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朱大岭

双月刊

1000-1905

xuebao@ems.hrbmu.edu.cn;hydxb@yahoo.cn

0451-86669613

150081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1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编:杨宝峰校长。该刊的栏目设置为:论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综述等。主要刊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师、研究生、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及海内外校友在科研、医疗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学报》曾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质量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1年成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4年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该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100A4、鞘氨醇-1-磷酸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关系

    步睿陈天成胡昊梁蕊...
    384-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ibroblast-specific protein 1,S100A4)、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和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22 年 8 月~2023 年 8 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的 80 例COPD患者为COPD组,选取同期体检人员 80 例为对照组.将COPD组患者依据肺功严重程度分为 4亚组,每组20 例患者.使用ELISA检测S100A4 和S1P的水平.结果 S100A4 和S1P在两组中均有表达.COPD组患者血清中S1P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7.50,P<0.0 001),血清S1P与COPD患者的第1 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R2=-0.4 606,P<0.0 001)和FEV1%(R2=-0.5 183,P<0.001)呈负相关,COPD患者血清中S100A4 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8,P<0.0 001),COPD组的血清S100A4 与S1P(R2=0.5 750,P<0.0 001)呈正相关.结论 S100A4 和S1P的升高可能与COPD的发生和进展有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鞘氨醇-1-磷酸

    构建SUMOylation相关基因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预后模型

    苏丹阮玉莉马铭刘超...
    38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与SUMOylation过程密切相关的基因,并构建结直肠癌的预后基因表达模型.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下载与结直肠癌相关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资料,结合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数据库,筛选SUMOylation过程中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基因.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和逐步回归进一步筛选关键基因,构建预后模型,并且计算模型风险评分,即SUMO-score.通过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评价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 筛选获得SUMOylation过程中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 18 个基因,并根据基因签名的风险评分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结果 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的预后显著差于低风险组(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SUMO-score可作为结直肠癌的独立预测因素.将SUMO-score与临床病理特征相结合,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提示其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SUMOylation过程相关基因的风险模型,可用于预测结直肠癌预后.

    结直肠癌SUMOylation相关基因预测模型列线图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

    侧卧位直接前入路初次全髋置换术的近期疗效分析

    杨琪焦根龙赵云芳屠永刚...
    396-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侧卧位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1 年10 月~2022 年11 月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受侧卧位DAA初次THA的31 例患者(31 髋).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Harris评分系统、相关并发症和影像学测量.结果 31 例(31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 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失血量为(303.3±25.8)mL,非股骨颈骨折患者为(225.0±26.9)mL.手术时间为(75.7±8.0)min.术后 72h及术后随访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 1 个月、6 个月及 1 年随访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中 1例发生股骨矩劈裂.影像学评估双下肢长度差异从术前0~19 mm纠正为术后-2~3 mm(P<0.01).髋臼平均前倾角为17.6°±2.7°,外展角为43.2°±3.9°.术后随访无髋臼假体旋转、股骨假体松动及下沉,无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及髋关节脱位.结论 侧卧位DAA初次THA治疗髋关节疾病能够达到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微创、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

    全髋关节置换术直接前入路侧卧位

    LncRNA MALA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的研究

    徐伟强章平
    401-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gastric cancer,G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long non-coding RNA-metastasis 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时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2021 年 3 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进行胃癌手术的53 例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ncRNA MALAT1 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LncRNA MALAT1 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胃癌组织中LncRNA MAL-AT1 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胃癌组织LncRNA MALAT1 的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时间相关(P<0.05).结论 LncRNA MALAT1的高表达与胃癌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对胃癌的基因靶向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胃癌长链非编码RNA病理特征预后

    超声可视化精准微创诊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宋铖丁洪福金学荣杜彬...
    406-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可视化精准微创诊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 年2 月~2023 年2 月我院收治的 156 例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78例.对照组实施超声诊断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在超声诊断基础上实施超声引导药液注射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5.90%)(P<0.05).治疗后1 个月、3 个月,两组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研究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个月,两组NRS评分与治疗1 个月比较明显降低,且研究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个月、3 个月,两组尼尔评分(Neer score)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研究组Ne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3 个月,两组Neer评分与治疗后 1 个月比较明显升高,且研究组Ne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个月、3 个月,两组前屈、外展、后伸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且研究组前屈、外展、后伸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个月,两组前屈、外展、后伸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均明显增加,且研究组前屈、外展、后伸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应用超声可视化精准微创诊疗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同时能有效缩短病程.

