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合成润滑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合成润滑材料
合成润滑材料

欧瑛

季刊

1672-4364

hrc.lube@sinopec.com

023-68799459

400039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州路62号

合成润滑材料/Journal Synthetic Lubricants
查看更多>>技术类期刊。栏目有研究与开发、分析与评价、综述与专论、应用润滑、技术讲座、信息等。英文目次、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06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合成顶驱齿轮油的研制

    蒲宸光周康于海李灵威...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顶驱齿轮箱是顶部驱动钻井装置(TDS)的关键传动部件,对齿轮油的泡沫特性及温度控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为此对顶驱齿轮油进行了研制.通过对基础油和复合剂的选择,以及对氧化后齿轮油泡沫特性的考察,得到了合成顶驱齿轮油由合成基础油(PA04+mPAO+POE),2.5%的RHY4206工业齿轮油复合剂以及120 μg/g的复合抗泡剂(20 µg/g的甲基硅油+100 µg/g的改性硅聚合物)组成,其泡沫特性(24 ℃,93 ℃,后 24 ℃)为0 mL/0 mL,0 mL/0 mL,0 mL/0 mL(68号)及5 mL/0 mL,10 mL/0 mL,5 mL/0 mL(150号).应用表明,合成顶驱齿轮油的使用温度稳定在34.8 ℃~49.6 ℃之间(<60 ℃报警值).研制的合成顶驱齿轮油具有良好的泡沫特性和温度控制能力,完全能够满足顶驱齿轮箱的润滑要求.(图1表5参考文献2)

    聚α-烯烃多元醇酯泡沫特性温度控制能力

    薄膜过滤法测定润滑油中的不溶物

    韩熹微杨孟智史军歌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现行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方法(GB/T8926-2012方法)中样品和溶剂用量大,分析时间久及检测下限高等问题,对薄膜过滤法测定润滑油不溶物(正戊烷不溶物和二甲苯不溶物)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究.通过对滤膜,溶剂及样品量的选择,确定了滤膜孔径为0.8 µm,溶剂为甲苯-乙醇,样品量分别为1.0g(正戊烷不溶物)及0.2g~1.0g(二甲苯不溶物).薄膜过滤法重复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0%,检测下限为0.04%.与现行GB/T8926-2012方法相比,薄膜过滤法具有称样量少,溶剂消耗量低,分析时间短及检测下限低的优点,满足当今绿色快速分析的要求.(图3表7参考文献3)

    正戊烷不溶物二甲苯不溶物绿色分析

    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在高温高压下的摩擦特性考察

    蔡仁荣
    9-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润滑剂在高温高压下的摩擦特性是关乎设备运行和维护的核心问题,寻找能够在高温高压下提供优异润滑性能的润滑材料至关重要.用HPT-5000高温高压摩擦特性试验装置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在高温高压下的摩擦特性进行测试,并与传统润滑油进行了对比.在150 ℃,200 ℃,250 ℃及5.0 MPa,10.0 MPa的条件下,复合磺酸钙润滑脂的减摩性能和抗磨损性能均优于传统润滑油,具有更好的摩擦特性.这源于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能够形成稳定的复合润滑膜,拓展了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在高温高压下的应用潜力.(图4表1参考文献12)

    减摩性能抗磨损性能复合润滑膜

    不同变压器油产气特性的比较

    吴海燕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是一种诊断变压器故障的有效方法.就5种不同的变压器油(环烷基和非环烷基)经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老化处理后的产气特性进行了比较,以便为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提供数据支撑.5种变压器油产生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乙烯及二氧化碳的趋势均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加氢精制深度较低的环烷基变压器油的产气趋势变化相对较快.变压器油的产气趋势与基础油精制深度有关,与基础油组成无关.(图12表1参考文献2)

    基础油组成溶解气体老化温度老化时间

    100号合成丙烷冷冻机油的研制

    周婷冯全张向英徐传松...
    16-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丙烷(R290)是一种环保型制冷剂,臭氧损耗值(ODP)和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低,具有优良的热物理参数,且价格低廉,可以直接替代R22制冷剂.从经济角度看,研制与丙烷制冷剂适配的丙烷冷冻机油显得尤其重要.研制的100号合成丙烷冷冻机油由聚醚基础油,2.5%的054功能剂(复合剂)及0.2%的二苯胺型抗氧剂组成,其性能达到了制定的技术指标,与进口油的性能相当,能够满足丙烷冷冻机的润滑要求.(图0表9参考文献2)

    聚醚功能剂(复合剂)抗氧剂

    绿色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制备及性能

    张婷婷李璐张欣睿谢龙...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生态问题,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绿色润滑剂的发展也正在加速演进.以天然植物油(菜籽油+大豆油)为基础油,以十二烷基苯磺酸和醋酸为促进剂,用高碱值磺酸钙制备了绿色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制备的绿色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滴点>330 ℃,钢网分油0.25%,烧结负荷4900 N,且具有良好的触变性能,防锈性能,抗水性能,高温性能和摩擦学特性(摩擦因数及抗磨损性能).(图9表3参考文献10)

    植物油理化性能触变性能防锈性能抗水性能高温性能摩擦学特性

    空调电机轴承润滑脂的研制

    赵晶晶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空调电机轴承润滑脂的用量每年上百吨,一直被国外公司所垄断,为此对空调电机轴承润滑脂进行了研制.研制的空调电机轴承润滑脂由合成基础油(40%POE+60%PAO),锂皂稠化剂,复合抗氧剂(3.0%的胺抗氧剂+1.0%的酚抗氧剂+1.5%的有机硫抗氧剂)及磺酸盐防锈剂组成,其噪音等级为GN4,且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启动性能和运转性能)及高温轴承寿命,可以替代进口润滑脂,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图5表7参考文献4)

    合成基础油锂皂稠化剂噪音性能轴承寿命

    烷基水杨酸盐清净剂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刘玉峰马涛王俊明梁炜...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发动机设计日益向小型化,大功率和高速度方向发展,因此对内燃机油的高温清净性能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低硫低磷及低灰分型内燃机油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烷基水杨酸盐具有优异的清净作用及酸中和性能,且具备一定的抗氧化和抗腐蚀能力,是内燃机油的主要添加剂之一,可满足内燃机油低硫低磷及低灰分的要求.对烷基水杨酸盐的传统及改进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综述.传统合成工艺严重制约了烷基水杨酸盐的应用和发展,探索新的合成工艺是烷基水杨酸盐发展的主要方向.(图9表0参考文献32)

    传统工艺新工艺烷基化反应羧基化反应

    手动变速箱油ISO标准制定取得关键突破

    本刊
    34页

    监测技术在柴油机故障分析中的综合应用

    王永富王露雨谢志勇吕晓军...
    35-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润滑油监测技术是分析润滑油中的磨损微粒,描述设备磨损状态,确定故障原因和类型的手段,但不同的监测技术各有其使用范围和局限性.以两台柴油机为例,分别用原子发射光谱,铁谱及颗粒计数等手段对柴油机油中磨损微粒的元素含量,形貌,尺寸及数量分布等进行了监测以识别柴油机的润滑状态.单独一种监测技术并不能完全反映柴油机真实的润滑状态,综合应用三种监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识别柴油机故障的能力.(图4表3参考文献11)

    柴油机油原子发射光谱铁谱磨损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