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胡宝群

季刊

1674-3504

ecutxb@263.net

0794-8258317

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学府路56号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东华理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978年创刊。其主要任务是反映东华理工学院自然科学方面的最新教学和科研成果,反映国内外地球科学各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交流。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竭诚为广大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读者与作者提供精品和最佳的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九岭南缘茅岭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张福神曾凡淼徐喆张芳荣...
    10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茅岭锂矿床位于江西九岭南缘,属江南东段成矿带九岭成矿亚带,是近年来九岭南缘宜丰地区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成果之一,以ω(Li2O)>0.2%圈定矿体获得氧化锂资源量达超大型.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矿区勘查,厘定了矿区燕山期花岗岩的空间分布、期次、侵入关系等特征,明确了白云母花岗岩与锂矿的成矿专属性.根据茅岭锂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和锂元素赋存状态,认为九岭南缘茅岭蚀变花岗岩型锂矿为碱交代成因.研究成果将为该地区周边锂矿勘查和研究提供参考.

    花岗岩型锂矿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矿床成因茅岭矿区九岭南缘

    鄂尔多斯盆地与四川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对比初探

    李文灏许德如颜照坤张成勇...
    11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使其勘探工作能进一步拓展,通过总结北方鄂尔多斯盆地和南方四川盆地的主要控矿因素,较系统地对比了二者砂岩型铀矿铀成矿条件.研究表明,二者在盆地类型、规模及展布特征、铀源、盆地演化史和矿床成因类型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但在构造活动性、控矿沉积体系和古气候演化三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四川盆地具备良好的铀成矿条件,成矿潜力巨大,是实现我国南方陆相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突破的重要基地,也为后期围绕差异性控矿因素详细开展成矿理论和成矿规律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砂岩型铀矿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成矿条件控矿因素铀源

    东昆仑驼路沟钴金矿床中黄铁矿的结构和成分特征及其对钴成矿作用的启示

    冯浩东邹少浩许德如陈喜连...
    13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驼路沟钴金矿床是我国少见的大型热液型矿床.为了深入认识该矿床(含)钴成矿过程,选取驼路沟矿床中的富钴黄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矿物学、微量元素特征和S同位素组成分析,确定黄铁矿结构、成矿流体特征、演化过程及成矿物质来源,进而揭示详细的成矿过程,以及黄铁矿对钴成矿的指示作用.研究表明,驼路沟含钴黄铁矿可分成三部分:晶型较好、偶见孔隙的黄铁矿核部;具有震荡环带,与硫镍钴矿、辉砷镍矿共生的黄铁矿幔部;晶型较好的黄铁矿边部.其中,黄铁矿核部富集Co、Ni等元素,幔部富集Co、Ni、As等元素,边部具有较高的As、Se含量和稍高的Au含量.三者对比显示,核部Co含量最高,幔部As含量最高,边部含有较高的Au,三者ω(Co)/ω(Ni)值绝大部分都大于1,指示其热液成因;从核部到幔部再到边部,Co、Ni含量逐渐降低,Se含量逐渐升高,说明其流体温度逐渐降低;黄铁矿中δ34S值整体为-1.43‰~0.48‰,说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黄铁矿的结构、微量元素特征、S同位素组成表明,驼路沟的成矿流体为富含Co、Ni、As等元素的低温热液流体.本研究对于揭示喷流热液型钴矿床成矿过程及指导类似矿床的找矿勘查具有重大意义.

    黄铁矿微量元素S同位素驼路沟钴金矿床

    辽宁赛马碱性岩体煌斑岩脉特征及成因研究

    任倩邬斌
    14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赛马煌斑岩脉与碱性岩(霞石正长岩)紧密共生,为研究煌斑岩脉成因,探讨其与碱性岩的关系,通过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与年代学等研究,认为赛马煌斑岩属于钾质-钾镁煌斑岩,岩石元素含量具有高Mg、K,低Ti的特征.该岩脉高(87Sr/86Sr)i、低εNd(t)及Pb的正异常特征,暗示其来源于俯冲作用改造的岩石圈地幔,上侵过程经历了地壳混染.研究区煌斑岩脉斑晶为氟磷灰石和富镁黑云母,基质为钾长石、钠长石等.其中磷灰石富集S和Mn,指示相对氧化的结晶环境;黑云母成分环带发育,x(Fe2+)-x(Fe3+)-x(Mg2+)比例及钛温度计指示其氧逸度和温度均高于主体碱性岩.此外,黑云母Rb-Sr年龄((224.7±0.1)Ma)与主体碱性岩年龄(224-230 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相似的"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同位素组成"指示赛马煌斑岩脉与霞石正长岩均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可能为碰撞伸展构造环境下不同期次岩浆作用的产物.

