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河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河学院学报
黑河学院学报

贯昌福

双月刊

1674-9499

hhxyxuebao@163.com

0456-6842083,6842084

164300

黑河市教育科技区学院路1号

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heihe xueyuan xuebao
查看更多>>黑河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充分发挥黑河学院的区位优势、专业特色和学术特长,发表教学科研学术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发展,搭建中俄高校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推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学报主要刊发中俄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中俄高校教师及研究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分析

    李慧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在大历史观视域下,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与内涵、内在逻辑、价值意蕴做出分析。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分别在推出人类现代化的新范式、明确人类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创造人类文明的全新形态、拓宽现代化实践道路、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五个方面均有重要作用,旨在为今后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大历史观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内涵价值意蕴

    南唐、西蜀诗词中吹奏类乐器研究

    陈镭镭
    15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代中最为繁盛的南唐、西蜀文学吹奏类乐器诗词中,共出现笳、笛、箫、笙、角、籥、篪、埙、觱篥9种乐器。通过分析与乐器相关的作品,笙的宴乐特性明显,使其在诗词作品的使用频率中都高居不下;笛、箫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出尘、可入世;角的使用在强调其边塞特性之外,还突出了其报时特性;籥、埙、篪三者更具有早期原始乐器特色,常将其作为沟通天人的角色,具有更多的庄严肃穆性;觱篥调高音悲,且可作为打谱乐器。总体上展现了五代文人因为动乱时代而产生的迷茫无助心态,欲求解脱而不得解的现状。

    乐器南唐西蜀诗词

    "守旧与创新"——闽南传统宫庙壁画的保护与活化策略研究

    周林坪连晓波蔡永辉
    160-163,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护与传承濒临消亡的闽南传统宫庙壁画艺术,探索闽南传统宫庙壁画保护与活化策略。首先梳理了闽南传统宫庙壁画的文化特征、艺术审美价值和人文研究价值,调查了闽南传统宫庙壁画的保护现状,剖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保护管理体系不健全、保护工作经费短缺、信息收集管理欠缺、宣传传播力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完善技术层、管理层与准则层,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云端共享数据库,拓展传播渠道联合促动的闽南传统宫庙壁画守旧性保护手段和创新性活化策略。

    宫庙壁画保护传承活化策略

    小提琴音乐的民族化进程与价值实现

    县怡妃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提琴在传入中国后逐渐被赋予了中国音乐的元素,与中国的传统音乐、艺术和文化发生了深度交融。小提琴音乐民族化发展具有音乐民族化创新的重要价值。小提琴音乐在现代社会中民族化的艺术体现应多样化、丰富化,推动小提琴艺术家创作出更多表达中国元素的音乐作品,在全球舞台上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小提琴民族化创作特点发展进程发展路径

    高第《西人论中国书目》道教文献收录与学术价值

    戈光月
    168-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第《西人论中国书目》作为西方汉学研究的综合性成果,系统地汇编了自16世纪中叶至1924年间用各种欧洲语言撰写的关于中国的研究著作。书目中道教文献收录及其学术价值,展示了高第如何通过细致的文献梳理和科学的编目方法,为理解和研究中国道教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学术资源。同时详细分析了《道德经》在西方的翻译和研究历史,以及西方学者对道教神仙概念的关注,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对中国古典宗教文化的认识,也反映了高第在推动东西方文化学术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

    高第《西人论中国书目》中国道教道教神仙《道德经》

    历史学维度下中国绘画的三种语图关系

    陈萍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绘画史发展过程中,绘画和语言从来都是互为表里、相互补充的关系。从历史学维度涉及的语言和图像之间的关系角度,探讨中国绘画的三种语图关系。具体而言,中国绘画的语图关系主要包括语图一体、语图分体和语图合体这三大部分,包括分体关系、合体关系、直接影响古今文学艺术发展的特点及形成,并对当今艺术创作及发展有启示价值。

    历史学维度中国绘画语图关系语图一体

    基于粒子群算法智能算法的TSP问题优化

    陈劲松
    17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行商问题(TSP)是组合优化领域最著名的问题之一,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并在现实应用中产生广泛影响。本研究采用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智能算法来解决TSP问题。PSO算法利用集体智慧寻找最优解,相比传统方法,能更快速地接近最优解,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问题时表现突出。此外,PSO算法不需要问题的具体细节知识,如梯度信息,因此非常适合解决复杂优化任务,这些任务难以通过精确的数学模型定义。将PSO算法应用于TSP问题不仅展示了其在具体问题上的有效性,还证明了该算法在处理更广泛复杂优化问题上的潜力和适应性。这突显了群体智能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解决其他复杂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TSP粒子群算法智能算法

    基于对抗样本的负图片对分类网络的影响探究

    杜秀芝许跃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原始的样本图片(正图片)转换为负图片后,物体的关键类别信息可以保留,能被人类正确分类,但一般的神经网络模型对于负图片的识别能力较弱。人工智能领域,研究者更加追求模型在原始图片上的表现,鲜有对于负图片样本的研究工作。为了探索负图片特征对于模型学习的影响,针对MNIST、CIFAR10、ImageNet三种图片数据集,采用特征图的可视化呈现、不同场景下的识别能力比较等手段,对由正样本集,负样本集,正负混合样本集训练的三种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正负样本在模型的特征空间中具有一致性,使网络能够同时拟合正负图片。从准确性角度看,负样本的加入调整了网络深层的特征空间,使正负图片对每个类别的置信度输出统一、类内样本的分布更加紧凑。从对抗鲁棒性的角度看,学习到正负图片特征的模型在对抗扰动上也呈现出对称性,此外,经过负样本训练出的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一般模型的迁移攻击。

    负图片可视化特征空间对抗鲁棒性对称性迁移攻击

    Zn LDH-NFA超疏水亲油薄膜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孟晓林程坤坤张雨琪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二水合乙酸锌和2-甲基咪唑为原料在不锈钢网上涂覆一层Znzif-1薄膜,并以此为前驱体,制备出Zn LDH-NFA薄膜。接触角测量显示薄膜此时还未达到超疏水状态,最后将其浸泡在具有低表面能的硬脂酸溶液中改性处理。为了更全面分析薄膜的疏水性,使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膜层的结构,通过接触角测试,水滴在薄膜上的接触角达151。7°;油水混合物分离检测,分离效率均达96%;抗污抗水试验显示薄膜具有高度的自清洁能力和超疏水性能,以及测试强酸强碱的溶液中浸泡后是否具有耐腐蚀性,结果显示薄膜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

    超疏水牺牲模板法油水分离

    第十一届"携手青春 共享阳光"中俄大学生交流大会成功举办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