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高等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高等教育
化工高等教育

于建国

双月刊

1000-6168

gjyj@ecust.edu.cn

021-64252403

200237

上海梅陇路130号华东理工大学343信箱

化工高等教育/Journal Higher Education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反映化工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综合性刊物,其内容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密切结合各个化工类校、院、系教育特点和教育实践开展应用性研究刊物,注重实践性、学术性、信息性,反映化工高等教育的新思想、新模式、新机制、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初探——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姚桂焕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建设的核心是建立工科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培养兼具工程师和科学家素养的人才.文章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从学科与专业、课程与知识体系、教学与科研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专业的交叉性有助于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发展,优良的教学管理体系能够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体系重构将推动新工科人才的创新,贯穿工程教育理念的理论教学有助于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综合评价将促进专业内涵建设.

    新工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面向生物化工人才培养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王佳孙新晓袁其朋申晓林...
    80-8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化工是我国"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发展领域,具有实用性强、适用性广的特点.生物化学课程具有知识点密集、内容抽象等特点.为了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创新性及实用性,培养创新型生物化工人才,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对生物化学课程进行改革,采用朋辈启发式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及创新能力.生物化学课程形成了"师生主导、科研辅助"的特色教学模式.

    生物化学生物化工人才培养

    围绕节能降碳新技术的过程流体机械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张进杰王维民王瑶汪晓男...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复压缩机为代表的过程流体机械是石油、化工等流程工业中的高能耗装备,但一直以来过程流体机械课程教学存在明显的科教分离问题.该课程教学团队围绕过程流体机械节能降碳新技术,改进数字教材,完善教学内容,开展基于案例的课堂教学;研制往复机械多功能教学实验装置,强化实验与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科研和相关竞赛.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堂满意度和学生成绩有所提升.

    过程流体机械科教融合节能降碳以赛促教

    新工科背景下高分子材料的凝聚态结构表征方法研究生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叶龙李赛萌高梦圆马哲...
    91-9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新工科建设对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高分子材料的凝聚态结构表征方法课程教学团队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文章分析了高分子材料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思政及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绍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

    新工科建设高分子材料凝聚态结构课程建设

    以批判性思维培养为导向的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王红娟曹永海冷艳丽罗迎春...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备良好的批判性思维是新工科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工科人才尤为重要.文章阐述了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并以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为例,介绍了任课教师通过创设问题导向的课堂情境、开展课外实践训练、加强竞教结合等举措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益探索.

    创新人才培养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实践

    OBE-ARCS导向的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张霞王锦霞桑晓光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学校理工交叉学科特色,化学工程专业以OBE理念为指导,融合产学研用多要素,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基于ARCS动机模型,创新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协同专业、课程和教材思政,构建一体化育人机制;依托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强化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基于以上举措构建的"四维一体"育人模式将研究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意识强化、专业素养提升紧密融合,在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专业学位研究生OBE理念ARCS动机模型教学改革

    大学生全过程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和量化评价——以沈阳化工大学中外教师联合授课的材料力学课程为例

    苏勇佩雷利吉纳·阿列克桑德拉孙芳关鑫...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合作而非竞争实现卓越"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课程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载体,文章以中外教师联合授课的材料力学课程为例,提出基于课程积分制的大学生全过程合作学习组织策略,包括简化的异质分组和团队合作成绩计算两个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先修课成绩为基础完成异质分组;学生通过完成合作学习任务获得合作学习成绩.全过程的合作学习方式注重全过程和量化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全过程合作学习课程积分制学困生评价

    运用课程地图提升课程思政实施质量:路径与条件

    高芳祎余亚东
    11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课程思政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形成了丰富的创新成果,但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紧迫问题.在课程规划、衔接和整合领域具有独特优势的课程地图技术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有助于提升课程思政的整体质量,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破解课程思政深入推进过程中的难题.在课程地图的诸多变式中,主流课程地图研究者们推崇的日志地图更少被我国高校关注,却更适用于加强课程在运行上的协同整合以提高课程思政的有效性.其绘制步骤可简要总结为:创建个人课程地图,描绘单一课程思政运行实态;组内(间)交流课程地图,分类厘清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制订课程地图修正计划,推进课程思政改进实施.要运用课程地图技术提升课程思政实施质量,需要高校建立超越院系、专业的有效变革领导,加强教师实施变革的能力建设和动机激发,为教师提供时间、心理等多方面的资源支持.

    课程思政课程地图提升路径支持条件

    聚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化工原理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亚辉冯勇张碧滢李娟...
    126-13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需求,我校结合化工原理课程工程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探索并实施了包含课前问题驱动启发式教学、课中案例分析讨论式教学和课后研究课题探究式学习的三阶段复合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并构建了与之相匹配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三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研究性教学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方面效果显著.

    化工原理研究性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创新能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为引领的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以传热学课程为例

    张嘉杰马素霞庞晓敏田小红...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课程思政是专业课程实现育人目标的理念创新.传热学课程团队结合课程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作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了传热学课程思政体系;通过提高教师政治站位、重构课堂教学内容和完善教学评价考核来强化课程思政教学,以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科学思维,实现课程育人目标.

    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