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蔡敬民

季刊

2096-2371

xbbjb@hfuu.edu.cn

0551-62158519,62158517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锦绣大道99号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Journal 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数学、机械、电子、化工、环境、计算机科学、管理等学科与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欢迎校内外师生和科技人员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优秀论文,文稿应符合《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牟宗三对朱子的认识历程

    能星辉翟奎凤
    1-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牟宗三对朱子的独特见解并非一蹴而就,反而有着长时间的发展历程.牟宗三早年其实对朱子不吝赞美,还将他比作康德,认为朱子决发出万事万物所以然之故的理,教人做即物穷理的圣贤工夫,建立了道德之基础,使道德成为哲学.20世纪40-50年代,牟宗三对陆王心学一脉进行了更深入探索,他以心理关系重新衡定朱子的思想,认为朱子系统理大而心小,心力显外用之智力,其工夫只是与道德实践无本质关系的外在工夫.到六十年代,牟宗三从头疏解中国传统哲学,由朱子的中和说入手厘定其心性关系.《心体与性体》出版前,牟宗三即将朱子定为认知静摄形态,判其落入第二义的他律道德,有别于宋明儒正统的创生直贯形态和自律道德.

    牟宗三朱子心性关系

    程朱理学视域下"失节事极大"辨正

    邱维雯摩罗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察《河南程氏遗书》中程颐的言论,可以推断出程颐并不反对妇女改嫁.当代学人对程颐产生误会的直接原因在于将"节"字解释为"贞操".根据"节"字在古籍中的使用情况,将"节"解释为"贞操"并不符合中国传统古籍经典中"节"字的使用习惯.分析程颐语录中"节"字的内涵,"节"指征人的品格、操守时,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于行为而言,是外在行为符合礼的规范;于义理而言,是指内在道德在某一处符合"道"的要求.结合程颐将"家道"正视为婚配之目的的婚姻观,程颐所言"失节事极大"中的"节"强调的并非妇女之贞操,而是"家道".

    程颐"节"误会贞操家道

    生态文明视域下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詹玉华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应有之义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乡村发展,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培育生态农民,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走中国式农村现代化道路,不断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和农民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实现路径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基于村社共同体的研究视角

    王枫林张德元
    20-3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改革的乡村治理功能逐渐得到关注.在梳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历程演进与产权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利用2019年CRHPS数据,基于村社共同体视角剖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乡村治理的影响效应及路径.研究表明: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兼备经济与治理双重功能,能通过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实力和提高村干部主动性进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二,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改革的乡村治理效能更为显著,人口流入型、集体收入高的村庄内,改革对村社共同体的重塑效果更为明显;三,乡村中的网格治理和自治组织强化了改革的乡村治理效能,而宗族势力在提高村干部主动性的同时也会给发展集体经济造成阻力.本文研究论证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乡村治理效能,为引导改革深入推进、完善乡村治理提供实证检验和政策借鉴.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改革村社共同体乡村治理集体经济

    安徽省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黄雯曲泽静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的协同发展,是新发展阶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基于2013-2021年安徽省16个地市的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两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进一步从地区差异、分布形态及状态转移三个方面分析耦合协调水平的动态演变规律.研究发现:(1)安徽省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两系统耦合协调度虽逐年提高但整体水平偏低,且空间上呈皖中>皖南>皖北的梯次分布;(2)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地区差异明显,但有逐步缩小趋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区域间差异最大的是皖中与皖北之间;(3)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内部差异虽逐渐缩小但极化特征日趋显著,皖中与皖北地区尤为突出;(4)耦合协调状态稳定性较强且存在"马太效应",空间位置关系对协调状态的转移有显著影响.由此,提出提升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协调水平的优化意见.

    数字经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地区差异动态演变

    基于三方演化博弈的众包物流平台协同发展研究

    师亚玲
    40-4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众包物流平台中各博弈方的策略选择并促进各方协同发展,构建了外部支持机构、平台企业和配送员参与的众包物流协同发展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了博弈三方在协同发展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众包物流平台协同发展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支持机构、平台企业和配送员三方对于彼此之间的参与意愿的影响程度大小各不相同.平台企业受到外部支持机构参与意愿的影响则较大,配送员对于外部支持机构中政府监管部门政策的变化反映更灵敏,配送员对于收益分配和惩罚力度方面的变化敏感程度大于平台企业.

    三方演化博弈众包物流平台协同发展复制动态方程

    消费主义思潮视域下大学生消费观:异化、生成与调适

    黄文静孙艳秋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最具活力的青年消费群体,科学的消费观对其行为指导意义重大.但在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物欲性、符号性、虚假性等影响下,其衍生出了超前性、炫耀性、情绪化消费等异化现象.反思大学生消费观异化背后大学生自身认知不足、"圈层化"消费观的裹挟与带动、大众传媒与信贷平台的推波助澜等生成逻辑的同时,可以从强化消费观教育,提升大学生认知、突破"圈层化"消费行为,重构朋辈系统、规范新媒体信息,加强舆论引导等方面着手,实现消费主义思潮视域下大学生消费观异化的现实调适.

    消费主义思潮大学生消费观异化表征

    陈彦"西京三部曲"英译的译者行为批评研究

    张硕钱梦涵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彦创作的《西京三部曲》对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英译本的问世将助推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以《西京三部曲》及其英译本为对象,运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的译内、译外分野和"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对译本内的语篇结构层次和语言表达层次进行译者行为分析.研究发现,在语篇结构上"求真为上,务实为用";在语言表达,如修辞、谚语和俗语、方言土语英译层次上,整体上"求真兼顾务实".继而从译外视角分析译者受到的主客观因素影响,发现文本类型、读者因素和译者自身翻译思想均对译本面貌施加了影响,体现了译者作为"语言人"和"社会人"的双重结合体.

    "西京三部曲"英译译者行为批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译内、译外

    概念语法隐喻视角下节气诗词的生态话语分析

    陈令君罗志媛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节气古诗词诞生于农耕文明背景下,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概念语法隐喻视角出发,分析节气古诗词中概念语法隐喻的实现形式及其体现的生态思想,旨在丰富节气古诗词的研究路径.研究发现:节气古诗词中的概念语法隐喻主要包括及物性语法隐喻和名物化两种形式,作者多通过词类活用的方式来实现及物性过程的相互转化以及名物化.节气古诗词中概念语法隐喻的使用增强了读者的感官体验,赋予了自然类参与者生命,生动地描绘了不同节气中的自然景象,充分地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平等且相互依存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生态的热爱,彰显了儒家"人天同构、人天同律"和"乐山乐水"的生态思想.

    节气诗词概念语法隐喻词类活用生态话语分析

    论敦煌民间咏物词的内涵及特色

    杨加加陈欣
    67-72,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民间咏物词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书写了唐五代敦煌民众的世俗生活.词在创作上运用比兴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加了生动性和趣味性,尽显民间词的自然通俗本色;创作中作者化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与熟典入词使内容更加丰富,赋予了敦煌民间咏物词深层次的内涵;形式上以口语、俗语入词以及词体制的变化多样又反映了敦煌民间咏物词独特的审美取向.

    敦煌歌辞民间词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