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合成纤维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合成纤维工业
合成纤维工业

何建辉

双月刊

1001-0041

hcxwgy.blsh@sinopec.com

0730-8482342

414014

湖南岳阳市云溪区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合成纤维工业/Journal China Synthetic Fiber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银/石墨烯负载涤纶织物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蔡忠波张乾林煜尧
    24-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浸渍烘干法在经碱减量处理后的涤纶织物表面负载氧化石墨烯(GO),再通过纳米银(Ag)自组装制备具有良好电热性能的纳米Ag/石墨烯负载涤纶织物,研究了GO水分散液浸渍次数、柠檬酸钠溶液浓度及硝酸银溶液浓度对织物电热性能的影响,并对织物的结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纳米Ag/石墨烯负载涤纶织物的较佳工艺条件为GO水分散液浸渍5 次、柠檬酸钠溶液浓度 0.1 mol/L、硝酸银溶液浓度 0.1 mol/L;在纳米Ag/石墨烯负载涤纶织物制备过程中,GO和Ag+被还原成石墨烯和纳米Ag,并在织物表面形成致密且完整的高纯度纳米Ag;纳米Ag/石墨烯负载涤纶织物与未处理涤纶织物相比,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断裂强力相当;在 3 V电压条件下通电 60 s时,纳米Ag/石墨烯负载涤纶织物表面发热温度达到113℃,具有优异的电热性能.

    涤纶织物纳米银石墨烯浸渍烘干法电热性能

    沉析纤维尺寸和含量对间位芳纶纸性能的影响

    曹凯凯杨军伍威曹卓...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不同目数的筛网对自制的Z沉析纤维进行筛分,将得到的不同尺寸的沉析纤维与间位芳纶短切纤维按一定质量比配抄成纸,制备间位芳纶纸;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热失重、动态滤水分析对自制的Z沉析纤维的化学结构、热性能、动态滤水性能进行表征,并与进口的J沉析纤维对比;研究了沉析纤维的尺寸和含量对间位芳纶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沉析纤维与J沉析纤维均为膜状结构,化学结构基本一致,动态滤水性能及热性能相当;经30 目或50 目的筛网筛分后的沉析纤维可以与短切纤维更好地抱合,间位芳纶纸的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度、击穿强度均达到较大值;间位芳纶纸的撕裂度随沉析纤维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间位芳纶纸的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击穿强度随沉析纤维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当沉析纤维质量分数为55%时,间位芳纶纸的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击穿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 3.0 kN/m、5.50%、18.7 kV/mm.

    间位芳纶沉析纤维间位芳纶纸力学性能击穿强度

    不同溶剂对聚乙烯醇溶液体系流变行为的影响

    黎园张素眉陈金耀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以水和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采用旋转流变仪测试了不同聚乙烯醇(PVA)含量的PVA水溶液和PVA/DMSO溶液体系的流变行为,研究了PVA含量、温度及溶剂对高聚合度、高醇解度PVA溶液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PVA水溶液和PVA/DMSO溶液的表观黏度(ηa)下降,呈现假塑性流体的行为;随着PVA含量的增加,PVA水溶液和PVA/DMSO溶液的ηa 急剧增加,体系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也随之增大,两种溶液体系的黏弹性行为增强;与PVA水溶液体系相比,PVA在DMSO中的溶解度更高,PVA分子流体力学体积更大;在相同的PVA含量下,PVA/DMSO溶液体系的ηa、G'和G″均高于PVA水溶液体系;升高温度可促使PVA链段运动能力增强,抵消一部分剪切作用对PVA溶液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聚乙烯醇二甲基亚砜溶液体系流变行为

