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疗
中外医疗

旬刊

1674-0742

chinakjzx@163.com;zwylbjb@263.net

010-6338538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名苑2609室

中外医疗/Journal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OSAHS的效果及对血清IL-6表达的影响分析

    熊和良贾宗霞洪凡凡高静...
    1-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8月—2023年6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诊治的72例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3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4周.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清IL-6水平、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一秒率值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8.39±2.11)次/h、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为(21.37±2.87)s,低于常规组的(10.98±2.33)次/h、(32.39±3.3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4、14.912,P均<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OSAHS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患者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缩短最长呼吸暂停时间,还可抑制血清IL-6水平,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肺功能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白细胞介素-6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微创钻孔引流术后联合阿托伐他汀的应用效果研究

    冯静王亚军宋巽锋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微创钻孔引流术后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5月—2023年5月贵州省湄潭县人民医院接诊的4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各24例.对照组接受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地塞米松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残余血肿量、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7 d、15 d、1个月及3个月,两组患者残余血肿量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各时间点残留血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神经功能指标及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17%(1/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3,P=0.027).联合组复发率为4.17%(1/2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41).结论 针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手术,并在术后结合阿托伐他汀药物疗法,不仅可提升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还可有效减少残余血肿量,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神经功能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钻孔引流术阿托伐他汀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董璐露陈佳黄秀玲曾令军...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南雄市人民医院内三科收治的10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血液透析治疗,50例)与干预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5).治疗后,干预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应用于尿毒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尿毒症肾功能

    葆宫止血颗粒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潘建淑
    14-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葆宫止血颗粒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泗洪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0例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行宫腔镜手术,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葆宫止血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及月经情况、激素水平、完全止血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子宫内膜的厚度为(0.74±0.10)cm,月经失血程度评分为(82.14±7.32)分,低于对照组的(0.85±0.25)cm和(87.59±9.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5、13.298,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泌乳素和卵泡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的完全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采取葆宫止血颗粒联合宫腔镜治疗可有效缩短出血时间,改善激素水平、子宫及月经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较好.

    子宫内膜息肉葆宫止血颗粒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临床疗效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半月板修补缝合术的疗效与其关节活动度变化分析

    黄邵南苏兵王其荣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半月板修补缝合术的疗效,并分析对其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4年4月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辅助应用关节镜,在此基础上,常规组采取半月板切除术治疗,探究组采取半月板修补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探究组膝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探究组的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常规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此外,探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半月板切除术,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缝合术在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时表现出更佳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并有效缓解疼痛,同时提高关节活动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半月板修补缝合术关节活动度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张洪珍汪祝秀
    23-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polyps,TCRP)联合地屈孕酮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7月—2023年6月宜兴市中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行TCRP治疗,对照组术后行黄体酮治疗,观察组术后行地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子宫内膜指标、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异常出血率变化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术后第6个月,观察组子宫内膜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观察组月经失血图评分、血红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子宫异常出血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9个月,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6.00%(3/50),低于对照组的22.00%(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21).结论 TCRP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子宫内膜,降低月经量,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减少子宫异常出血和子宫内膜息肉复发.

    宫腔镜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地屈孕酮子宫内膜息肉

    贝伐珠单抗辅助常规化疗治疗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评价

    郑伟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常规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临床作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20例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方案(培美曲塞二钠+顺铂)治疗,观察组行常规化疗方案+贝伐珠单抗治疗,共治疗6个周期.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51.67%(31/60)、疾病控制率93.33%(56/60)均高于对照组的33.33%(20/60)、71.6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6、9.755,P均<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周期后,对照组患者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CD4+)、CD4+/抑制或杀伤性T淋巴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CD8+)水平均低于入院时,CD8+水平高于入院时,观察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之上辅助运用贝伐珠单抗,可保证疗效得到提升,患者具备更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让机体具备更高的免疫功能.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治疗贝伐珠单抗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符春苗李兆萍王韫琪胡耀华...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4月—2024年2月海南省中医院进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136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后是否妊娠进行分组,其中妊娠102例,未妊娠34例.通过问卷调查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和睡眠质量情况,分析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不孕症患者均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观察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和睡眠质量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分对比,未妊娠患者SCSQ评分低于妊娠组,SRSS评分高于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行辅助生殖技术不孕症患者主要面临的心理压力因素包括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因素,患者主要存在心理焦虑、抑郁等情况.经过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能够得到一定改善.

    辅助生殖技术不孕症心理状况

    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直肠癌根治术对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柏爱华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ic artery,LCA)直肠癌根治术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湄潭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4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保留LCA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不保留LCA,观察组保留LCA.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免疫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2/42),低于对照组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P=0.043).术后 24 h,观察组CD3+为(60.77±4.36)%、CD4+为(45.75±3.25)%、CD4+/CD8+为(1.75±0.26),均高于对照组的(55.68±4.17)%、(40.47±4.14)%、(1.43±0.21);观察组的CD8+为(26.02±2.25)%,低于对照组的(28.47±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8、6.501、6.205、4.795,P均<0.001).结论 腹腔镜下保留LCA直肠癌根治术可减少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免疫功能恢复.

    直肠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左结肠动脉并发症免疫功能

    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的效果分析

    万玉波彭大胜何永洋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手术,观察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骨代谢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0.36±1.27)d、(13.98±3.59)d,均短于对照组的(29.78±5.64)d、(21.58±6.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53、7.095,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两组患者的骨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与骨γ-羧基谷氨酸蛋白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与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相比,髋部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更好,有利于改善骨代谢相关指标,可缩短患者术后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

    髋部骨折人工关节置换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