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河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河学院学报
黑河学院学报

贯昌福

双月刊

1674-9499

hhxyxuebao@163.com

0456-6842083,6842084

164300

黑河市教育科技区学院路1号

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heihe xueyuan xuebao
查看更多>>黑河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充分发挥黑河学院的区位优势、专业特色和学术特长,发表教学科研学术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发展,搭建中俄高校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推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学报主要刊发中俄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中俄高校教师及研究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消极的乌托邦:霍克海默技术批判思想的内在逻辑

    王勇刚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霍克海默通过对技术统治阴暗面的揭示,指出技术统治的逻辑在于技术从一种工具转变为意识形态。而实证主义和工具化理性,作为支撑技术统治的理念,成为霍克海默技术批判的对象。受悲观主义哲学的影响,霍克海默认为,技术统治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任何的斗争实践只能走向自己的反面,最终成长为新的神话,因此,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弥赛亚的神学救赎,致使其技术批判最终走向了"消极的乌托邦"。但其理论归宿的消极性并不能抹杀其思想中的批判性,这种对科学技术永怀警惕的批判精神对当下科技伦理的建构尤为可贵。

    霍克海默科学技术资本主义工具理性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人的发展与科技之间的辩证关系

    李相平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人的发展与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值得长期重点关注的问题,从本质上而言,科技的诞生有赖于人的发展,从这一角度来看,人的发展与科技之间就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任何事物皆具有两面性,任何相互依存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人的发展与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科技的异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人的发展,甚至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多的隐患。以马克思主义为视角,分析人的发展与科技进步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矛盾的辩证关系,探讨如何消除科技异化,实现人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良性互动。

    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科技进步辩证关系

    资本主义"隐秘场所"的探索——弗雷泽资本主义批判新视角

    李梦蕊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忠于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绕不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批判,被后马克思主义者称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当前,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之一的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批判理论家南希·弗雷泽,依托资本主义现实背景为前提,试图揭开资本主义本质背后隐藏着的"隐秘场所",意在通过这一"隐秘场所"进行一番彻底的批判性考察,从而,解构资本主义的"规范性"道路,重建一种全新的制度化的社会秩序。

    资本主义批判经济特征弗雷泽"隐秘场所"社会秩序

    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生成与内在特征研究

    曲月于微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需要是人类自我认识史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历史上许多哲学家试图从各自的角度审视人的需要,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对该问题达成一致的观点。与先前的研究者不同,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从实际的人的需要出发,研究了需要与人的本性、社会生产以及个人发展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出了对人的需要的深刻理解,推动了哲学史上对人的需要理论研究的根本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人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成内在特征

    民事案件繁简分流的方法研究——以北安法院通北法庭为例

    迟晓然赵婧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立案登记制开篇、以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此轮司法改革陆续出台了大量的措施,立案登记后,大量案件涌入法院,法官员额制后,自己的案件自己要终身负责。在繁重的工作量、严苛的责任承担下,员额法官的需求量与实际执业者的差距越来越大是必然的现象。结合所在的基层法院——北安法院的案件繁简分流中的两种模式——全院为单位的案件繁简分流和通北法庭为单位的团队内繁简分流所取得的办案效果深入分析,得出以法庭为单位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更符合司法规律的结论,进而提出将此轮司法改革的各项举措有机整合起来,在法律上明晰法庭及庭长权责,让庭长"有为又有位",作为庭长的灵魂全面承担繁简分流的开展工作,承担起繁简分流中疑难案件的审理,真正实现繁简分流"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目标。

    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法庭司法改革

    黑龙江省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倪莉莉高齐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合作社是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调研发现:黑龙江省农民合作社存在"异常社"数量偏高、内部规范经营偏弱、规模普遍偏小的问题,其成因包括:沾光思想作怪导致盲目注册;经营理念落后导致组织松散;农村土地流转难导致规模化发展受限;新农人严重匮乏导致经营能力偏弱;缺资本和融资难导致发展乏力;农业社会化服务弱导致难以满足需求。这其中最缺少的是人才,最艰难的是资本获取、溢价增值、利益联结,最急需的是发展产业链、数字农业。因此,破解诸多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构建人才链、产业链、融资链、价值链、利益链、数字链,"六链"协同发力必将推动龙江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农民合作社农业高质量发展"六链"建构

    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音乐产业化路径建构

    孔鞠关志英陈泽刚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龙江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北方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将这些地区的传统音乐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同时保护和促进其发展,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命题。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音乐存承应采取政府+企业+高校的综合保护发展模式,实现保护和传承宝贵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遗产。

    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音乐产业化路径

    碳审计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王博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事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决策。碳审计作为环境监督体系中的关键性评估机制,应当充分发挥其正面效能,为达成"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实保障与有效护航。但目前我国碳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碳审计人才需求缺口大、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碳审计组织机制单一、准则构建困难等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建立相应改进措施,促进碳审计发展。

    碳中和碳达峰碳审计

    "双循环"下跨境电商的发展研究

    滕飞
    73-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制度创新和变革也在不断深化,已经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内涵更为广泛的新经济发展格局。从当前的国内需求结构来看,国内供应还能满足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内需和消费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在"双循环"背景下,中国的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着特殊的发展态势,迫切需要对自身的运营现状进行深刻剖析,并制订相应的应对机制,以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双循环"跨境电商数字贸易"互联网+"

    高校专业对设置加强社会服务工作组织力度的作用——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

    胡钦邹承儒肖丽霞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于高等学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而言,在推进社会服务工作时,要充分认识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梳理工作中的困境和成因,有效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和组织抓手,统筹协调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形成合力,逐步积累实践经验,大胆创新工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设计出依托高校专业设置增强社会服务工作组织力度的全新路径。

    高校社会服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设置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