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胡宝群

季刊

1674-3504

ecutxb@263.net

0794-8258317

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学府路56号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东华理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978年创刊。其主要任务是反映东华理工学院自然科学方面的最新教学和科研成果,反映国内外地球科学各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交流。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竭诚为广大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读者与作者提供精品和最佳的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西彭山穹隆构造成因及地质意义

    史洪峰刘明军孙强朱延辉...
    301-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彭山穹隆成因及时代,在彭山地区开展了野外地质调查、构造解析和年代学等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彭山穹隆为构造穹隆,形态为短轴背斜,其及周边存在稳定的印支期近SN向古构造应力场,伴生NNE向走滑断层,其东侧发育东倾的逆断层.切穿穹隆的断层被霏细斑岩脉贯入,霏细斑岩脉的锆石U-Pb年龄为(123.0±1.0)Ma,隐伏黑云母花岗岩的U-Pb年龄为(123.0±1.4)Ma,古应力场同期断层中断层泥的伊利石K-Ar年龄为(228.1±10.3)~(233.2±6.5)Ma,因此认为彭山穹隆形成时间为印支期或更早.

    穹隆构造年代学江南造山带彭山

    贵州北部马鬃岭铝土矿床超常富锂岩系中锂的赋存状态及来源

    罗伟彭静李生红湛波...
    312-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查明贵州北部马鬃岭铝土矿床下二叠统大竹园组中上部超常富锂岩系中锂的赋存状态及来源,对大竹园组内典型岩(矿)石开展了全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豆状、半土状铝土矿ω(Li)平均为45.3 × 10-6,黏土岩 ω(Li)平均为 132.0×10-6,铝质黏土岩ω(Li)平均为 465.9 × 10-6,铝土岩 ω(Li)平均为 791.0 × 10-6,致密块状铝土矿ω(Li)平均为1 013.0×10-6.豆状、半土状铝土矿主要由硬水铝石组成;致密块状铝土矿主要由勃姆石组成,次为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和绿泥石;铝质黏土岩主要由高岭石、伊利石组成,次为蒙脱石、石英;绿泥石黏土岩主要由绿泥石、高岭石和伊利石组成.锂主要富集在致密块状铝土矿、铝土岩和铝质黏土岩中,多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含锂的绿泥石中,少量赋存于勃姆石.由于勃姆石起到屏障作用,使得致密块状铝土矿中锂含量最高.高场强元素Nb、Ta、Zr、Hf和REE物源示踪研究表明,富锂岩系中的锂可能来源于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

    赋存状态来源大竹园组贵州北部

    浙西江山新元古代上墅组火山碎屑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张雪张炜强黎广荣倪凤娟...
    324-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确定浙西江山上墅组火山碎屑岩年龄及沉积物来源,采用LA-ICP-MS技术对该碎眉岩中的锆石开展U-Pb同位素测年并与邻区锆石年龄对比.结果表明,上墅组火山碎屑岩中锆石U-Pb年龄为717~902 Ma,主要集中分布于 902~883 Ma、875~812 Ma、794~775 Ma 三个区间,峰值分别为(892±7)Ma、(846±7)Ma、(784±9)Ma,记录了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扩张、构造-岩浆-热事件,其中(846±7)Ma峰值可能反映了超级地幔柱的上涌,(784±9)Ma峰值指示了裂谷盆地的扩展.上墅组火山碎屑岩物质主要可能来自浙江中部地区.本研究成果可为江山地区沉积物来源分析、构造演化研究和陆块亲缘关系判别提供依据.

    新元古代火山碎屑岩锆石U-Pb年龄上墅组浙西江山

    赣南石头坪重稀土矿床赋矿母岩地质特征及成矿意义探讨

    张德富曹明轩龚兴龚良信...
    338-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赣南石头坪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床是近期新发现的超大型矿床,由于缺乏精确的赋矿母岩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目前该矿床成因机理尚不清楚.对该矿床赋矿母岩开展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赋矿母岩具有较高的SiO2(76.11%~77.96%)和全碱(K2O+Na2O)(7.18%~7.86%)含量及较低的 P2O5 含量(0.01%~0.02%),其 Zr/Hf(18.73~26.97)、Nb/Ta(5.29~11.10)和 K/Rb(52.22~57.28)值相对较低,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和富钇轻稀土型花岗岩(LREE/HREE=1.05~1.90,Y/REE=20.5%~32.0%).赋矿花岗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145.7±4.5)Ma),具有明显高于区域古老地壳基底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Hf(t)=-0.21~+2.01),表明岩浆源区明显存在新生陆壳物质的加入,与区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引起的伸展环境有关.赋矿花岗岩中存在大量与萤石共生的热液成因的氟碳酸盐类稀土矿物,风化过程中易于分解,为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床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来源.石头坪重稀土矿床的发现,表明华南地区燕山晚期富钇轻稀土型花岗岩在风化作用下能形成重稀土矿床.

