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中医
河北中医

李立

月刊

1002-2619

hbzyzz@126.com

0311-8598962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中医/Journal He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管,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广大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人员为读者对象。及时报道、交流和推广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中医工作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注重临床实践,面向基层,坚持理论和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学科临床、实验、理论研究工作的进展,促进国内外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振兴中医药事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密集型温针灸斜刺联合腰椎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项瑞瑞郭雅雯孟立仙张树立...
    83-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密集型温针灸斜刺联合腰椎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 年8 月至2023 年7 月收治的60 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30 例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30 例予密集型温针灸斜刺联合腰椎斜扳手法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及血浆黏度]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 3 个维度]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22/3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腰椎功能ODI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腰椎功能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炎症指标血清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及血浆黏度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及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GQOLI-74 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GQOLI-74 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密集型温针灸斜刺联合腰椎斜扳手法治疗LDH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消除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椎间盘突出腰椎针灸疗法正骨手法

    艾灸联合舌三针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研究及对患者中医症状、营养状态的影响

    姚佳王健张莹雯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艾灸联合舌三针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中医症状、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2 月至2020 年7 月收治的138 例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2 组均予常规卒中后康复治疗,对照组69 例予舌三针针刺治疗,治疗组69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灸治疗.2 组均 4 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包括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舌强语謇及肢体偏瘫)评分及营养状况指标[包括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及血红蛋白(Hb)]水平变化情况,观察2 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烫伤、血肿及淤青.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75%(64/69),对照组总有效率81.16%(56/6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中医症状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舌强语謇及肢体偏瘫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舌强语謇及肢体偏瘫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营养指标血清TP、ALB、PAB以及Hb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营养指标血清TP、ALB、PAB以及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4.35%(3/69),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90%(2/69),2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联合舌三针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两者联合应用可起到协同作用,从而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状表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良好.

    卒中中风后遗症吞咽功能障碍营养不良针灸疗法

    微砭耳针联合中医情志干预对肛门湿疹患者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的影响研究

    赵颖张侨李春耕赵宇琦...
    91-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微砭耳针联合中医情志干预对肛门湿疹患者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年5 月至2022 年1 月收治的94 例肛门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2 组,2 组均予半边止痒汤坐浴治疗,对照组47 例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组47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微砭耳针联合中医情志干预.2 组均干预 4 周后,比较2 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安眠药物、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症状(包括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疹形态及皮肤潮湿)评分及肛门功能指标(包括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及直肠静息压)变化情况.结果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PSQI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安眠药物、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干预前比较,2 组干预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干预前比较,2 组干预后症状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疹形态及皮肤潮湿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中医症状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疹形态及皮肤潮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干预前比较,2 组干预后肛门功能指标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和直肠静息压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和直肠静息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砭耳针联合中医情志干预肛门湿疹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消除不良情绪状态,改善症状,促进肛门功能恢复.

    肛门湿疹耳针中医情志睡眠质量情绪

    穴位按摩在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干预效果的研究

    欧雪群罗力静杨锐韦巍巍...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对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 年7 月至2022 年7月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者30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150 例予常规肠道准备干预,研究组150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干预.比较2 组检查时肠道清洁度情况,比较2 组干预后即刻、肠道准备时及结肠镜检查时舒适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比较2 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比较2 组检查后应激反应指标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心率(HR)情况.结果 研究组检查时肠道清洁优良率95.33%(143/150),对照组肠道清洁优良率 77.33%(116/150),研究组的肠道清洁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即刻、肠道准备时及结肠镜检查时舒适度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干预前比较,2 组干预后心理状态SAS评分及SDS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检查后应激反应指标SBP、DBP及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按摩对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者的肠道准备干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肠道准备质量,提高患者舒适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机体应激反应.

    结肠镜检查按摩疗法清利肠道

    基于中医情志理论干预对年轻癌症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李娟薛绍鸥郑宁宁王海梅...
    99-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基于中医情志理论干预对年轻癌症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8 月至2022 年8 月收治的年轻癌症患者7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35 例予常规心理干预,治疗组35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基于中医情志理论干预.2 组均干预治疗 4 周.比较 2 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态变化情况,焦虑状态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价,抑郁状态采用Beck抑郁问卷(BDI)进行评价;比较2 组治疗前后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和护患信任度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HAMA评分及BDI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AMA评分及B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CD-RISC接受变化、精神影响、忍受消极情感、控制、能力评分及总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CD-RISC接受变化、精神影响、忍受消极情感、控制、能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护患信任度量表态度和关怀、能力和安全感评分及总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护患信任度量表态度和关怀、能力和安全感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中医情志理论治疗干预年轻癌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心理适应能力,改善医患关系,提高相互之间信任度,帮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

