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宏观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宏观经济研究
宏观经济研究

王一鸣

月刊

1008-2069

010-63908357

100038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1308室

宏观经济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并配合国家计委的中心工作部署,反映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重大的政策性问题及理论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期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农民收入双目标协调发展:逻辑解构、现实问题和路径对策

    马晓河周婉冰
    4-1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一直是党和政府的重点关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迈进的新时期,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农民收入成为时代使命,但是,当前中国面临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种粮收益下降引发的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风险和农业基础支撑能力不足、粮食等农产品综合供给能力不够、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延伸能力及韧性不强等问题,亟需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坚守"两条底线",优化"三大结构",加速形成"三大体系",建立健全"四大机制",最终实现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农民收入双目标高水平协调发展.

    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双目标协调

    货币政策与物价变动的关系研究——对当前中国物价、货币、增长问题的思考

    徐鹏
    20-4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货币政策与物价变动的关系研究是宏观经济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结合当前中国物价、货币、增长领域所出现的异常现象,本文尝试在经济周期框架下研究货币政策与物价的变动关系.本文的独到之处在于,构建了一个货币经济宏观理论模型,该模型把微观企业逐利行为、货币供给的内外生创造、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的均衡关系联系在一起,遵循由简入繁的原则,分析了三部门和四部门的经济动态均衡情况,并对宏观政策的冲击进行了动态模拟.在此理论模型基础之上,本文探讨了物价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原理,指出CPI主要受工资、资产价值、投资三条渠道影响,PPI主要受投资渠道影响.在物价持续低位运行的货币视角观察中,本文认为当前M2与M1增速之间的梗阻,主要出现在"M1→M2→M1"循环的后半段部分,即居民在获得收入后,更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和投资,导致资金并未充分回流到企业部门,同时企业投资也趋于谨慎,影响了经济正常循环,最终使得CPI和PPI持续低位运行.据此建议,政策设计应充分兼顾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的均衡,将名义GDP增速纳入经济增长目标,加大宏观政策的调控力度,加强预期引导.

    货币政策物价变动经济周期

    地方财政支出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的双重视角

    李娜梁文明查梓琰
    4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基于2000-2017年的省级数据,本文采用财政支出规模和财政支出结构两个维度,运用客观熵权法构建了地方财政支出指标;使用固定效应和随机前沿模型估计了全要素生产率;采用莫兰指数对地方财政支出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空间自相关检验;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地方财政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地方财政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关系,在空间邻接权重下,地方财政支出具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和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该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2)在空间地理距离权重下,地方财政支出的正向直接效应和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依然稳健;(3)地方财政支出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空间溢出距离,在最大空间距离的50%范围内较为显著.基于地方财政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具有局部性和非帕累托性,本文从控制地方财政支出的总体规模和生产性支出规模的增长、实施差异化的财政支出策略、加强地方财政支出的透明度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地方财政支出全要素生产率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

    户籍管制放松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

    孙一平黄浩溢周黎
    6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户籍制度作为中国社会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改革进程中的一项重要趋势是户籍管制的逐步放宽.这一改革方向不仅体现了对个体自由流动权的尊重,也是推动社会公平与进步的重要体现.同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与户籍管制的放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本文深入探讨户籍管制放松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研究发现:(1)户籍管制放松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能够缩小发展差距,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该作用在东部及中部地区、2006年及之后更为显著.(3)就机制而言,户籍管制放松通过优化要素配置效率、改善产业结构以及改善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应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升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户籍管制放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户籍制度

    全球价值链区域化发展的演变方向和趋势研究

    张建平董建业
    75-8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化是当今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一大趋势.本文基于UIBE Indicators数据库中的投入产出表,分别从中间品贸易分布、价值链长度和位置视角揭示了当前全球价值链区域化发展的演变方向和趋势.研究发现:(1)1996-2018年间全球中间品贸易分布矩阵逐渐稀疏,向东亚、欧洲、北美三大区域聚集,全球价值链中心东移.(2)以工业品出口为主的国家向价值链上游移动,中美两国产业竞争加剧.(3)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化发展将朝着差异化、近邻化、数字化和绿色化演变.

    全球价值链区域化产业分工

    中国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统计测度、分布动态及区域差异

    周南南曹琳枫
    87-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稳定企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企业资质、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三个维度构建内外贸一体化水平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赋权,测算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内外贸一体化水平,并利用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空间马尔可夫链、β收敛和Dagum基尼系数对各地区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分布动态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全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内外贸一体化水平具有分散化集聚特征,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内外贸一体化水平具有聚合性集聚特征.(2)不同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等级的省份在下一阶段维持原有等级的概率最大,即存在"俱乐部趋同"特征.不同等级水平之间的转移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低水平的省份会阻碍相邻省份内外贸一体化水平增长,而高水平的省份对相邻省份内外贸一体化水平表现出正向拉动作用.全国和四大区域的内外贸一体化水平存在条件β收敛,水平较低的中部地区向高水平收敛的速度更快.(3)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总体差异呈现出小幅递减的趋势,四大区域的组间差异是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次之,超变密度最小.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稳步推进中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参考依据和可行路径.

    内外贸一体化水平马尔可夫链β收敛Dagum基尼系数

    横向并购能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吗——基于员工激励的视角

    范立夫廖询宋庆波
    10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取准自然实验的方法实证检验横向并购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横向并购后企业创新效率下降,且该效应主要发生在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公司以及行业集聚程度较低的地区,但并购后对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能抑制横向并购后创新效率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对同类型员工的整合困难及由此导致的员工内在激励不足是阻碍横向并购实现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实施横向并购的公司除了加强物质资产的整合外,也要关注人力资本的整合,有效强化员工激励.

    横向并购创新效率员工激励人力资本整合

    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改革发力增强发展动力活力——"中国经济怎么看"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2024夏)综述

    陈曦
    125-127页

    中国宏观经济指标(2024年7月)

    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