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科技
化工科技

鲁建春

双月刊

1008-0511

hgkjcn@sina.com

0432-63973377;63978146

132021

吉林市遵义东路27号

化工科技/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in Chemical Indust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化工领域技术类期刊,已被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权威检索性期刊EI、CA、CSI所收录。主要报道全国化工领域重大科研成果和技术改造成果,对国家、省、市级的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教委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和各种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各种获奖项目优先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黄蕊王俊梁利丽王玲...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三亚乙基四胺和长链溴代烷烃(含碳数分别为12、14和16)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合成中间体,再将其与3-氯-2-羟基丙烷磺酸钠反应,合成系列不同疏水链长的新型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Cn-N4-Cn(n=12,14,16).采用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氢谱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结构进行分析,判定本文所合成的最终产物符合预期.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发现C12-N4-C12具有较强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可以将其降至21.45 mN/m;此外,它的抗盐性能也是最强的,当w(Cn-N4-Cn)=0.1%~0.5%可以抵抗48 000 mg/L的矿化度,而且溶液始终呈澄清状态.随着疏水碳链数量的增加,抗盐性能下降,即 C16-N4-C16<C14-N4-C14<C12-N4-C12;C14-N4-C14 的乳化力最佳,达 77.5%,即 3 种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能强弱顺序:C14-N4-C14>C16-N4-C16>C12-N4-C12.

    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抗盐性能乳化性能

    葡甘露聚糖抑菌护理凝胶的制备、抗HPV 16活性以及分子对接研究

    关丽李伟泽赵宁杨黎彬...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葡甘露聚糖抑菌护理凝胶(Glucomannan antibacteria care gel,GACG)是本课题组开发的一款已上市的治疗女性阴道炎症的抑菌护理剂.本文介绍了 GACG的制备工艺,通过建立高危型HPV 16假病毒感染人胚肾293FT细胞模型,重点研究GACG的主要活性成分白芨葡甘露聚糖、积雪草总苷和蛇床子精油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HPV 16)的抗病毒作用.研究发现积雪草总苷和蛇床子精油对高危型HPV 16假病毒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分子对接进一步探究了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苷以及蛇床子素对HPV 16抑制的可能机制.

    葡甘露聚糖抑菌护理凝胶制备抗HPV16分子对接

    杏仁皮缩合单宁酶法提取工艺优化

    杜凯刘宇轩吕波马向荣...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单因素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杏仁皮缩合单宁的酶法提取工艺.以杏仁皮缩合单宁提取量为指标,考察了酶的用量、溶液pH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杏仁皮缩合单宁提取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杏仁皮缩合单宁提取工艺模型极显著,且在酶用量为26 U/g、溶液pH值为4.2、提取温度为52 ℃、提取时间为4h的条件下,杏仁皮缩合单宁的提取量最高,预测值为38.71 mg/g,实际值为38.73 mg/g,结果表明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与预测方法相符.

    杏仁皮响应面缩合单宁酶法

    g-C3N4/TiO2/RGO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果糖脱水制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

    邵梦莎洪雯雯刘思乐张申奥...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水热法制备g-C3N4/TiO2/RGO三元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果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5-HMF).利用SEM、TEM、XRD、FTIR、BET等检测手段对g-C3N4/TiO2/RGO三元复合材料的形貌、晶型、基团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溶剂种类对果糖转化率、5-HMF的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此外,还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g-C3N4/TiO2/RGO三元复合材料具有三维立体网状结构,比表面积达到了 31.478 2 m2/g,对果糖脱水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果糖质量为5.0 g、二甲基亚砜用量15 mL、g-C3N4/TiO2/RGO用量1.0g、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150 ℃的条件下,果糖的转化率为98.5%,5-HMF的收率为69.7%,选择性为70.8%;5次循环使用后,5-HMF的收率仍能达到58.8%,表明g-C3N4/TiO2/RGO三元复合材料的催化稳定性良好.

