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张锐戟

季刊

1672-6685

xuebao@hhit.edu.cn

0518-5895231;85895234

222005

江苏省连云港市苍梧路59号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淮海工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包括技术科学)综合性学术性刊物,创刊于1985年,中文季刊,大16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淮海工学院广大教师以及省内外、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较高水平的学术科研成果,内容包括基础科学、机械工程、计算机与电子工程、化学工程、食品工程、土木工程、空间信息科学及海洋生物技术工程以及其它相关学科,以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为目标,突出创造性、学术性,求新、求实、求精,着力塑造期刊品牌特色。本刊编辑委员会由省内外的知名专家、教授和淮海工学院10多个系、部的教授、副教授或博士组成,负责确定学报的办刊宗旨及审定论文成果的学术质量。编委会主任委员由淮海工学院党委书记刘健同志担任,并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南京理工大学校长李鸿志教授担任名誉主任委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盐驯化对台湾泥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左梓臣朱明王纯颜秉龙...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台湾泥鳅对低盐度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探讨通过低盐驯化来提高其耐盐特性的可行性.实验分为盐度骤变实验(0,4,8,12)和盐度驯化实验(每7 d增加盐度4,分别标记为0,4,4-8,4-12,4-8-12)两个部分,测定其肌肉组织在不同时间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过氧化氢(H2O2)与丙二醛(MDA)含量.实验结果表明:①盐度骤变实验中,各盐度组的SOD与CAT活性在1 d内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盐度8与12组的SOD活性第6 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AT活性与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各个盐度处理组的H2O2含量呈缓慢上升趋势;MDA含量在6 h内快速上升,随后下降并在第3 d时恢复至正常水平.②盐度驯化实验中,盐度4-12组的H2O2与MDA含量、SOD与CAT酶活性在1 d内显著高于盐度4-8-12组(P<0.05).结果表明,盐度升高对台湾泥鳅生理具有显著的影响,并随盐度升高产生了一定的氧化胁迫作用.同时台湾泥鳅可以通过生理调节表现出较强的耐盐能力和适应性;多级盐度驯化有利于缓解高盐度的氧化胁迫.因此,以适当方式提高养殖水体盐度,有利于促进台湾泥鳅适应低盐度水体的能力,提高其在盐碱水体中的成活率和产量,从而为盐碱水体的综合利用提供一个新的养殖品种.

    台湾泥鳅盐度驯化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丙二醛

    郑重声明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8页

    江苏地区一株鲤浮肿病毒的检测和系统进化分析

    袁锐方苹郭闯吴亚锋...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及时掌握江苏省水生动物重大疫病流行趋势以便采取控制措施,应用国标或行标方法对江苏地区某养殖场的健康鲤鱼样品进行水生动物重大疫病监测,检测了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 virus,KHV)、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和鲤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结果显示CEV阳性,系江苏省首次检出CEV.基于CEV P4a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与NCBI序列号为KY024583.1的CEV亲缘关系最近.该研究可为江苏省鲤浮肿病毒的流行传播规律探寻、疾病诊断和防控提供重要依据.

    鲤鱼鲤浮肿病毒系统进化分析流行情况

    草莓灰霉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拮抗微生物筛选

    严浩于佳乐朱强张悦...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对连云港市东海县和徐州市贾汪区草莓基地草莓灰霉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生长优势病原菌,命名为A03.经过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其为灰葡萄孢属(Botrytis cinerea)富克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a fucke-liana).利用平板对峙生长法筛选出一株对A03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命名为ZXY-1,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海洋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ZXY-1对A03抑菌圈半径达12.67 mm,ZXY-1发酵上清液对A03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为58.92%,结果显示ZXY-1发酵液对草莓果具有明显的保鲜作用.海洋解淀粉芽孢杆菌ZXY-1在草莓种植和生长中具备应用潜力.

    草莓灰霉病拮抗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抑菌活性

    玉米中藤仓镰刀菌复合群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董霆乔守宁马桂珍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我国玉米穗腐病病原的组成特征,2019-2021年连续在我国玉米主产区采集穗腐病样品,采用常规组织分离培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筛得的菌株进行鉴定,并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共获得属于6个种的618株藤仓镰刀菌复合群(Fusarium fujiku-roi species complex,FFSC)菌株,其中 F.verticillioides 为优势种,分离频率为 85.11%;其余 5 个种分离频率较低,分别为 F.fujikuroi(2.27%),F.proliferatum(10.03%),F.andiyazi(0.65%),F.temperatum(1.29%)及 F.subglutinans(0.65%).生物学性质分析表明,F.ver-ticillioides的菌丝生长速率最快,无性生殖能力最强;供试的58个菌株在离体条件下都能够合成镰刀菌酸(fusaric acid,FA),F.andiyazi 合成 FA 含量最高;F.fujikuroi,F.proliferatum 和F.verticillioides离体培养时能够合成高浓度的B类伏马毒素(fumonisin,FB);不同种间比卡菌素(bikaverin,BIK)的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F.fujikuroi,F.proliferatum 和 F.temperatum 主要产生白僵菌素(beauverin,BEA);F.andiyazi 和 F.fujikuroi 合成 MON 的能力显著高于 F.subglutinans 和 F.proliferatum(P<0.05).玉米穗的侵染表明 F.subgluti-nans的致病力显著高于其他种(P<0.05).结果明确了我国玉米穗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类型及其代表菌株的致病力及产毒能力.