    CHDA改性PBT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李晶张建周丽华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精对苯二甲酸(PTA)、1,4-丁二醇(BDO)和 1,4-环己烷二甲酸(CHDA)为原料,通过直接酯化法制得CHDA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共聚酯,研究了CHDA含量对改性PBT共聚酯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HDA含量的增加,改性PBT共聚酯的缩聚时间延长,特性黏数提高;CHDA的加入对改性PBT共聚酯的熔点、熔融结晶峰温度、结晶度的影响较大,当CHDA质量分数为 20%,改性PBT共聚酯的熔点降至 190.68℃,熔融结晶峰温度降至 140.49℃,结晶度降至 17.42%;改性PBT共聚酯的热稳定性略低于常规PBT,当CHDA质量分数为20%,改性PBT共聚酯的热分解峰值温度降至 399.25℃;随着CHDA含量的增加,改性PBT共聚酯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升高,当CHDA质量分数为5%~10%时,改性 PBT 共聚酯的综合性能较优,拉伸强度为 40.65~44.11 MPa,断裂伸长率为143.23%~218.85%,冲击强度为 5.12~5.88 kJ/m2,弯曲强度为45.15~51.31 kJ/m2.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酸共聚改性热性能力学性能

    碳化硼改性聚苯硫醚短纤维的制备及抗氧化性研究

    任冰涛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纤维级聚苯硫醚(PPS)树脂和纳米级碳化硼为原料,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级碳化硼进行表面处理,将处理后的碳化硼与PPS共混熔融纺丝制备碳化硼改性PPS短纤维,利用浓硫酸对改性PPS短纤维进行氧化处理,研究纳米碳化硼含量及硅烷偶联剂含量对改性PPS短纤维抗氧化性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抗氧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碳化硼含量及硅烷偶联剂含量的增加,改性PPS短纤维经浓硫酸处理后的强力保持率均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在硅烷偶联剂质量分数(相对碳化硼)为 0.7%、碳化硼质量分数(相对PPS)为1.2%时,改性PPS短纤维的抗氧化性好,纤维在浓硫酸处理下强力保持率达 94.7%,比未改性PPS短纤维经浓硫酸处理后的强力保持率(84.9%)提高11.5%;碳化硼改性PPS短纤维的抗氧化机理主要是碳化硼本身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硅烷偶联剂的分散作用和偶联作用也有助于提高 PPS 短纤维的抗氧化性能.

    聚苯硫醚纤维碳化硼共混改性熔融纺丝抗氧化性

    广告索引

    52页

    涤纶短纤维上油量对其纺纱性能的影响

    陈海燕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单丝线密度为4.5 dtex的前纺涤纶原丝试制后纺油剂上油量为 70%~100%的 1.33 dtex×38 mm涤纶短纤维,然后以短纤维进行纺纱试验,研究后纺油剂上油量对短纤维基本性能及纺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上油量为80%~90%,短纤维的力学性能及摩擦性能较好,强度、伸长的衰减率较低,当上油量大于 90%,短纤维的强度、伸长衰减明显;上油量为 80%~90%的短纤维纺纱性能较好,纺制的细纱质量较好;上油量为 90%的短纤维纺制的细纱断裂强度达 3.60 cN/dtex,条干不匀率为 12.13%,毛羽指数为 1.26,纺纱过程中产生的白粉量为0.010 5 g/km.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短纤维上油量纺纱性能

    纳米材料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陈海通王进美王丞魏玲玲...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纳米材料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目前,纳米材料在纺织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将具有特殊功能的纳米材料与纺织原料进行复合,可以制备具有各种功能的织物,如抗菌、拒水拒油、抗紫外线、抗静电等.但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可操作性和成本,以及纺织品的可回收性等.今后,纳米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环保型纳米材料及应用技术的开发、提高应用技术的可操作性和降低成本.

    纳米材料纳米技术功能纺织品应用

    相变调温纤维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赵亮亮蒋洁蓉叶青茅沈杰...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相变材料的分类及各自的性能特点,综述了目前相变微胶囊及相变调温纤维的制备方法,并指出了不同制备方法存在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目前,适用于纺织领域的相变材料主要为有机相变材料石蜡;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主要采用化学法,该方法在纺织领域应用较多,关键技术是乳化工艺;相变调温纤维的制备多采用复合纺丝法和后整理法,但存在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较复杂、加入相变材料损伤纤维机械性能、相变调温纤维经过纺纱及织造等流程后调温能力减弱等问题.指出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技术、相变调温纤维的制备工艺、相变材料的保持率及温度调节能力的稳定性等是相变调温纤维未来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变材料微胶囊制备技术相变调温纤维

    上海石化实现T700级24K碳纤维的稳定生产

    钱伯章
    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