    煌斑岩脉碱性岩赛马碱性岩体矿物学地球化学

    江西省宜丰县白市化山锂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刘丛赵立民潘春蓉张勇...
    164-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市化山锂矿床为宜丰地区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花岗岩型锂矿床,估算Li2O资源量超100万t,平均品位为0.39%.为研究围岩蚀变及探讨矿床成因,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岩相学观察和Li2O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白市化山锂矿床成矿岩体为白水洞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蚀变为钠长石化、白(锂)云母化.该矿床围岩蚀变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平面上由南西往北东、垂向上自上而下可以划分为强、中、弱钠长石化锂云母化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三个蚀变矿化带.该矿床是岩浆高度分异演化使锂等稀有金属逐步富集形成,岩浆期后热液蚀变作用促使Li富集在花岗岩顶部、边部及其外接触带浅色云母中.

    花岗岩型锂矿围岩蚀变白市化山江西宜丰

    基于微地貌形态学特征的地形特征线提取研究

    谢金粮汤作华黄映聪段建兵...
    175-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形特征线是地形地貌和地质灾害研究中重要的区域分界线,通常使用ArcGIS软件进行提取.针对传统方法提取的地形特征线后续处理过于烦琐,算法适用性较窄等问题,以图像处理技术为手段,提出了 一种以高分辨率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数据提取地形特征线的新方法.该算法结合形态学特征,参考地形特征线的几何形态,把线段从微地貌的角度分解成多种构型,并应用到提取过程中,同时优化已有方法,能够快速提取出特征线.结果表明,提取的特征线基本吻合实际地形特征线,还可提取水库边缘和大型宽谷等平坦地形边缘.相较于其他算法,该方法提取效率得到提升,在解决传统方法出现的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方向.

    数字高程模型地形特征线微地貌形态学剪枝

    内蒙古芒来铀矿石酸法柱浸试验

    刘金辉刘昕瑀阳奕汉邢拥国...
    185-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溶浸液在不同硫酸质量浓度条件下的铀浸出特征及试验参数,探究内蒙古芒来铀矿床矿石酸法浸出的可行性,开展了不同硫酸质量浓度(5、10、15、20g/L)的溶浸液下室内柱浸浸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浸液硫酸质量浓度的增高,浸出液铀质量浓度及铀浸出率随之增高,浸出周期缩短,故酸法工艺适合该矿床铀浸出.试验后期浸出液流量降低与长石类矿物的黏土化蚀变有关.针对铀平均品位为8.8×10-5的矿石,铀浸出率为49.80%~54.35%,从浸出率、防堵塞及浸铀成本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质量浓度为10 g/L的硫酸溶浸液较适合该铀矿酸法地浸开采.

    砂岩型铀矿床酸法浸出柱浸试验长石黏土化芒来

    氧化铋负载聚丙烯腈复合球体对溶液中碘的吸附性能研究

    刘淑娟鲁舒凡欧阳金秀郑雪帆...
    193-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水热法和相转移法合成了易于实现固液分离的氧化铋负载聚丙烯腈复合球体,将其用于溶液中碘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详细探讨了氧化铋和聚丙烯腈的物质的量比、体系酸度、碘离子初始浓度等因素对碘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氧化铋和聚丙烯腈的物质的量比为2∶1时,合成的吸附剂吸附效果最佳,溶液pH为7.0时,吸附剂对碘离子的吸附在210 min可达吸附平衡,最大实验吸附容量为122.3 mg/g.Langmuir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该吸附过程,Langmuir拟合计算得到的理论吸附容量为135.7 mg/g,动力学拟合表明该吸附以化学过程为主,颗粒内扩散会对吸附速率产生较大影响.采用氯化钾溶液可以洗脱被吸附的碘离子,吸附-洗脱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铋负载聚丙烯腈复合球体的重复使用性良好.

    氧化铋聚丙烯腈复合球体吸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