    癌症情志疗法焦虑抑郁

    腕踝针联合穴位贴敷防治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研究

    张玉瑾邢齐树刘汉顺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腕踝针联合穴位贴敷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2 年9 月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患者12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 组,对照组 30 例予西医常规疼痛干预,腕踝针治疗组 30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腕踝针法干预,穴位贴敷治疗组30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干预,联合治疗组30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腕踝针联合穴位贴敷干预.4 组均治疗7 天,比较各组术后第1、3、5、7 天及首次排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比较各组术后第1、3、5、7 天肛缘水肿评分;止痛药物使用情况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情况,并观察各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腕踝针治疗组及穴位贴敷治疗组术后第5、7 天及首次大便时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且联合治疗组术后第5、7 天及首次大便时疼痛VAS均低于腕踝针治疗组及穴位贴敷治疗组同期(P<0.05),但腕踝针治疗组与穴位贴敷治疗组术后第5、7 天及首次大便时疼痛VA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腕踝针治疗组及穴位贴敷治疗组术后第 5、7 天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且联合治疗组术后第5、7 天水肿评分均低于腕踝针治疗组及穴位贴敷治疗组同期(P<0.05),但腕踝针治疗组与穴位贴敷治疗组术后第5、7 天水肿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腕踝针治疗组及穴位贴敷治疗组术后第3、5 天止痛药物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且联合治疗组术后第3、5 天止痛药物使用率均低于腕踝针治疗组及穴位贴敷治疗组同期(P<0.05),但腕踝针治疗组与穴位贴敷治疗组术后第 3、5 天止痛药物使用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腕踝针治疗组及穴位贴敷治疗组术后第 5、7天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且联合治疗组术后第5、7 天SAS评分均低于腕踝针治疗组及穴位贴敷治疗组同期(P<0.05),但腕踝针治疗组与穴位贴敷治疗组术后第 5、7 天 S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腕踝针治疗组及穴位贴敷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3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腕踝针联合穴位贴敷对于混合痔术后疼痛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促进水肿消退,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缓解焦虑情绪,且安全可靠.

    混合痔疼痛术后并发症腕踝针穴位贴敷

    密集型银质针松解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谌虎沈浩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密集型银质针松解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20 年 7月至2021 年7 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4 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52 例予中药熏洗治疗,治疗组52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密集型银质针松懈术治疗.2 组均治疗3 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 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腓总神经及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49/52),对照组总有效率80.77%(42/5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细胞因子血清MMP-3、TNF-α及TGF-β1 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MMP-3、TNF-α及TGF-β1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VAS均降低(P<0.05),JOA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腓总神经及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增快(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腓总神经及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密集型银质针松解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腰椎功能,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MMP-3、TNF-α及TGF-β1 水平,减轻炎性,促进组织修复有关.

    椎间盘突出,腰椎密集型银质针松解术中药熏洗

    穗花杉双黄酮对人胃癌细胞株增殖、侵袭、迁移、粘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

    张梅芳石建吕军薛刚...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研究穗花杉双黄酮(AMF)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增殖、侵袭、迁移、粘附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BGC-823 人胃癌细胞株进行相关试验,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AMF对BGC-823 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侵袭试验观察AMF对BGC-823 细胞侵袭的影响,细胞划痕试验观察AMF对BGC-823 细胞迁移的影响,细胞粘附试验观察AMF对BGC-823 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ol法检测AMF对与BGC-823 细胞侵袭、迁移、粘附相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 及伴有Kazal域的富含半胱氨酸的逆转诱导蛋白(RECK)表达,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中PI3K、p-PI3K、Akt及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试验结果显示,50、100、200、400 μmol/L浓度的AMF对BGC-823 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与 1‰二甲基亚砜(DMSO)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AMF浓度的增加抑制率逐渐升高,呈现浓度依赖性关系(P<0.05).Transwell侵袭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MF 100、200、400 μmol/L浓度组侵袭过去的细胞数目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AMF浓度的增加侵袭细胞数目逐渐减少(P<0.05),呈显浓度依赖关系.细胞划痕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MF 100、200、400 μmol/L浓度组迁移至划痕区域内的BGC-823 细胞数目均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着AMF浓度增加迁移细胞数目逐渐减少(P<0.05),呈浓度依赖关系.细胞粘附试验结果显示,AMF 100、200、400 μmol/L浓度组的AMF作用于BGC-823 细胞20、40、60、80 min后,各浓度组在各时间点粘附于纤维粘连蛋白(FN)胶上的细胞数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着AMF浓度的增加,细胞粘附抑制率越大,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粘附抑制率亦越大,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P<0.05).Western bolt条带分析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MF 100、200、400 μmol/L浓度组的RECK蛋白表达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MMP-2 及MMP-9 蛋白表达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着AMF浓度的增加RECK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MMP-2 及MMP-9 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呈浓度依赖关系(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MF 100、200、400 μmol/L 浓度组的 p-Akt 及p-PI3K蛋白表达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AMF浓度的增加表达量明显降低,呈浓度依赖关系(P<0.05).结论 AMF能抑制BGC-823 人胃癌细胞株的增殖、侵袭、迁移、粘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促进RECK蛋白表达,下调MMP-2 及MMP-9 蛋白表达,并抑制PI3K及Akt蛋白磷酸化从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胃癌:实验穗花杉双黄酮中药药理

    从药物习性探讨升降散配伍特点及其在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

    王清亮姚天文钱义明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升降散作为治疗温病的名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四味药物组成,已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种疾病.脓毒症以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为主要病机,而升降散以气之升降出入立方,配伍特点可概括为"宣""清""通"三字,宣散毒邪而升清阳,清热逐瘀而降浊阴,通畅气机而利三焦,正契合脓毒症的病因病机,故而在脓毒症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研究也表明,升降散可通过降低炎性反应、修复心肌损伤、改善凝血功能等发挥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

    脓毒症升降散中药疗法

    从肝论治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

    冯聆鹤杨宝钟徐孟娇樊炜静...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是勃起功能障碍的一类,西医药物及手术治疗往往疗效不明显,且常伴有副作用,部分中医治疗本病使用大量温补之品,收效甚微.我们综观各家学说,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临诊中对于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在明确诊断的同时常从肝进行论治,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中医治疗从肝论治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