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生产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生产与技术
化工生产与技术

张成德

双月刊

1006-6829

bjb@juhua.com.cn; hgscyjs@163.com

0570-3096241

324004

浙江省衢州市巨化集团公司

化工生产与技术/Journal Chemical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大化工方向。突出实用性、先进性。及时报道化工及相关行业的国内外科技成就、发展动态,提供新产品、新技术信息,推广实用技术和企业技改、革新经验,是化工企业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广大员工、高等院校师生的得力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负氧离子尼龙纤维的原位聚合工艺

    滕巧玲郑燕春付文英王斌...
    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原位聚合法,将液相研磨制备的负氧离子浆液添加到己内酰胺水解聚合反应中,制备得到较高负氧离子释放量的负氧离子尼龙6,将其切片、熔融纺丝得到负氧离子尼龙纤维.结果表明,负氧离子尼龙6的聚合反应(30 L)较优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磷酸的质量分数0.08%、去离子水的质量分数7%、负氧离子浆液的质量分数0.8%,乙酸的质量分数0.1%.制备得到的负氧离子尼龙纤维的负氧离子释放量为1380个/cm3,达到负氧离子高释放量指标.

    原位聚合负氧离子尼龙纤维负氧离子释放量己内酰胺

    聚碳酸酯用杂化型抗滴落剂的制备及应用

    王荣军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内核、碳纳米管为幔层材料,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为壳层材料,制备了杂化型抗滴落剂(X-PAD),研究了X-PAD对聚碳酸酯(PC)材料的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PC标准样条配方,X-PAD的加入使样条极限氧指数提高了8.5%,阻燃等级均由V-1级提高到V-0级,且X-PAD的阻燃能力和热稳定性均优于市售抗滴落剂(DB105).X-PAD更加适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桩和数据中心等领域应用要求更加严苛的电子设备,前景广阔.

    抗滴落剂聚碳酸酯碳纳米管阻燃原位聚合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分析

    喻燕娟曹毅邱堪辉
    7-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含氟基团引入丙烯酸酯合成的丙烯酸聚合物,不仅具有丙烯酸酯原有的各种性能优势,还可以赋予其更多含氟化合物的特性.介绍了含氟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主要种类(均聚物、共聚物)及其典型的合成方法,总结分析了影响含氟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性能的关键因素,指出合成更加环保、成本低廉、性能媲美长链氟丙烯酸酯等优异表面性能的含氟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是未来研发方向.

    含氟基团丙烯酸酯聚合物

    国内城镇污水处理污泥脱水技术研究进展

    彭贤辉何小瑜宣琦王成...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污泥成分日趋复杂、污泥量的不断增大,污泥的妥善处理和处置问题已成为我国诸多城镇日益迫切的环保难题.针对污泥含水率高,装卸运输和后续处置困难等问题,综述了国内污泥脱水减量方面常见技术和新近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相关建议.经济高效、低碳节能型污泥脱水技术与装备将是污泥处理领域的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污水处理污泥脱水技术减量

    化工园区安全监管的共性问题及对策措施

    颜陈光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近期全国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效果不明显、安全监管问题依然突出等现象,分析安全监管存在主要共性问题,以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安全监管实践经验为例,通过完善标准规范、统筹规划准入、健全公共设施、打造智慧平台、明确监管机构、完善制度体系和提升监管能力一系列精准优化举措,该化工园区在新一轮的化工园区综合评价中达到了D级低风险的水平,从整体上有效提升化工园区本质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化工园区安全监管

    纳滤膜提纯工业混盐废水及资源化利用

    刘起飞樊卫军曹江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园区生产的废水"零排放"项目为例,研究纳滤(NF)膜在其工业废水提纯中的应用,通过NF分离高浓废水中NaCl/Na2SO4,NF产水进入六效降膜蒸发单元结晶精制工业盐,产品氯化钠质量分数≥92%,资源化利用率可达63%以上,实现经济效益4011万元/a.

    纳滤混盐分离总溶解固体高浓废水

    复配絮凝剂对污水中磷元素去除效果的研究

    陈震燊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絮凝法处理污水过程中磷元素的去除效率,通过制备絮凝剂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与助凝剂聚丙烯(PP)、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复配的絮凝体系,考察复配比、掺加量和温度等因素对污水处理过程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FS(掺加量1200 mg/L)与NPAM(掺加量6 mg/L)复配可得到较优絮凝体系,其除磷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复配絮凝体系或单一絮凝剂,且在温度30℃条件下达到较高值即92.3%.该方法简单、可行性高,为絮凝法处理污水中磷元素的实际生产过程提供了1条降本增效的新路径.

    复配絮凝剂污水处理除磷聚合硫酸铁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李治刚
    29-3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高效的处理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对混合染料废水进行处理,研究各工艺阶段对废水处理的影响,且因印染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较高,重点考察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解酸化阶段对COD的去除率为29.17%;进一步通过2级生物接触氧化后,COD去除率提高至90.92%;当流量为5 L/h,pH为7时,可实现COD的较高去除率即92.58%,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处理成本.该方法可实现对混合染料废水中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色度以及氨氮的有效去除.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染料废水处理

    某市工业区和市区环境空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

    邓珊钐蔡自刚
    33-3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某市工业区和市区2023年的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分析了其环境空气颗粒物的浓度分布以及环境空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并采用富集因子法对重金属的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某市环境空气颗粒物浓度呈现出季节性的变化规律,春冬季节颗粒物污染高于夏秋季,且工业区环境空气颗粒物浓度高于市区;环境空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浓度呈现一定的时空分布,工业区的重金属浓度分布普遍高于市区,砷的污染较为突出,而重金属元素镉、铅和砷出现了严重的富集,表明人为造成的重金属污染极其严重.因此,需在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重金属的排放.

    环境空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特征来源解析

    甲烷氯化物中微量氯单质快速分析方法研究

    陈彩琴邵红才吴云竹傅永斌...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快速检测甲烷氯化物生产过程反应液中氯单质含量,以碘化钾为显色剂,将反应液中氯单质还原成氯离子,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通过目视比色法测定.通过建立标准色阶,考察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等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加标回收率在96.8%~103.3%,检出限为1 mg/L,操作简单,可满足生产紧急需要.

    甲烷氯化物氯单质比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