和C组,而普氏菌属(Prevotella)显著高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肿患者物种分布和丰度发生改变,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其中拟杆菌科及菌属、普雷沃氏菌科、韦荣氏球菌科、普氏菌属可能是区别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肿的生物标志物.

    桥本甲状腺炎肠道菌群甲状腺肿

    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赵欣车丽敏王绍飞
    1330-1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血的相关因素以期实现针对性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以降低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率和保证用血安全.方法 选取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入住骨科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200 例,根据是否进行异体红细胞输血分为输血组(n=96)和非输血组(n=104),收集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等围术期临床资料,比较 2 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围术期各资料的差异并分析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200 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行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血 96 例,未进行异体红细胞输血 104 例,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血率为 48.00%(96/200).输血组术后发生感染性、心脑血管、应激性溃疡和血栓情况高于非输血组,2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骨折类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入院时Hb、HCT、ALB、Cr、ASA麻醉分级、麻醉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管放置情况、术后Hb和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发现:高龄、低BMI、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时低血清血红蛋白(Hb)、低红细胞比容(HCT)、低白蛋白(ALB)、高血肌酐(Cr)、ASA麻醉分级≥Ⅲ级、全身麻醉、手术持续时间长、术中失血量大和术后放置引流管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构建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血预测模型全局性Omnibus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进行拟合优度Hosmer and Lemeshow检验(χ2=9154,P=0.226),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绘制 ROC 曲线预测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851,灵敏度为 79.50%,特异度为 80.50%.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血受高龄、低BMI、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时低Hb、低HCT、低ALB、高Cr、ASA麻醉分级≥Ⅲ级、全身麻醉、手术持续时间长、术中失血量大和术后放置引流管等多种因素影响,构建输血预测模型有助于输血方案的个体化制定.

    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