    g-C3N4/TiO2/RGO三元复合材料水热法5-羟甲基糠醛果糖

    绿光发射的单胶束SiO2纳米粒子的构筑及其Fe3+的荧光传感性能研究

    刘泽慧刘乃青岳军董肇勇...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非离子嵌段共聚物P123为软模板,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前驱体,利用异硫氰基荧光素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反应,生成功能化发射绿光的硅烷偶联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尺寸超小的(10~12 nm)荧光素修饰的单胶束纳米粒子.通过TEM,FTIR和UV光谱分别表征了粒子的形貌和表面荧光素基团接枝情况.利用DLS和Zeta电位测试表征了粒子的单分散性和表面电性.采用稳态荧光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子的荧光发光带约为500 nm,用荧光素修饰的单胶束纳米粒子对水溶液中的Fe3+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水溶液中c(Fe3+)=1×10-5 mol/L时,绿光发射的单胶束荧光纳米粒子的发光强度淬灭为原有强度的10.1%.因此,该粒子不仅具有良好的发光稳定性、水溶性,还具有优异的Fe3+检测能力,在水溶液中Fe3+的检测与识别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单胶束SiO2荧光纳米粒子核-壳结构水体系可控合成共沉淀

    共载黄芪甲苷-黄连素/白及多糖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陈程闫梦茹郑卓葛鹏辉...
    31-3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白及多糖的生物黏附性制备共载黄芪甲苷-黄连素/白及多糖微球(AS-IV-BBR/BSP-Ms),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得到共载AS-IV-BBR/BSP-Ms,微球粒径在30~40 μm,Zeta电位为-21.4 mV,且30 min内溶胀率达54.3%;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黄芪甲苷和黄连素被包裹于白及多糖微球内部;DSC分析表明,在t=121 ℃时,出现尖锐吸热峰,热稳定性较好;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该微球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8.23 mg/mL.该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微球性能评价达到预期目标,可为下一步药效学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黄芪甲苷黄连素白及多糖微球质量评价

    环氧树脂的亲水改性及固化特征研究

    华成武邓刚陈海军宋伟强...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环氧树脂E-51与二乙醇胺进行开环加成,在疏水环氧树脂分子中引入亲水基团,加酸成盐后得到环氧树脂水性体系.利用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对产物进行分析,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反应产物的影响,最优反应温度为80 ℃,反应时间为3 h.此外,还对亲水改性环氧树脂的涂膜表干时间、附着力、硬度和柔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亲水改性环氧树脂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环氧树脂亲水改性固化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栀子茯苓压片糖果的提取工艺

    邓刚梁可文蒋婳影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提取液中栀子苷含量及干膏率作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直接回流提取法、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3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5%,提取时间120 min,料液比17倍,栀子苷平均含量为3.17%,平均干膏率为11.33%,综合评分平均值为98.30(n=3,RSD=0.18%).该工艺合理可行,有效成分提取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栀子茯苓压片糖果多指标综合评分法Box-Behnken响应面法提取工艺

    海上油田钻屑远距离传输摩阻计算研究

    刘小年刘燕云刘豪陈少奇...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缺少现场数据验证的情况下,对已开发的钻屑远距离传输技术在现场应用过程中发现的能耗较高、部分工况易发生堵塞等问题,针对摩阻开展浆体摩阻理论计算、OLGA软件计算、FLUENT单相流及多相流计算、混凝土摩阻计算、流变原理计算等5种计算并对不同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浆体摩阻理论计算法与流变原理计算法的计算结果接近且数值最大;FLUENT单相流和多相流的计算结果接近且数值偏小;混凝土摩阻计算法在25 ℃时计算结果居中,OLGA软件计算在20 ℃及30 ℃时计算结果居中,该结论为钻屑远距离传输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

    钻屑传输技术钻屑泥浆浆体管道输送摩阻计算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陆素芬欧小玉谢丽莎黄柳琴...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水体中刚果红(CR)的污染水平,采用溶剂法在室温常压下合成了一种巯基修饰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TFB),以不同的反应条件为考察对象进行吸附实验,研究其吸附CR的性能.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OFs-TFB材料对CR的吸附速度快,适于在酸性条件下进行;COFs-TFB材料对CR的吸附表现出优先选择吸附性,且重复利用性较好;在CR初始浓度为900 mg/L时,对CR的饱和吸附量为2 124.6 mg/g;对CR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线模型,为单层化学吸附过程.因此,合成的COFs-TFB材料在吸附水体中刚果红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刚果红有机废水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