    超声引导精准微创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疗效安全性

    欢迎订阅《国际免疫学杂志》

    410页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骨折患者DVT发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臧加成马信龙杨爽于树军...
    41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 年12 月~2023 年 12 月就诊于我院的 500 例下肢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0 例,对照组采取低分子肝素钠常规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凝血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DVT总发生率为13.6%,与对照组(1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各亚组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股骨髁上、髁间骨折(22%vs 28%),股骨干骨折(12%vs 18%),髋部骨折(11.3%vs 17.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入院后抗凝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rinogen,Fg)、D-二聚体(D-Dimer)在治疗组和对照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凝血常规中PT、Fg、D-Dimer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APT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Fg、D-Dimer在血栓组和无血栓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P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降低DVT高发部位骨折的DVT发生率,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今后临床对DVT高发部位骨折DVT预防的有效策略.

    深静脉血栓银杏叶提取物低分子肝素骨折

    喉罩通气联合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孙峰彭卫华刘小兰叶鹏飞...
    416-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喉罩通气联合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19 年7 月~2022 年12 月在我院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联合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通气联合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患者手术情况包括:苏醒时间、追加肌松药物情况、患者术中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对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30 min、12 h、24 h)的血气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发生追加肌松的情况少于对照组,MAP及HR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苏醒时间=4.583,χ2追加肌松=4.713,tMAP=7.087,tHR=3.066,P<0.05).术后30 min观察组的pH高于对照组(t30min=-2.058,P<0.05),术前、术后 12h及术后 24h两组间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0 min、术后12h及术后24h两组间PaO2 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0 min、术后12h两组间PaCO2 水平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24h时观察组PaCO2 水平低于对照组(t24 h=2.58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7.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总发生率=4.501,P<0.05).结论 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行喉罩通气联合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维持患者血气指标正常,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喉罩通气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血气分析

    耳内镜下微创鼓室成形术对中耳胆脂瘤患者听力恢复情况的影响

    钱俊俊汪旭顾小霞
    421-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微创鼓室成形术对中耳胆脂瘤患者听力恢复情况和气-骨导听阈差值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8 年1 月~2022 年1 月收治的中耳胆脂瘤患者 92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 例.对照组采用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观察组采用耳内镜下微创鼓室成形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和临床疗效,并比较术前和术后3 个月的血清指标[对氧磷酯酶-1(parao-xonase-1,PON-1)、脂氢过氧化物(lipid hydroperoxides,LOOH)、凋亡蛋白抑制因子(livin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LIVIN)]、气导和骨导听阈变化,以及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脑脊液耳漏和切口麻木等并发症情况;利用苏黎世慢性中耳炎量表(汉化版),对手术前后患者耳部症状、听力状况、心理与社交影响、以及医疗资源利用等多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对患者进行为期 2 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围术期指标和血清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听力水平和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耳内镜下微创鼓室成形术有助于中耳胆脂瘤患者听力恢复,提高其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微创鼓室成形术耳内镜手术中耳胆脂瘤气导阈值骨导阈值临床疗效

    基于WIfI分级的慢性下肢重度缺血患者预后列线图构建和验证

    佘嘉祺曾智豪
    426-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并验证基于创面-缺血-足部感染(wound-ischemia-foot infection,WIfI)分级的列线图,以预测慢性下肢重度缺血(chronic limb-threatering ischemia,CLTI)患者在腔内治疗后 1 年内无截肢生存(amputation free survival,AFS)预后.方法 收集2017 年1 月~2023 年1 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223 例经下肢血管腔内治疗后的CLTI患者资料,将数据随机划分为训练集(156 例)和验证集(67 例),以无截肢生存(AFS)为阳性结局(161 例,占比72.2%).在训练集中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建模变量并构建包含WIfI分级变量的二分类Logistics回归模型,绘制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别对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度作出评估,计算净重新分类改善指数、综合区分改善指数比较新开发模型与WIfI分级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性别、空腹血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WIfI分级、创面病原学是血管腔内治疗后CLTI患者 1 年内AFS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这些变量构建列线图,新模型在训练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02[95%CI(0.8 514,0.9 531)];验证集中AUC为0.856[95%CI(0.7 586,0.9 542)].行H-L检验,得到训练集χ2 为7.6 399(P=0.4 694),验证集χ2 为9.2 647(P=0.3 205),校准曲线拟合良好.决策曲线显示当阈值概率大于0.25 时,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净收益.两模型比较示当截断值取0.64 时,净重新分类改善指数(分类变量)=0.1 876[95%CI(0.0 904,0.2 849)],P<0.001;综合区分改善指数=0.1 765[95%CI(0.1 226,0.2 303)],P<0.001.结论 新开发列线图相关模型与原WIfI分级风险预测模型在预测CLTI患者腔内治疗后 1 年内AFS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度均有较积极的表现,相比之下,新模型的预测能力更准确,新模型预测能力优于旧模型,在个体化诊疗上具备临床推广潜力.

    创面-缺血-足部感染分级慢性下肢重度缺血无截肢生存临床预测模型列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