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学院学报
哈尔滨学院学报

胡永昌

月刊

1004-5856

xuebao0451@vip.163.com

0451-86649367

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兴大道109号

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集中反映本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传播理论信息,沟通学术见解,推动科学研究和教育改革,繁荣科学文化。本刊在办刊中体现学术性、高校性、师范性和地方性特点的同时,注重理论前沿性和实践的结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周作人儿童文学翻译思想研究

    王焕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文学翻译思想框架旨在解决成人译者与儿童读者之间存在的心理差异问题.儿童文学翻译的主体是成人,而接受主体则是儿童,这恰恰是其矛盾对立之处.儿童心理与成人心理存在质的差异,周作人正是关注儿童心理特殊性的先行者.文章运用Citespace、WordSmith及MAT工具对译文语料库进行描写性对比研究,发现与对照组译文相比,周作人的译文更加强调语言的口语化、浅显易懂以及夸张表现;他反对说教式的道理教诲,倡导具有游戏性、具象性和空想性的纯粹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既是儿童的又是文学的,因此儿童文学翻译也应兼顾这两个方面.周作人采用的方法是信而兼达的直译,重视源文的正确与真实性,以实现源文风格的再造.

    儿童文学翻译儿童心理语料库MAT多维分析周作人

    基于社会认知机制PBD模型的媒体新词语研究

    甘维林陈洁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文章以概念整合理论、认知突显理论以及Fairclough话语三维框架为基础建立社会认知机制模型(PBD模型),以媒体新词语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社会成因以及意义建构机制,从而佐证PBD模型的解释力和可行性.研究发现,PBD模型可用来探寻媒体新词语的认知机制.媒体新词语多为新造词语,受社会环境、语言自身以及媒体发展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其通过简单型、镜像型、单域型以及双域型PBD三维网络进行核心整合,可以更加全面了解媒体新词语的产生与传播.

    汉语媒体新词语PBD模型语义建构社会理据

    近三十年国内配价语法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研究

    苗文權李如秋黄劲伟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配价语法起源于希腊,成文于荷兰,为法国学者所提出,在德国迅速发展,是重要的语言学理论,其被引入我国后,同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章收集了中国知网 1994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的438 篇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和Excel表格,从基本情况和研究热点两个方面探寻配价语法领域研究的演化路径和发展动态,揭示我国配价语法研究的现状.

    配价语法CiteSpace文献计量研究

    多模态视角下非英语专业学生外语学习焦虑问题研究

    胡静倪昆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实验,研究发现多模态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有效减轻了外语学习焦虑.进一步分析显示,多模态教学在缓解认知焦虑方面效果尤为显著,而在情感焦虑和社交焦虑上的作用相对有限.此外,中介效应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在多模态教学与学习焦虑之间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多模态教学通过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间接减轻了学习焦虑.基于以上发现,建议教育机构广泛推广多模态教学方法,关注个体差异,加强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并持续优化教学设计和资源,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多模态教学学习成绩外语学习焦虑自我效能感中介效应

    现代大学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研究的新视角

    张韵杨伍以加戴罗仙宋雨晴...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现代大学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未形成共识.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目标的重要保障,高等教育领域频发的违纪违法案件引起的大学内部控制的深刻反思表明,厘清二者关系是实践中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目标、主体、内容、理论基础和手段等方面对两者的区别和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大学松散耦合和紧密耦合并行的组织特性,运用逻辑推理和理论分析的方法,提出"嵌入式手段论"的观点,以期为现代大学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大学治理内部控制环境论嵌合论

    新时代大学生学业规划的现状问题与提升策略

    李丹周远翔程淑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真实全面了解高校大学生学业规划情况,文章通过对 196 名在校大学生访谈调研,从大学生自身、师资队伍、高校三个维度着手,深入剖析新时代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学生学习内动力不足、规划能力不够、发展目标不明,师资队伍人员配备不足、专业能力不够、服务水平不高,高校重视程度不够、体系尚未健全、保障措施不到位.进而提出立足于完善"网+课+档案"实施步骤、加强指导队伍建设、健全高校学业规划体系等建议思考,探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工作实效的创新路径.

    学业规划师资队伍维度

    厚植德法底蕴: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研究

    白思刘婉芯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凝聚法治共识,建设法治国家.在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国家和社会需要大量德法兼修、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融入法治教育,有助于在德法共治的价值理念下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精神以及法律素养,坚定大学生的法治信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践行"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的思路,运用多元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凝聚社会主义法治共识,坚定社会主义法治立场和文化自信,为法治国家建设厚植文化底蕴.

    法治思想法治人才培养多元融合法律信仰法治国家

    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思政课程融合路径探析

    杨小扬郭雅洁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高校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有其深刻的价值意蕴,在充分把握融合基本思路下通过完善高校融合机制、丰富课堂模式和提高师资综合素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思政课程的融合.

    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思政课程融合路径

    新课标视域下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与实践

    赵鹏飞刘振杰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而课程体系优化是提升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文章在对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课标视域下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和实施路径,旨在通过这些策略打造一个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保障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新课标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索与实践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地方高校学报融合与创新路径研究

    李新红孙畅张庆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地方高校学报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在这一过程中,融合与创新是学报转型升级的核心和引领力量.文章基于新质生产力对学报发展的影响和学报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技术融合、内容融合、平台融合以及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等融合创新路径,并探讨了保障融合创新路径有效实施的相关机制,旨在为地方高校学报在新质生产力影响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助力我国学术期刊事业的繁荣.

    新质生产力地方高校学报融合发展创新路径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