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渔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渔业
河北渔业

曹杰英

月刊

1004-6755

zl5410@sina.com

0311-86044735

050011

河北石家庄市裕华东路96号

河北渔业/Journal Hebei Fisherie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河北渔业》创刊于1973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科技期刊,先后荣获“中国水产类核心期刊”、“全国水产系统优秀期刊”、“河北省优秀科技期刊”、“第六届河北省科技期刊评比版面设计奖”、“全国优秀水产科技期刊和科普作品三等奖”。《河北渔业》立足河北,面向全国,贴近生产实际,以内容新,实用性强,信息真实为渔民致富当好参谋。《河北渔业》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水产资讯网、农博网、北京世纪超星数字图书馆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比较转录组测序分析雨生红球藻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基因表达的影响

    周玥祺黄春红刘玉媛易弋...
    1-6,28,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肝胰腺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克氏原螯虾商业饲料作为基础饲料添加雨生红球藻,配置含有3‰雨生红球藻的试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进行为期45 d的喂养.基于RNA-seq技术对其肝胰腺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测序共获得44.61 Gb干净数据,Q30碱基百分比在92.46%以上.在FDR≤0.05且|log2FC |≥3的筛选条件下转录组测序分析共鉴定出895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在能量代谢过程上显著富集.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在能量代谢、免疫和神经传递相关通路中被显著富集.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3‰的雨生红球藻可能有助于克氏原螯虾提高抵抗病原体和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pluvialis)克氏原螯虾(Pracambarusclarkii)转录组

    中国对虾与不同鱼类生态混养对比试验

    武艳丽石敏张黎曹军民...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利用海水资源,不断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开展中国对虾套养红鳍东方鲀、珍珠龙胆石斑鱼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技术试验,放养中国对虾12万尾/hm2,分别放养规格230 g/尾的红鳍东方鲀490~667尾/hm2、规格25 g/尾的珍珠龙胆石斑鱼851尾/hm2、规格170 g/尾的珍珠龙胆石斑鱼612尾/hm2和800尾/hm2,经过5个月的养殖,中国对虾套养红鳍东方鲀,中国对虾单产达3 040.5 kg/hm2,红鳍东方鲀单产达546.9 kg/hm2;中国对虾套养珍珠龙胆石斑鱼,套养规格170 g/尾珍珠龙胆石斑鱼苗的中国对虾单产达3 474 kg/hm2,苗种规格170 g/尾的龙胆石斑鱼单产308.8 kg/hm2,套养规格25 g/尾珍珠龙胆石斑鱼苗的中国对虾单产达3 562.5kg/hm2,苗种规格25 g/尾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单产达180.2 kg/hm2.

    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套养红鳍东方鲀(Takifugurubripes)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Lanceolatus×E.fuscoguttatus♀)

    斑节对虾与日本对虾生态混养技术试验

    刘婧美费芳张志永徐晨曦...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探索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与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生态混养模式.结果显示,日本对虾精养试验投入产出比1∶1.63,日本对虾和斑节对虾生态混养试验投入产出比1∶1.87,两品种生态混养模式较日本对虾精养模式增产3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61.1%,斑节对虾与日本对虾生态混养技术值得推广.

    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生态混养

    大口黑鲈陆基高位池循环水保温棚养殖新技术

    王丕浩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向高密度、标准化、高质量化发展,在昌爽养殖基地保温棚内建陆基高位圆池,采用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保温棚养殖技术,经过10个月的养殖,大口黑鲈产量2.25 kg/m2,规格0.8~1 kg/尾,销售收入78.75元/m2,利润30.3元/m2.利用该技术养殖加州鲈,实现了高密度养殖,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既缩短了养殖周期,又降低了运行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陆基高位池循环水保温棚养殖

    唐山大清河盐场注水池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生态混养试验

    阚建东吴京林强小琳
    16-1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持续提高盐田养殖效益,在唐山大清河盐场注水池连续三年进行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与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生态混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模式三疣梭子蟹雄蟹平均产量达到637.5 kg/hm2,雌蟹平均产量达到787.5 kg/hm2,日本对虾平均产量达到236.25 kg/hm2.

    盐田生态养殖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

    红鳍东方鲀、硬壳蛤与中国对虾池塘混养时生长效果及养殖效益分析

    李金璐李卫东张宏祥张海恩...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的水产养殖品种混合养殖可以充分利用海水池塘内的物质资源、改善养殖水质、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养殖水域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和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红鳍东方鲀与中国对虾、硬壳蛤与中国对虾、红鳍东方鲀和硬壳蛤与中国对虾三种养殖模式下红鳍东方鲀与硬壳蛤的生长效果,并分别计算了其养殖效益.三种养殖模式下中国对虾的放养量是固定的,均为初始规格20 000尾/kg,放养密度6 kg/hm2.同时,该试验也分别选出了三种养殖模式下养殖效益最高时红鳍东方鲀与硬壳蛤的放养密度.

    红鳍东方鲀(Takifugurubripes)硬壳蛤(Mercenariamercenaria)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chinensis)混养生长效果养殖效益

    白洋淀鱼类产卵场初步调查

    杨春晖许玉甫王慎知张超...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白洋淀鱼类产卵场,更好地保护渔业资源,于2021年4-6月首次进行了白洋淀鱼类产卵场调查,掌握了 3 种黏草性卵鱼类:鲫(Carassius auratus)、小黄黝鱼(Micropercops swinhonis)、鲤(Cyprinus carpio)的产卵及产卵场分布情况,其中后塘淀产卵场分布最为密集.

    白洋淀鱼类产卵场

    府河汛期生物多样性及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吴浩葛京陈新永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常年有水入白洋淀的府河为研究对象,从河流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鱼类、大型维管束植物等方面开展汛期府河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价.通过府河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FEQI结果显示:府河水生态环境质量状态为上游良好、中游和下游中等.研究发现,不同水文条件下水生生物密度及生物量存在局部差异;府河的生物多样性趋于平稳.总体来看,保定市府河水生态环境质量状态在中等-良好之间,上游段良好,中游下游河段水质中等.

    白洋淀府河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MBR工艺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南海林曲疆奇王璐瑶张清靖...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一种由膜分离技术和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系统,在尾水处理中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单一的MBR不能满足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的需求,与其他工艺结合是强化MBR可行的方式,因此出现了许多新型的MBR.本文针对水产养殖MBR的发展历程、组合工艺、相关重要参数以及膜污染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并对未来MBR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中的研究方向及重点提出展望.

    膜生物反应器水产养殖尾水组合工艺膜污染

    海洋牧场建设类型比较及发展对策研究——以广东、辽宁、山东为例

    伍家祺王利伟陈柳云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海洋牧场的定义、类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广东省湛江市硇洲岛海域养护型海洋牧场、辽宁省大连市獐子岛增殖型海洋牧场和山东省日照市岚山阳光休闲型海洋牧场作为不同类型海洋牧场的典型代表,对其海域选址、管理模式、建设成效进行比较并搜寻相关资料分析各类型海洋牧场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建立科学建设标准、加大专项政策支持、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创新科技赋能等方面提出健全对策.

    海洋牧场养护型增殖型休闲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