    玉米穗腐病藤仓镰刀菌复合群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

    核桃壳与联苯共热解过程自由基反应模拟

    何文静黄婷婷张兰君赵一博...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核桃壳(WS)为原料,联苯(E230)为含苯环类化合物的模型化合物,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进行模拟计算,以揭示生物质和含苯环类化合物共热解过程酚类化合物生成机制.基于DFT计算结果,发现在E230热裂解反应中,C-C键的键解离能最小且具有最高活性,表明其具有最高的反应潜力;E230裂解产生的苯自由基与WS(以木质素为例)热解产生的OH·,CH3·及OCH3·等小分子自由基结合,生成苯酚、对甲基苯酚和4-甲基儿茶酚等.

    核桃壳联苯共热解自由基DFT

    共聚型耐高温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宇平彭万张乐乐黄琦睿...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子设备等领域对材料的耐温等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改善热固性聚酰亚胺材料的耐温性能,以3,4'-二氨基二苯醚(3,4'-ODA)为二胺,4-苯乙炔基苯酐(4-PEPA)为封端剂,利用异构的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a-BPDA)和2,3,3',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a-ODPA)进行共聚改性制备一类热固性聚酰亚胺材料.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别表征了其化学结构、聚集态结构及热性能.结果表明,实验获得了聚合度为6的聚酰亚胺预聚体,其结构主要是非晶态结构,易溶解于有机溶剂.同时,预聚体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96~209 ℃,固化后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由273 ℃提高到305 ℃,提高了 32 ℃.该类共聚型热固性聚酰亚胺在高温部件和复杂结构件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热固性聚酰亚胺共聚不对称耐高温

    肝细胞癌中HIF-1α依赖性的ATP2C1过表达指示不良预后

    任德续马少杰丁圆圆王雅嵩...
    4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HIF-1α在包括肝细胞癌在内的多种癌症类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在肝细胞癌中的靶基因尚未完全确定.为找到HIF-1α在肝癌中新的致癌靶点,通过整合HIF-1α敲除的RNA-seq数据,HIF-1 α的ChIP-Seq数据,HIF-1α在肝癌中的共表达基因,以及肝癌相关的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集,寻找HIF-1α的潜在靶基因.通过分析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肝癌数据库、GEO和HPA(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集,研究HIF-1α与ATP2C1的相关性,ATP2C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预后.通过建立物理和化学(氯化钴)缺氧模型验证ATP2C1与低氧及 HIF-1α 的关系.通过 GO(Gene Ontology),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和GSEA(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分析探索ATP2C1的生物学功能.通过设计体外实验证实ATP2C1对HCC的作用.利用STRING和BioGRID两个蛋白互作在线数据库获得ATP2C1的互作蛋白,并研究其在肝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通过整合及筛选数据,ATP2C1被鉴定为一个HIF-1α的潜在靶基因.ATP2C1与HIF-1α高度相关,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且伴随有不良预后.富集分析与体外实验的结果表明ATP2C1参与调控HCC细胞的增殖迁移.蛋白互作数据表明ATP2C1与TMEM165存在互作关系,生存分析表明TMEM1651高表达的肝癌患者预后较差.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ATP2C1与肝癌中TMEM165和MMP2的表达高度相关,表明ATP2C1可能与TMEM165和MMP2存在互作关系,并参与了肝癌的进展过程.结果表明,ATP2C1是HIF-1α的靶基因和肝细胞癌的生物标志物,其敲低抑制了 HCC的增殖和迁移.

    缺氧HIF-1αATP2C1肝细胞癌预后

    基于残差连接的水下小目标检测结构模型

    杨淼董金耐谢卓冉蔡立鹏...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水下成像距离较远,现有的水下图像目标检测数据集中存在大量小目标,水下小目标特征信息和语义信息少,目前常用的目标检测算法直接应用于水下检测时小目标漏检错检率较高.水下目标检测预处理阶段通常采用图像增强算法来提升图像观感质量,并以此提升小目标检测精度,但图像增强的数据预处理操作容易导致小目标特征丢失,小目标检测性能下降.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连接的水下小目标检测结构模型,讨论了图像增强提升目标检测性能的应用方式,通过残差连接将增强算法与 目标检测算法联合优化,避免了过度增强导致的特征丢失问题,提升了水下小目标检测精度.所提出的算法在DUO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YOLOv7,该算法对小目标检测精度提升了 7.2%.在两个水下数据集上进行消融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残差连接的方式对于提升小目标检测性能具有促进作用.

    小目标检测图像增强残差连接联合训练

    海洋应急救援站点选址和资源配置优化

    隋福利董自豪孙靖
    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急救援站点选址与资源配置问题是海上应急站点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已有方法针对的是确定资源配置的选址问题或确定选址的资源配置问题,而未同时考虑这两者的结合问题.鉴于此,针对应急救援站选址与资源配置的综合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基于距离衰减函数的两步移动搜索法,以满足事故点资源需求和提高事故点资源获取效率为 目标建立了多 目标优化模型;然后利用蚁群算法和分布估计算法的优点,设计求解上述模型的蚁群分布估计算法,生成站点选址与资源配置方案;最后,在仿真实验上,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所提模型与算法可以解决海洋应急救援站点及其他类似领域的选址与资源配置优化问题.

    站点选址资源配置多目标优化蚁群算法分布估计算法