    岩石成因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床赣南石头坪

    南岭南带河源地区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夏宗强肖敏
    349-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源地区位于南岭南带,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产区之一.为了进一步评价区内花岗岩的铀成矿潜力,对河源地区主要花岗岩体开展了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花岗岩的成岩期次、岩石类型及岩体产铀性.结果表明,新丰江岩体、柏埔岩体和五斗租岩体的年龄分别为(166.8±2.5)Ma、(150.3±2.5)Ma和(144.4±0.9)Ma,形成时代分别为中侏罗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早期.该区花岗岩是在岩石圈拉张-减薄背景下形成的陆内造山花岗岩,成因类型为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新丰江岩体和柏埔岩体为富铀岩体,五斗租岩体结晶分异程度略低,相对贫铀.结合岩体内晚期岩浆、构造和热液活动特征,认为河源地区花岗岩铀成矿条件优越,具有较大的铀成矿潜力.

    年代学地球化学新丰江岩体柏埔岩体南岭河源地区

    乐安流坑古建怀德堂照壁墙稳定性分析评价

    柴新军王彪何大源丁振琨...
    362-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乐安流坑古村怀德堂照壁墙艺术人文价值闻名于世,对怀德堂照壁墙的现状稳定性分析评价是制定中长期加固保护方案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构建了屋盖系统、梁、柱及照壁墙等整体结构数值仿真模型,反演分析再现了怀德堂照壁墙的现状病害特征,得出表征照壁墙现状的墙体材料特性参数,对照壁墙在不同程度劣化状态下塑形破坏区发展、墙体变形趋势及整体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怀德堂照壁墙现存状态下整体稳定性良好,但随着青砖材料劣化、墙体变形趋势不断发展,照壁墙会因墙砖雕饰面砌块相互挤压、剥离、错动而造成墙壁破损、丧失艺术文化价值.研究成果为怀德堂照壁墙加固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支撑和依据.

    怀德堂照壁墙参数反演稳定性分析乐安

    人工冻结水泥改良软黏土冻融及强度特性研究

    王升福张祥荣周彪吕亮...
    370-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人工冻结水泥改良软黏土冻胀融沉特性及冻融前后强度变化规律,通过室内冻胀融沉试验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揭示不同冻融状态、不同影响因素等条件下水泥改良软黏土冻胀融沉及强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软黏土冻胀率和融沉系数随冻结冷端温度降低而减小,且融沉系数大于冻胀率;掺入水泥后融沉系数均小于冻胀率,且随水泥掺量增加而降低,当水泥掺量超过5%时,融沉系数小于2%.水泥土起始冻结温度随水泥掺量增加而降低,当水泥掺量为9%时,起始冻结温度最低达到-1.53 ℃;冻融过程沿试样不同高度温度场变化分为积极冻结、维护冻结和融化三个阶段;冻融后水泥改良软黏土强度降低,25组试样平均降低56%,冻融后强度折减最大达76%.研究指出,改良土强度分别随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大,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随龄期增长而增大.

    人工地层冻结法水泥改良土冻胀融沉冻结温度场强度

    江西省近地面臭氧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方小珍刘诚邓力琛钱悦...
    381-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5-2020年江西省11设区市臭氧(O3)浓度数据、其他气态污染物和气象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江西近地面O3时空污染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江西O3日最大8小时浓度(O3 MDA8)年均增长率为3.95%,浓度增长2.57 μg/(m3·a),O3在5、9月达到峰值,O3小时浓度在15:00达到峰值;11设区市中鹰潭O3 MDA8浓度最高(147.6 μg/m3),而新余增幅最大(9.94%);利用方差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日照长、高温、低湿、少雨、低压等气象条件下易促进O3积累;污染天时,O3 MDA8、光化学总氧化剂浓度和日照分别是清洁天的2.13倍、1.79倍和2.22倍,O3与其前体物NO2、CO等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RH)、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表明O3污染受大气氧化性、前体物排放和气象因子(日照、RH和降水量)等影响较大.

    O3时空污染特征气态污染物气象因素大气氧化性

    四苯基甲烷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对气态碘的吸附

    马建国方然杰吴志能郑雪帆...
    391-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高效稳定的气态碘吸附材料,以四苯基甲烷作为醛基单体,分别与4,4'-二氨基三联苯和2,6-二氨基蒽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DpTp-COF和AnTp-COF,合成的材料能够在400 ℃保持结构稳定,DpTp-COF和AnTp-COF的比表面积分别达到了 955 m2/g和786 m2/g.实验条件下DpTp-COF和AnTp-COF对气态碘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4.75 g/g和4.95 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碘的COFs材料可以用乙醇实现碘的脱附,经过四次吸附-脱附循环后DpTp-COF和AnTp-COF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降低了 19.36%和24.85%.对吸附碘的DpTp-COF和AnTp-COF进行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发现碘主要以I3-和I5-形式存在于两种材料上,表明COFs材料和碘分子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

    四苯基甲烷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气态碘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