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设计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设计通讯
化工设计通讯

粟好进

双月刊

1003-6490

hgsjtx@263.net

0731-85603960 (0)13974864498

410007

长沙市韶山中路398号

化工设计通讯/Jour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75年,由湖南化学工业设计院主办。发行范围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化工主管部门、设计院、科研院(所)、化肥企业、化工企业、大专院校、图书馆及各信息部门。报道化工产品的设计、科研、生产、建设、技改等方面的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主要特色:以化肥及相关产品为主,兼顾无机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及学术研究和工程设计项目信息报道等。主要栏目:设计总结、应用探讨、技术改造、技术研究、三废治理、项目信息、学术探讨、产品广告等。本刊为季刊、大16开,每期定价8号,全年32元。可到本单位报刊征订处或当地邮局订购。错过邮局订阅机会的读者可直接与编辑部联系,订单备索。欢迎订阅!欢迎来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燃煤电厂电石渣-石膏法脱硫技术综述

    方建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燃煤电厂电石渣-石膏法脱硫技术的现状与发展.首先介绍了电石渣脱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随后详细阐述了电石渣生产工艺及其在脱硫中的应用原理,接着分析了中国国内电石渣-石膏法脱硫的使用及运行情况,指出了当前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并明确电石渣-石膏法脱硫技术在未来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应用推广价值.

    电石渣脱硫石膏

    微波预处理对中性条件下石英和长石浮选行为的影响研究

    黄宏刘淑贤刘佳倪胡晨曦...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石英与长石难以有效浮选分离的问题,试验采用微波预处理的方法增大石英和长石表面性质的差异.研究在中性条件下油酸钠和十二胺为混合捕收剂、六偏磷酸钠为抑制剂条件下微波预处理分别对石英与长石浮选回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后的浮选回收率差值提高了11.87%.药剂吸附试验和Zeta电位测定结果表明,微波后石英对药剂的吸附能力下降,Zeta电位上升;而长石对药剂吸附能力上升,Zeta电位下降.说明微波预处理改变了矿物对药剂的吸附量,并增大了石英与长石表面性质的差异,提高了分选效果.

    微波预处理浮选回收率混合捕收剂调整剂石英长石

    大分子轮状离子液体合成和催化CO2多组分反应合成噁唑烷酮研究

    王智安华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噁唑烷酮以环氧化合物为起始原料,通过与CO2和胺类化合物反应一步合成,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的路线.合成了一种大分子轮状离子液体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系统探究了反应条件对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分子轮状离子液体催化剂可高效催化CO2与环氧丙烷和苯胺反应合成芳基噁唑烷酮,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150℃,1 MPa,10 h),芳基噁唑烷酮的收率为87.8%,苯胺转化的选择性为97.1%,可循环使用3次以上.

    二氧化碳离子液体芳基噁唑烷酮多组分反应

    某煤化工装置能量系统优化研究

    吴爱军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西北地区某煤化工新老装置用能情况,采用能量系统优化、低温位热量集成和装置热联合等方法,兼顾电、汽平衡,提升新老装置用能效率,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煤化工能量系统优化装置热联合低温位热量利用

    含三乙胺废水处理技术探析

    林宝春
    15-1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乙胺是一种常见的有机胺类化合物,在许多工业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其废水排放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通过分析三乙胺废水的特性以及探讨当前三乙胺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并对三乙胺废水常规处理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以及MCHS生物预处理.结果显示,当废水中三乙胺浓度低于50 mg/L时,可直接在常规AO生化池中处理;而当浓度高于500 mg/L时,则建议在进入生化系统前增加预处理工艺.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强调了绿色、高效处理技术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乙胺废水处理技术生化系统环境保护

    新型分离技术在天然活性有机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分析与探索

    海力且木·依不拉音王调霞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对天然活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不断深入,提取方法的创新和改进变得尤为重要.以新型分离技术在天然活性有机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重点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为例,对其原理、工艺流程和装置设计要求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应用案例的分析,评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提取中的效果和潜在应用前景.通过研究,旨在为天然有机化合物提取领域的技术改进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天然活性有机化合物提取方法新型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原理

    共聚甲醛在高效挤出脱挥发过程中的热稳定性研究

    李宁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共聚甲醛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分析共聚甲醛分子结构与加工条件对其热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一系列热稳定性提升方法.试验采用了高效挤出设备,并对挤出脱挥发过程进行了监测,采用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实时在线监测技术对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添加剂的选用和比例对提升共聚甲醛热稳定性具有显著效果,且挤出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调整对挥发物质的控制和热稳定性的提升至关重要.研究还探讨了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和分子链稳定性.最终,总结共聚甲醛热稳定性的综合评价,并对挤出脱挥发过程的热稳定性控制提出了优化策略,为共聚甲醛的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共聚甲醛热稳定性挤出脱挥发热重分析

    黄烷酮母体结构的合成研究

    郭伟威夏杰郭志超朱良...
    24-2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烷酮母体结构的合成方法涉及了不同起始原料的选择和特定的合成步骤,如羟醛缩合和弱碱性条件下催化环化等.通过比较不同起始原料和优化改进合成方法,可以得到高效、高产率的黄烷酮母体结构合成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对黄烷酮母体结构合成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了黄烷酮的合成方法.以苯甲醛和邻羟基苯乙酮作为起始原料[1],结合试验条件,通过羟醛缩合和弱碱性条件下的催化环化等步骤,成功合成了黄烷酮母体结构.该研究为黄烷酮的合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有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黄烷酮合成方法羟醛缩合催化环化

    深层套管开窗技术在渤海S井的应用

    马宏伟徐鲲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地质油藏对地层的评价需求,同时节省钻井工期,勘探井的侧钻比例、侧钻深度也随之逐年增加[1-4].以S井Φ 244.47 mm套管一趟式开窗作业为例,将从侧钻点优选、作业准备、开窗作业程序、裸眼钻进等方面对渤海油田深层套管开窗技术及关键点进行阐述,针对深井、超深井在开窗作业程序阶段提出在井口摆好斜向器导斜面方位,下钻全程锁紧转盘,再使用陀螺复测确认的方式可以大大节省时间,为后续深层套管开窗作业提供技术指导.

    侧钻比例侧钻深度一趟式开窗深层套管开窗技术关键点

    加热炉工况诊断技术研究

    于洋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热炉是油田油气集输的主要耗能设备,为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加热炉的工况,在绘制加热炉工况诊断图版的基础上,设计安装炉况优化装置掌握运行工况,安装内窥式火焰监视系统掌握燃烧工况,形成加热炉经济运行标准及操作规范,为管理人员提供评价指标,指导操作人员合理调控加热炉运行参数,实现加热炉高效、经济运行.

    加热炉运行工况燃烧工况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