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疗
中外医疗

旬刊

1674-0742

chinakjzx@163.com;zwylbjb@263.net

010-6338538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名苑2609室

中外医疗/Journal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董玉池刘剑张金玉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的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山东寿光市人民医院脊柱创伤外科收治的6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比对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比对组行保守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利塞膦酸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椎体后凸Cobb角、不同治疗时间椎体高度压缩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30/32),高于比对组的81.25%(26/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6,P=0.257).治疗15 d、治疗6个月时,研究组椎体后凸Cobb角均小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5 d、6个月时,研究组椎体高度压缩率均低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比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有助于恢复椎体高度,及时纠正后凸畸形,避免再次骨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经皮椎体成形术利塞膦酸钠绝经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分析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效果

    徐守如郁松黄继超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单孔全胸腔镜(complete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lobectomy,c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沭阳县中医院收治的86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分别给予单孔cVATS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治疗和单孔c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肺功能、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更长,拔管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2.09%(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4.65%(2/43),低于对照组的 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5).结论 经单孔cVATS解剖型肺段切除术治疗有效减轻患者肺组织损伤,且出血量和并发症较少,可促进NSCLC患者尽早康复,效果显著.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单孔全胸腔镜解剖型肺段切除术肺功能并发症住院时间

    急诊取栓术后补救性支架植入或者球囊扩张成形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任彬彬蒋京功李纪森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颅内大脑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急诊取栓术后补救性支架植入或者球囊扩张成形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3例颅内大脑动脉闭塞型脑梗死取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球囊扩张组49例、支架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狭窄程度、预后情况、死亡率和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1周,支架组的动脉狭窄程度为(22.73±3.56)%,低于球囊扩张组的(31.84±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97,P<0.05).术前,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支架组的NIHSS评分低于球囊扩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预后情况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术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针对颅内大脑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急诊取栓术后的进行支架植入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狭窄程度和神经功能.支架植入和球囊扩张在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方面没有差异,临床中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急诊取栓支架植入球囊扩张生活质量

    不同中医证型老年AECOPD患者炎症水平及肺功能指标比较分析

    叶水芬刘亦楠曾美娥邓微微...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中医证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炎症水平及肺功能指标.方法 前瞻性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160例老年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证型不同分为痰浊阻肺组(n=29)、痰热壅肺组(n=62)、痰瘀阻肺组(n=21)、肺肾两虚组(n=48).比较4组的病程、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炎症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肺肾两虚组和痰瘀阻肺组的病程分别为(12.68±3.86)年和(10.74±2.86)年,长于痰浊阻肺组和痰热壅肺组的(8.58±1.93)年和(8.62±1.7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3.68,P<0.05).痰浊阻肺组的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其他3组,肺肾两虚组的急性加重次数多于其他3组,痰瘀阻肺组的急性加重次数多于痰热壅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痰热壅肺组的炎症因子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痰浊阻肺组的肺功能指标优于其他3组,肺肾两虚组的肺功能比其他3组更差,痰热壅肺组的肺功能优于痰瘀阻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老年AECOPD患者的炎症水平及肺功能指标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或可成为临床上预测患者疾病程度及评估疗效的标准.

    中医证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炎症肺功能指标

    血清Ca、P、PTH、HbA1c表达水平与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许丽君方超兰陈幼清徐淑端...
    59-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预后情况与血清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作对照组(预后良好,78例)与观察组(预后不良,12例).比较观察两组血清Ca、P、PTH与HbAlc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一及联合应用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P、PTH水平低于对照组,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OR=2.556,95%CI为 1.319~4.953)、PTH(OR=3.035,95%CI为 1.811~5.086)与HbA1c(OR=2.974,95%CI为1.552~5.699)是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PTH与HbA1c对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的预后均具有预测价值(AUC=0.714、0.805、0.753,P均<0.05),且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与约登指数最大(AUC=0.896,YI=0.865).结论 血清P、PTH与HbA1c是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具有预测性,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可以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预后相关性

    不同部位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

    常志怀房默文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翼状胬肉期间采取不同部位结膜瓣移植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23年1-10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收治的68例翼状胬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结膜瓣位置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实施翼状胬肉切除加上方游离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治疗,对照组实施翼状胬肉切除加下方游离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复发情况、不同时段患者泪膜功能参数、疼痛评分.结果 术后1年,两组的疗效与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1 d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泪膜功能相关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为(11.92±3.28)s,泪河高度为(0.25±0.11)mm,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为(2.56±0.70)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9、2.608、2.148,P均<0.05).不同时段,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相当,但在翼状胬肉手术后的早期,与下方游离自体球结膜瓣比较,上方游离自体球结膜瓣移植的效果更好.

    翼状胬肉不同部位手术结膜瓣移植术疗效

    3D-slicer联合智能手机辅助定位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蔡沉逐郭协力齐震蔡明发...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将3D-slicer联合智能手机辅助定位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4年1月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小骨窗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实施3D-slicer+智能手机辅助定位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效果、神经功能、预后效果、脑微循环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及Warlow修订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5).结论 将3D-slicer联合智能手机辅助定位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有术时短、出血少,血肿清除率高的优势,利于脑微循环的有效灌注和并发症率降低,能显著提高远期预后.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3D-slicer医学图像信息学智能手机辅助定位脑微循环指标神经受损程度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

    咪达唑仑+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破伤风的疗效分析

    李玉强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破伤风患者采用咪达唑仑+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3年7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重症破伤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参照组采用硫酸镁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咪达唑仑+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24/25)]高于参照组[68.0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5).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评分(1.25±0.33)分低于参照组的(3.19±0.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73,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重症破伤风患者,实施咪达唑仑药物联合机械通气疗法可提升重症破伤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安全性较高.

    咪达唑仑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破伤风疼痛情况

    药学服务配合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赵桂芳周玮胥纯静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配合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2月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药学服务配合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2周.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用药知识掌握、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44).观察组干预后用药知识掌握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5).结论 药学服务配合健康教育在慢阻肺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增强其用药知识掌握情况,提升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学服务健康教育用药知识依从性不良反应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对COPD的治疗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方星峰陈夏林盛
    79-8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2月莆田平民医院内科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措施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FVC较对照组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成熟T淋巴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CD4+)及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均更高,抑制/杀伤性T淋巴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CD8+)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炎性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96.00%(48/50)较对照组的 84.00%(42/5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6).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是一种常用的治疗COPD的方法,可积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提升临床效果.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